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說B站《後浪》代表年輕人,演講熱血,可以代表青年一代嗎

我度過最深刻的五四青年節是在學校裡,一群青年學生,迎著五星紅旗,坐在操場上,秉著“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的精神,看舞臺上各種表演,有當下的熱門歌曲和舞蹈,也有過去的屈辱和磨難。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兩個節目是《在人民廣場吃著炸雞》和《金陵十三釵》的表演,一個代表的是新時代的歡快,一個代表的是對歷史的銘記。雖然僅僅兩個小時表演,卻讓我從中感受到莫大的鼓舞。

朋友圈說B站《後浪》代表年輕人,演講熱血,可以代表青年一代嗎

《金陵十三釵》話劇表演

而這一次的青年節,讓我覺得有種虛無的錯覺,歸根結底是因為B站在2020年為五四青年節獻上一段宣傳短片《後浪》。不得不說《後浪》的文本的確猶如一碗毒雞湯:“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

看完之後,的確能夠讓人熱血沸騰,可是身為青年的我卻更迷茫了。我想原因在於這像極了父輩對青年的教導,而不是青年人自己在發聲。

B站在五四青年節獻給新一代的禮物,更多的是一份吹捧,體現的是兩代人的鴻溝,同時也體現“前浪”對社會階層的忽略,沒有真正關心大多數青年一代的真實生活。

《後浪》所要表達的含義,是想要給青年一代普遍式激勵

如今,B站風光已經漸盛,在跨年晚會上B站的表演就驚豔到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前浪”。商業化的氣息明顯加重,與我當初接觸B站的原因是因為它是年輕人興趣和學習的平臺出現了偏差。

誠然,一個公司的長久發展必然離不開投資,可我卻不想讓B站這種屬於年輕人的樂園,最終成為類似於家長灌輸給孩子自己想法的網絡平臺。

朋友圈說B站《後浪》代表年輕人,演講熱血,可以代表青年一代嗎

《後浪》更像是一群成功的人誇讚那一小部分年輕人,他們是生來尊貴或拼了命出人頭地的少數年輕人,期待著讓廣大青年都能夠從中得到鼓勵。

從視頻效果上看,B站這次推出的《後浪》讓人眼前一亮,雞湯般的文字配上何冰老師強勁的表演,應該是符合“前浪”的預期效果。尤其是當各大媒體爭相轉載的時候,把這份激勵帶給廣大青年。

1919年5月4日,北京舉行以青年學生為代表的學生運動,反對北洋政府在巴黎和會上的無能,這場運動被稱為“五四運動”,從那以後,五四青年節對中國青年一代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經歷過101年的延續,“五四青年節”已經成為社會的文化符號,具有屬於自己的象徵意義。這一份象徵意義在哪裡呢?

我想是青年一代對國家富強使命的承擔,是青年一代對社會問題的激情破解,也是青年一代對各行各業的喚醒和創造。

《後浪》或許是真的想要傳遞青年人積極向上,擁抱時代的看法,這一點它做的很好。但是這段視頻被各大網站頻繁刷屏,讓廣大青年看到現代科技的進步,生活質量的提升,一味的興奮,卻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作為成功人士的“前浪”,對“後浪”的美好寄語,在激勵青年的同時,也加劇青年內心的焦慮和無奈。這一點,恐怕《後浪》製作者們並未意識到。

朋友圈說B站《後浪》代表年輕人,演講熱血,可以代表青年一代嗎

《後浪》對現實生活部分聚焦,實際上是在給青年一代畫餅指路

視頻中只展示了一小部分青年,卻忽視生活中很多更應該得到鼓勵的青年。就如同是老師鼓勵班級聰明的學生一樣,告訴優等生這個時代是屬於你們的時代,卻忽略掉那些平庸學生以及差生,他們也在創造這個時代。

“那些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著你們,像我一樣,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人類積累了幾千年的財富,所有的知識、見識、智慧和藝術,像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禮物。”

朋友圈說B站《後浪》代表年輕人,演講熱血,可以代表青年一代嗎

“自由學習一門語言,學習一門手藝,欣賞一部電影,去遙遠的地方旅行,很多人從小你們就在探索自己的興趣,很多人在童年就進入了不惑之年,不惑於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你們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選擇的權利。”

