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詩:錮黨豈能留漢鼎,清談空解識胡兒

序:古人曾雲,熟讀詩書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由此,我特選了些古代詩人的作品來讀一讀、寫一寫。

若有淺薄之處,望大家見諒,不過是鄙人的喃喃自語。

故洛陽城有感

唐 杜牧

一片宮牆當道危,行人為爾去遲遲。

篳圭苑裡秋風後,平樂館前斜日時。

錮黨豈能留漢鼎,清談空解識胡兒。

千燒萬戰坤靈死,慘慘終年鳥雀悲。


每日讀詩:錮黨豈能留漢鼎,清談空解識胡兒

圖源網絡


註釋:1)中國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稱,中國佛教祖庭白馬寺位於市東,其南龍門石窟為中國三大石窟之一。

2)當道:擋路。《史記·高祖本紀》:“吾子, 白帝 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 赤帝 子斬之。”

3)遲遲:徐行貌。

4)篳圭苑,指古代宮苑,東漢靈帝時所建。有東西二苑,皆在洛陽宣平門外。

5)平樂館,是宮殿名,在洛陽城西。

6)錮黨:黨錮,亦作“ 黨固 ”。 東漢桓帝時宦官專權,士大夫李膺、陳蕃等聯合太學生郭泰、賈彪等,猛烈抨擊宦官集團。宦官誣告他們結為朋黨,誹謗朝廷, 李膺等二百餘人遭捕,後雖釋放,但終身不許做官。

7)漢鼎:漢代的鼎。為國之重器。亦用以指漢代社稷。

8)清談:謂魏晉時期崇尚老莊,空談玄理的風氣。亦稱玄談。清談重心集中在有無、本末之辨。始於三國魏何晏、夏侯玄、王弼等,至晉王衍輩而益盛,延及齊梁不衰。

9)識胡兒:石勒字世龍,初名,上黨武鄉羯人也。其先匈奴別部羌渠之冑。祖耶奕於,父周曷朱,一名乞翼加,併為部落小率。勒生時赤光滿室,白氣自天屬於中庭,見者鹹異之。年十四,隨邑人行販洛陽,倚嘯上東門,王衍見而異之,顧謂左右曰:「曏者胡雛,吾觀其聲視有奇志,恐將為天下之患。」馳遣收之,會勒已去。

10)坤靈:古人對大地的美稱。 漢揚雄 《司空箴》:“普彼坤靈,侔天作則。分制五服,劃為萬國。”

11)鳥雀:泛指小鳥。《左傳·文公十八年》:“見無禮於其君者,誅之,如鷹鸇之逐鳥雀也。”

試譯:杜牧遊歷舊時洛陽城、有感而作。他遠遠望向曾經那繁榮、歌舞昇平的舊時洛陽城,早已無往日的風光,昔日那壯觀高大的宮牆,如今卻荒草叢生,還阻礙了行人的過往。路人從旁邊走過因擔憂宮牆的老舊、坍塌,其行走的樣子尤為謹慎、小心。漢時那些有名的宮殿、宮苑篳圭苑、平樂館似乎都埋葬在了那蕭瑟、荒涼的秋風中,悲涼、苦楚的落日時。往日的種種昌盛,與今夕的幕幕蕭條相比,不由衷地感慨東漢錮黨之事,那些一心為漢代社稷的士大夫,終究掙脫不過被捕、終身不得入仕下場,而那些當權者重“清談”而沒有遠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天地間苦了的何止是那被世人敬重的地靈山神,似乎還經常聽到小鳥們的悲啼。

胡評:這一首懷古詩,其內容、思想較為沉重,此詩是杜牧遊歷故洛陽城時所生髮出的感慨。首聯“一片宮牆當道危,行人為爾去遲遲。”從眼前所看到的古蹟“宮牆”寫起,連用了“當道”、“危”以說明這宮牆很老舊、無人護理,在人們的心中其形象、作用不再如昔日,反而是一種阻礙、危險。頷聯“篳圭苑裡秋風後,平樂館前斜日時。”繼續寫古蹟宮殿、宮苑“篳圭苑”、“平樂館”這類消遣、娛樂的地方,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在那“秋風”、“斜日”,現今已極少人能記起、嚮往。全詩前兩聯主要在寫古蹟,從敘述的文字中不難發現,歷史古蹟的滄桑、不復昔日。頸聯繼前兩聯心生一些感慨“錮黨豈能留漢鼎,清談空解識胡兒。”,暗地裡映射當時漢代社稷不安、動盪與宦官專政、當政者清談相關,其實此時的詩人亦有以史為鑑的抒發,在晚唐自安史之亂後,後宮宦官勢力有明顯膨脹,詩人由故洛陽城的蕭敗不由想起當下的局面,而這一切似乎都有重蹈覆轍的可能。為此,詩人不免生髮出尾聯“千燒萬戰坤靈死,慘慘終年鳥雀悲。”的預言、聯想,事實果真如此,835歲發生了震驚朝野的“甘露之變”。

閒想:歷史總在輪迴中不斷前進,有時候有些事情明明前人以前上演、失敗過,但後世依舊有人一步步重蹈覆轍,細想來真是命運的悲哀。人們常說,做一件事情應當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前兩者看似是客觀因素,而後者看似主觀因素,其實主客觀之間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調換的。於歷史的觀點、規律知之甚少,但對於一些鮮活的生命還是極為感興趣的。


每日讀詩:錮黨豈能留漢鼎,清談空解識胡兒

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