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沙漠已有8成變綠,面積比海南島還大,即將從版圖上消失

去年,美國NASA發佈了一個新聞,說是在過去20年裡,地球新增了5%的綠化面積,相當於多出了一整塊亞馬遜雨林,但這其中四分之一,都要歸功於中國。不錯,中國貢獻的所有綠化面積,有42%都是植樹造林帶來的,如果沒有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黃沙治理永遠只是一個玩笑罷了。

中國一沙漠已有8成變綠,面積比海南島還大,即將從版圖上消失


眾所周知,黃河水患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在過去的幾千年裡,黃河決口了1500多次,而每一次決口,都是下游百姓的災難。1887年的黃河氾濫事件,造成了200多萬百姓死亡;而1931年那次,則使300多萬人無辜慘死,可以說,這條渾濁的黃河,就是一隻隨時隨地吃人的“猛獸”。

中國一沙漠已有8成變綠,面積比海南島還大,即將從版圖上消失


為了讓河水變清,為了降服這隻“猛獸”,中國農林專家從黃土高原的沙漠化著手,最終採取了“退耕還林”的方案。其中,位於陝西和內蒙古的交界處的毛烏素沙漠,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治理典型。毛烏素沙漠,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面積為4.22萬平方公里,比海南島(3.39萬平方公里)面積還大,毛烏素在蒙古語中的意思是“壞水”,也就是所謂的“不毛之地”。

中國一沙漠已有8成變綠,面積比海南島還大,即將從版圖上消失


歷史學家和地質學家稱,古代的毛烏素是一片水草豐美的草原,公元5世紀時,毛烏素的南部曾是匈奴的政治、經濟中心,而毛烏素之所以會變成如今這個樣子,大體上與過度開墾、氣候改變和戰亂有關。再者,由於毛烏素的淺層地表都是由沙礫物質組成,所以當植被消失以後,就會很快生成乾燥的黃沙。唐代時,這裡的沙地面積不算大,僅僅“初露端倪”,但到了明清時期,這裡已然形成茫茫大漠。

中國一沙漠已有8成變綠,面積比海南島還大,即將從版圖上消失


從1959年開始,我國就在毛烏素大力興建防風林帶,進行龐大的“改造沙漠工程”,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都不斷地與毛烏素沙漠進行鬥爭。在那裡生活、工作的幾代人,憑著一股人定勝天的信念,通過種樹造林、引水治沙等舉措,讓寸草不生的毛烏素沙漠,逐漸變成了一片綠洲,使毛烏素沙漠的600多萬畝流沙“止步”生綠,重新煥發新生。

中國一沙漠已有8成變綠,面積比海南島還大,即將從版圖上消失


據當地人所說,上世紀60年代的毛烏素沙漠,到處充斥著寸草不生的流沙,而21世紀初的毛烏素,在距離市區的50裡範圍內,已經見不到流沙了。如今,毛烏素沙漠已有30%被植物覆蓋,80%的土地都得到了良好治理,5000萬畝土地不再流失,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量也減少了4億噸。距離毛烏素沙漠不遠處的榆林市,也從曾經的“沙漠之都”變為現在的“大漠綠洲”。

中國一沙漠已有8成變綠,面積比海南島還大,即將從版圖上消失


毛烏素沙漠的改變,離不開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當地人民的默默奉獻,也離不開那些默默無聞的植樹英雄:寶日勒岱、烏雲斯慶、殷玉珍……如果沒有他們的堅持,就不會有如今的毛烏素。據2020年4月22日陝西省林業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榆林市的沙化土地治理率,已經高達93.24%,這意味著,困擾當地人千年時間的毛烏素沙漠,即將從版圖上“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