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紀委監委派駐區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尋跡廉政文化

區紀委監委派駐區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尋跡廉政文化

王充《論衡》一語肇始的“清白廉潔”、魏徵後裔的“太廉堂”、“合浦還珠”主人公的孟嘗涼亭……日前,區紀委監委派駐區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組織各駐在部門、相關文保基地管理單位,潛心調研挖掘上虞特有的廉政因素,進一步營造“政治生態山清水秀、黨員幹部清正勤勉、社會風氣清朗向上”的良好氛圍。

區紀委監委派駐區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尋跡廉政文化

當天,調研組先後走訪章鎮王充墓、王充史蹟陳列室、太廉堂,以及豐惠孟嘗涼亭,挖掘考證這些歷史名人與上虞相關的廉政因素與事蹟典故。

區紀委監委派駐區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尋跡廉政文化

章鎮是王充故里,王充墓與史蹟陳列室坐落在一片翠綠茶隴間。一行人詳細瞭解這位東漢時期唯物主義哲學家、啟蒙思想家和無神論者,在其不朽之作《論衡》一書中找到“案古纂畔之臣,希清白廉潔之人”之句。大家紛紛表示,上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只要肯下功夫鑽研考證,必定會有所收穫,汲取清廉正能量。

區紀委監委派駐區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尋跡廉政文化

位於新魏家莊村的太廉堂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最初是村民崇尚先祖唐朝宰相魏徵剛正不阿、敢於進諫的清正廉潔精神而修建。“真想不到太廉堂是目前紹興發現的規模最大、保護最為完整的祠堂之一,飽含傳統廉政文化內涵的牌匾、楹聯很有研究和保護價值。”區紀委監委派駐區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組長徐偉軍表示,希望相關部門充分利用如此豐富的廉政文化資源,將太廉堂打造成為上虞“虞舜清風”網紅教育基地,寓教於樂,真正讓上虞的廉政文化有看點、有觸點。

區紀委監委派駐區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尋跡廉政文化

“ 石因靈秀鍾欣占人壽,亭成兵燹後喜協年豐。”“亭傍孟嘗仁風廣被,珠還合浦韻事流傳。”這兩副對聯位於豐惠孟嘗涼亭石柱,紀念後漢德高望重的上虞清官孟嘗。調研組一行人停駐涼亭,在孟嘗繪像前引起思考,認為清廉思想無處不在,無論現在的“扶貧領域”還是“關愛民生”、“生態環境”等方面孟嘗都是值得我們當代人效仿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