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標創造“大”經濟

商標作為企業打開市場的敲門磚,具有著經濟性、靈活性和宣傳面的廣泛性,它無形中影響著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做出選擇,認牌購買是它價值的直觀體現。一件小小的商標,有的時候所展現出來的能量與價值會超乎你的想象。


“小”商標創造“大”經濟



有哪些元素決定商標的價值多少?

1、商標占知識產權的重要位置。

商標的價值量是沒有固定值的,也隨著發展而不斷變化。

例如:在我國最早將“海爾”作為商標註冊的是舒城縣的一家工廠(該商標至今有效),使“海爾”成為中國馳名商標的是海爾集團公司。不同的商標在不同的消費群體中享有各自的盛譽,同樣具有自已價值。

例如:貴州茅臺素有國酒之稱,用於宴請國賓、酬謝貴客,而尋常百姓杯中的“紅星”二鍋頭則是大眾名牌。同一商標在不同的狀態下價值不同。

例如:聯想集團公司的“聯想”商標從創立、發展到居國內計算機業第一位的過程中,“聯想”商標的價值在不斷變化,不同的階段值量不等。

2、商品聲譽是決定商標價值的首位。

最初,商標的功能是表示商品的來源,區別不同的生產者。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中,商標表示的是商品的質量,彰示的是商品的聲譽。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是想通過識別商標來選擇廠商。從商標使用者的利益來說,是想讓消費者通過識別商標來購買自已的產品。影響商標價值的因素很多,且不同的因素影響力不等,但商品的聲譽是第一位的。

3、企業運營影響商標價值。

商品的聲譽來自生產它的企業,因此直接影響和最終決定商標價值的是企業的綜合實力。例如,經歷了320年曆史變遷的“同仁堂”,始終傳承“以誠為本”的商業道德,選真材實料,精工細制。消費者信任“同仁堂”,企業在積累信任的過程中生存發展。

“小”商標創造“大”價值

2012年6月,蘋果的iPad商標,被唯冠公司在先申請,最終蘋果以付出6000萬美元的代價才解決商標糾紛問題。


“小”商標創造“大”經濟


2016年12月,“江南人民公社”和“人民公社”註冊商標在淘寶進行公開拍賣,起拍價高達200萬,引來了兩千餘人的關注。

2016年11月,對“銀一百”系列註冊商標和“金一百”系列註冊商標進行公開拍賣,公開拍賣前評估價僅為50.29萬元,最終以高達502萬元的價格成交。

2017年6月,“叫花雞”商標,被依法進行司法查封、拍賣,蘇州一家企業以60萬元的價格拍走這一商標。

2018年12月,白雲山公告稱,公司擬支付價款13.89億元,協議受讓控股股東廣藥集團所持“王老吉”系列商標專用權。

2019年2月,“九穗兒”商標,司法拍賣,1500元起拍商標,最終被拍賣到40.2萬元。

也有很多不願意妥協的例子,例如“皇茶”改名“喜茶”,“嘀嘀”改名“滴滴”,“驚奇隊長”被迫改名“雷霆沙贊” ,還有很多的綜藝節目像《中國好聲音》、《偶像來了》、《非誠勿擾》等等也是因為商標侵權的問題最終被迫改名,但背後所付出的代價和對品牌造成的影響也是難以想象的。

這些都可以說明商標的重要性,千萬不要等到吃虧後才學會重視,“學費”太貴啦!

來源:商標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