當提到滿懷羨慕時,作為青年一代寫作人,我也是羨慕的,羨慕這些所有的知識、見識、智慧和藝術,然而卻和我並沒有太多關聯;那些選擇在我看來,也是風馬牛不相及。

出身貧瘠的家庭,我渴望學到知識,充盈自己的內心,不再脆弱。為了和同齡孩子一樣,得到更好教育,我心中無數次想要進入好學校。

看著爸媽每日辛勤勞苦,卻只能維持一家人的簡單生活,我打消這個念頭。我在現實生活中,做出了不喜歡的選擇。

有一個關於高考的經典案例。白巖松曾經這樣評價高考:“除了讀書這條路,人生沒有捷徑能走。”很多人都期待在高考中能夠改變家庭帶給自己的束縛,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因為每年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成功。

在面對外界質疑毛坦廠中學時,白巖松親身感受給出客觀評價:來毛坦廠讀書的,大多都是底層打工者的孩子,他們的背後,都是一個個非常卑微的家庭,他們承擔著家庭的未來。

朋友圈說B站《後浪》代表年輕人,演講熱血,可以代表青年一代嗎

不得不重視的一點是,現在的年輕人,往往需要帶著房子、車子、體面的工作在社會中生存,許多人並沒有想要創造這個時代,而是苟活於這個時代。

儘管這個社會很殘忍,但是青年依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所在。比如,我愛好寫作。現在很多平臺能夠提供寫作機會,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夠有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對我來說便是最開心的事情。

在短片《後浪》中,“前浪”給了廣大青年一個羨慕的生活,而這個生活,大多數人並不能享受到。

說到底,是長輩們在給青年一代畫餅指路。然而我想說的是,“前浪”勢必會被“後浪”取代,不管有些人是否高看或貶低現在的青年們,這個時代註定由青年一代創造和發展。

朋友圈說B站《後浪》代表年輕人,演講熱血,可以代表青年一代嗎

《後浪》不該是社會矛盾上升點,青年一代要有自己的想法

《後浪》作為一段廣告,它是非常優秀的。但是作為五四青年象徵,有些不合時宜。這也是這部短片引起爭議的地方。“前浪”在讚美“後浪”的時候,青年一代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但是面對讚美和鼓勵,青年一代必須要警惕。

就算是《後浪》是一部商業宣傳片,但是放在五四青年節這一天,卻有指導青年一代的嫌疑。加上各路媒體不斷轉載,在引導人生追求的同時,不免讓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在向我們炫耀那些同齡人過的多麼好。

朋友圈說B站《後浪》代表年輕人,演講熱血,可以代表青年一代嗎

誠然,面對美好生活,我們需要的不是讚美這些生活,而是如何做到這樣的生活。《後浪》是暴露出一些現實問題,但不至於上升到社會矛盾。對此,青年人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①、正視社會現象:根據二八定律,在這個世界上精英是少數人,普通人才是大多數,世界上80%的財富,都掌握20%的精英手中。我們青年一代需要知道這一點,不必糾結不公平現象,產生這種現象是多因素的。我們儘可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這便是青年一代要做的事情。

②、保持足夠自信:找不到好工作,不是我們技不如人,也不是我們天生比別人矮半截。而是社會是一個集體,它需要規則來維持穩定。在自己還不足以證明自己的時候,就要努力學習提升自己,而不是妄自菲薄,碌碌無為。

③、學會對生活知足:人的慾望是無窮盡的,特別是現在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誘惑,越來越多,很多人禁受不住才會迷失自己。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用過分在乎別人是否認可,知足的人生才能更快樂。

實際上,從B站的《後浪》內容上看,不難推斷它的本意是在藉助青年一代向中年一代展示自己的價值,使得B站更容易獲得中年一代的欣賞。但是,將其作為五四青年節對新一代的一次獻禮,青年一代有權利對其認同或不認同。

朋友圈說B站《後浪》代表年輕人,演講熱血,可以代表青年一代嗎

五四青年節,談情懷和追求,也絕不能避開五四精神,即: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積極創新、探索科學的愛國主義精神。

魯迅先生曾在《熱風·隨感錄四十一》中,提到對青年一代的建議: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朋友圈說B站《後浪》代表年輕人,演講熱血,可以代表青年一代嗎

魯迅先生肖像

在我看來《後浪》這份禮物,對青年一代來說,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畫餅。青年一代,不需要用好話欺哄,也不需要用壞話打壓,青年一代需要自己發聲,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價值。

雖然我不是視頻中少數的“後浪”,但是我也一樣會在時代的潮流中奮力奔湧。讓我們青年一代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攜手共創盛世繁華的未來和美好的生活。

撰文:三兩草

原創不易,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