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诗: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

序:古人曾云,熟读诗书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由此,我特选了些古代诗人的作品来读一读、写一写。

若有浅薄之处,望大家见谅,不过是鄙人的喃喃自语。

故洛阳城有感

唐 杜牧

一片宫墙当道危,行人为尔去迟迟。

筚圭苑里秋风后,平乐馆前斜日时。

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

千烧万战坤灵死,惨惨终年鸟雀悲。


每日读诗: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

图源网络


注释:1)中国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称,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位于市东,其南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

2)当道:挡路。《史记·高祖本纪》:“吾子, 白帝 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 赤帝 子斩之。”

3)迟迟:徐行貌。

4)筚圭苑,指古代宫苑,东汉灵帝时所建。有东西二苑,皆在洛阳宣平门外。

5)平乐馆,是宫殿名,在洛阳城西。

6)锢党:党锢,亦作“ 党固 ”。 东汉桓帝时宦官专权,士大夫李膺、陈蕃等联合太学生郭泰、贾彪等,猛烈抨击宦官集团。宦官诬告他们结为朋党,诽谤朝廷, 李膺等二百馀人遭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

7)汉鼎:汉代的鼎。为国之重器。亦用以指汉代社稷。

8)清谈:谓魏晋时期崇尚老庄,空谈玄理的风气。亦称玄谈。清谈重心集中在有无、本末之辨。始于三国魏何晏、夏侯玄、王弼等,至晋王衍辈而益盛,延及齐梁不衰。

9)识胡儿:石勒字世龙,初名,上党武乡羯人也。其先匈奴别部羌渠之冑。祖耶奕于,父周曷朱,一名乞翼加,并为部落小率。勒生时赤光满室,白气自天属于中庭,见者咸异之。年十四,随邑人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王衍见而异之,顾谓左右曰:「向者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驰遣收之,会勒已去。

10)坤灵:古人对大地的美称。 汉扬雄 《司空箴》:“普彼坤灵,侔天作则。分制五服,划为万国。”

11)鸟雀:泛指小鸟。《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於其君者,诛之,如鹰鸇之逐鸟雀也。”

试译:杜牧游历旧时洛阳城、有感而作。他远远望向曾经那繁荣、歌舞升平的旧时洛阳城,早已无往日的风光,昔日那壮观高大的宫墙,如今却荒草丛生,还阻碍了行人的过往。路人从旁边走过因担忧宫墙的老旧、坍塌,其行走的样子尤为谨慎、小心。汉时那些有名的宫殿、宫苑筚圭苑、平乐馆似乎都埋葬在了那萧瑟、荒凉的秋风中,悲凉、苦楚的落日时。往日的种种昌盛,与今夕的幕幕萧条相比,不由衷地感慨东汉锢党之事,那些一心为汉代社稷的士大夫,终究挣脱不过被捕、终身不得入仕下场,而那些当权者重“清谈”而没有远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天地间苦了的何止是那被世人敬重的地灵山神,似乎还经常听到小鸟们的悲啼。

胡评:这一首怀古诗,其内容、思想较为沉重,此诗是杜牧游历故洛阳城时所生发出的感慨。首联“一片宫墙当道危,行人为尔去迟迟。”从眼前所看到的古迹“宫墙”写起,连用了“当道”、“危”以说明这宫墙很老旧、无人护理,在人们的心中其形象、作用不再如昔日,反而是一种阻碍、危险。颔联“筚圭苑里秋风后,平乐馆前斜日时。”继续写古迹宫殿、宫苑“筚圭苑”、“平乐馆”这类消遣、娱乐的地方,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在那“秋风”、“斜日”,现今已极少人能记起、向往。全诗前两联主要在写古迹,从叙述的文字中不难发现,历史古迹的沧桑、不复昔日。颈联继前两联心生一些感慨“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暗地里映射当时汉代社稷不安、动荡与宦官专政、当政者清谈相关,其实此时的诗人亦有以史为鉴的抒发,在晚唐自安史之乱后,后宫宦官势力有明显膨胀,诗人由故洛阳城的萧败不由想起当下的局面,而这一切似乎都有重蹈覆辙的可能。为此,诗人不免生发出尾联“千烧万战坤灵死,惨惨终年鸟雀悲。”的预言、联想,事实果真如此,835岁发生了震惊朝野的“甘露之变”。

闲想:历史总在轮回中不断前进,有时候有些事情明明前人以前上演、失败过,但后世依旧有人一步步重蹈覆辙,细想来真是命运的悲哀。人们常说,做一件事情应当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前两者看似是客观因素,而后者看似主观因素,其实主客观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调换的。于历史的观点、规律知之甚少,但对于一些鲜活的生命还是极为感兴趣的。


每日读诗: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

图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