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文章或報道中把“陰曆”說成“農曆”,為什麼有人不認識“陰曆”?

陳相因631


為了計算時間,人類發明了曆法,計算時間的目的是為了找到時間運行的的規律,形成生產生活的計劃性。因此,曆法也成為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制定曆法的方法就是找到有周期規律的參照物。天象的規律運行便成為了各國人民不約而同的參照物,然後再結合不同的生產生活需要,由此就形成了陽曆、陰曆、陰陽合曆的不同曆法體系。

根據月亮的運行規律而制定的歷法稱為陰曆;根據太陽的運行規律而制定的歷法稱為陽曆。將兩者結合起來混合使用的歷法叫陰陽合曆,除此以外中國人還有一種更為複雜的歷法叫干支紀年法。

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華夏民族曆法的發展歷史:

最早的歷法是女媧歷,這是母系社會的產物,那個時代,種族生存是第一要務,於是生殖崇拜成為了當時生產力低下狀態下延續種族的主要手段,此時一切的焦點都集中在“生孩子”這件事上,人們發現女人有著自己的生理週期,也就是月經,每28天為一個週期,用這一週期再和太陽運行的規律相結合就可以比較系統的進行紀年,所以女媧歷的一個月是28天,一年有13個月,但是這樣一算才是364天,於是就在2月份就定為29天,補了一天,有學者認為這是神話“女媧補天”的原始出處。因為女性的生理週期與月亮的圓缺非常相似,女媧歷後期就逐步演變為後來的太陰曆,簡稱:陰曆。也就是講“初一”、“十五”、“潤月”、“朔望月”概念的歷法。

夏商時期,中國人開始使用夏曆,也就是十天干紀年,每年10個月,每月36天,一年分為5季:春、夏、長夏、秋、冬,相對於太陽運行少的5天就放在冬和春之間作為特殊的日子用於祭祀專用,這或許是最早的過年。這一點在《黃帝內經——髒象法時論》中可以看到,同時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也證明了這一曆法方式的存在。

從西周開始華夏民族開始全面進入農耕時代,食物生產成為了族群生存發展的頭等大事,為了更好的進行農業生產,中國人開始將物候與太陽運行的規律結合起來,就逐步形成地支紀年的方法:在日晷上一年中太陽的影子最短的那一天叫“冬至”、太陽影子最長的那天叫“夏至”,我們的祖先還發現任何天氣變化的持續性都不會超過5天,於是5天為一“候”,三“候”為一“節”,6“節”為一“季”。這種曆法顯然是太陽曆,也就是陽曆。

現在中國人用的農曆則是經歷了:西漢、南北朝、唐朝、元朝、明末清初的五次大變革而逐步形成的,而這部曆法是以太陽曆為主太陰曆補充的陰陽合曆。

而現在當今社會使用的主流曆法是“公曆”,也稱“格里曆”或者“西元歷”,是1912年由孫中山宣佈使用的歷法。個人理解是一個純天文學概念的歷法,這種曆法最大的優點就是全世界可以共同使用,可以不用考慮當地氣候和農業生產的問題。這也是許多國家會有兩種曆法並用的原因。





騏說


一首《西江月一一農曆屬陽不隨陰》作答,請鑑賞。

四季三伏九寒,節氣陰曆無緣,干支六十一循回,二十一陰補欠。

平閏年差整月,冬至十天元旦,陰月節日不農時,立春歲始兩全。

譯文:農曆是陽曆,與陰曆沒關係。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初,中,末三伏,九九寒天,二十四節氣,與陰曆紀年和陰曆計月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依據陰曆用天干、地支、六十年一個循環的紀年法,需補二十一個陰月與陽曆紀年找齊,故稱陰陽曆法,它的平年和閏年相差一個整月。

農曆的冬至與陽曆的元旦節間隔十天卻是永恆不變的,所以農曆是陽曆(因始創於夏朝亦稱夏曆)。

陰曆月份中的節日例如:正月初一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以及二月二、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都與農曆、農時節氣的時間和日期不相等,所以,說"農曆(陰月)初一、十五"豈不矛盾。

若按農曆的"立春"紀歲始,送走的一年和迎來的一年兩全均勻。

鑑賞:詞丶西江月丶農曆屬陽不隨陰,是針對傳統定位"農曆是陰陽曆的一種"進行析解,先將陰陽曆定位,又把"農曆"與“陰曆"區分,明確“農曆是陽曆"的身份。所以,"陰曆即指農曆"的說法應該糾正。


濟翁長庚


陰曆其實就農曆,只所以我們把農曆又稱作陰曆,是針對陽曆而言的。小時候祖母會說:今天是陰曆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日,公曆呢,今天是公元一九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日。

祖母還說了,農曆和公元(即陽曆)是相對對應的,但農曆更準確,因為農曆有潤月,而公曆沒有。

但祖母又說了,公曆雖然沒有潤月但公曆有月大月小。這樣呢陰曆和陽曆就相對對應了。

連我去世多年的祖母都認識的,到現在還有人不認識;其實,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央視一套早晩七點的整點新聞以及全國各大日報都會按時播農曆、也就是我所指的“陰曆”時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