三國志11:兄弟、天師 、大將軍都不好使,董太師才是西北王

上次給大家分析了為何西涼馬家不能像東北公孫家那樣統一西北,而是被董卓和韓遂拖死覆滅。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就轉到西北的董太師這裡,在我玩的很多局裡面,基本上也都是董太師完成對西北的統一。當然,我們的設置還是無戰死的。

三國志11:兄弟、天師 、大將軍都不好使,董太師才是西北王

董太師的手下武將當然都是曾經效命於董卓的西北軍閥,但完整的董卓軍還應包括被分到宛城的張繡等人。從人才方面講,董卓軍只有三個一流或準一流的武將,分別是董卓自己,華雄和李儒。但這三個人也往往只是一個屬性較高而已。而作為打敗過曹操等人的董卓軍大將——徐榮則只分配了80個統帥。而分出去的張繡、胡車兒、賈詡、鄒氏,除了張濟都有了良好的屬性。分出張繡,對於董卓軍來說,可以說是嚴重削弱了。魅力是董卓軍普遍的短板。

三國志11:兄弟、天師 、大將軍都不好使,董太師才是西北王

而董卓的直接敵人馬騰、韓遂,馬騰在上一篇我們已經說過了。韓遂則是擁有著和董太師一樣數量的武將。而論武將成色就差一些,但也沒相差太多,基本上,可以說是低配版的董卓。

三國志11:兄弟、天師 、大將軍都不好使,董太師才是西北王

董卓一開始佔據安定小城,能開發的地格總共才10個,比起周圍的城武威、天水、長安相去甚遠。從地緣方面講,董卓也是受三面夾擊。

可以說,對於董太師來講,它的形勢十分不樂觀。但是我們玩家不干涉西北,就經常會發現,很多時候是董太師取得西北的統一,甚至能拿下漢中、長安。當然,這並不是經常如此,只是相對於另外兩家更多一些,但也沒有佔到絕對多數。

而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局面呢?我覺得還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第一,內政:雖然董太師佔據著小城市,但這也意味著它的開發地格少,即建設速度比其它城市要快。根據電腦的特點,電腦雖然把地格建設的亂七八糟,但是也還是要把地格建設完的,而董卓很快就可以進對地格進行建設完畢。這就使得他只剩下屯兵打仗了,因為即便是小城市,這樣的董卓電腦也不會缺糧。

三國志11:兄弟、天師 、大將軍都不好使,董太師才是西北王

第二,特技:董卓軍雖然能力不強,內政方面也是太慘,但是董卓李儒徵稅徵收兩個特技可以使得他們只要建設好農田、市場能提高糧食和金錢的產量。

第三,地緣政治:董卓雖然面對三個方面的敵人,但是從東方過來的何進軍往往很少去招惹董卓。他的發展目標往往是漢中和宛城,而何進軍和馬騰軍的初始人才數量一樣,只有8人,而且戰場素質偏低。

三國志11:兄弟、天師 、大將軍都不好使,董太師才是西北王

而馬騰方面往往是先攻擊的一方,派出的騎兵出了武威則失去了戰場。當然,董卓的反擊也是騎兵,但作為防守方,壓力要比作為進攻方的馬騰軍輕鬆的多。而正在董卓防守的時候,韓遂也會上來湊熱鬧,這樣就形成了三方混戰,使得馬騰、韓遂的軍隊都無法染指安定。

三方的混戰並不意味著西北混戰的全部,因為很多時候張魯也會兵指天水,背刺韓遂。這就使得韓遂不得不撤軍,沒錯,電腦知道撤軍,這樣就被張魯消耗一波。在持久戰的過程中,馬騰因為內政不足是率先敗下陣來的。於是董卓可以佔領武威了。

三國志11:兄弟、天師 、大將軍都不好使,董太師才是西北王

而這三座城池又是互為唇齒的。雖然有時候因為一個勢力佔據另外一個勢力,而造成這個勢力擁有的兩個城市都暫時性的缺少兵源,使得第三勢力趁火打劫一個城市,但同時也使得第三勢力亦復如是。

具體到這裡就是董卓滅了馬騰,吸收馬騰的人才,被韓遂隨趁機拿下安定,而韓遂要建設安定又給了董卓反撲的機會。因為董卓佔據武威,比起馬騰就不可同日而語了。這在上篇說馬騰裡有網友就提到了。

所以董卓藉此統一涼州,接下來就是大將軍和張天師了,這兩個人本身就不具有什麼像樣的武將,而且在野武將也不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