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三國中唯有蜀漢不敢廢漢自立?

腐攸


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皇室傾危。地方上,諸侯割據,互相攻伐。

劉備勢力弱小,在群雄逐鹿的紛爭中,沒有任何優勢,幸運的是他姓劉,他可以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收攬那些漢朝的 ” 死忠粉 ”只有這樣,在強鄰環伺亂世中,劉備才有一絲希望,一點兒勝算。

/假如劉備廢漢自立,就等於是在打自己的臉:天下人會說: 你口口聲聲喊著匡扶漢室,結果你卻親手廢了漢帝,你何以號令天下?所以劉備不能廢漢自立,或者說要廢漢自立,也得等到曹魏篡漢之後。

果然。公元220年曹丕稱後,劉備於次年在成都也稱帝了,露出了他的廬山真面目。


九里太史


漢朝歷經405年統治,雖然末期已經是名存實亡,但是劉氏江山在人民心裡代表了不可取代的正統性,不僅僅劉備不敢廢漢自立,其他諸侯也不敢輕易取代漢朝自立為帝。

公元197年,袁術自以為實力雄厚,又得到了傳國玉璽,自立稱帝,立即遭到曹操,劉備,呂布,孫策等以討賊的名義聯合進攻,兵敗自殺,所以想廢漢自立時機並不成熟。

曹操作為有遠見的政治家,劫持漢獻帝后,也沒有廢漢自立,而是採用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手段,以皇帝名義向各諸侯發號施令,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說一直是利用漢朝皇帝為自己服務,真正掌權的是自己。

直到曹丕即位,採用了禪位的方式取代了漢獻帝。

孫權對大漢朝採取的是陽奉陰違的手段,一方面和諸侯爭地盤,一方面接受漢天子的封官討虜將軍,會稽太守,他做的是漢朝的官,表面上忠於漢,其實無時無刻不想自己當皇帝。

直到曹丕篡漢後,他才抓住機會自立稱帝,建立吳國。

劉備是漢室宗親,論資排輩是漢天子的皇叔,領受天子密詔,奉詔討賊,他所說的漢賊就是指的曹操。

劉備作為大漢皇叔,舉起了匡扶漢室的大旗,這對兵微將寡的劉備壯大實力,搶佔地盤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劉備最後稱帝,國號還是漢。


歷史的天空絢麗多彩


此種說法,本身沒有什麼意義!蜀漢不是敢與不敢廢漢自立,而是從自身利益出發不可能要廢漢自立,因為劉備所建的蜀漢政權,自身就是以東漢的繼承者自居的。是以興復漢室,為政治號召彙集民心的。這就象是問一個生活態度積極向的人,願不願意自殺一樣!!

早在劉備起兵鎮壓黃巾時,就宣稱自己是漢室宗親、大漢皇叔。在後來,他的這一身份得到了東漢獻帝劉脅、曹操、袁紹等各路軍閥和民間廣泛認可。這為劉備勢力的不斷髮展,提供了政治宣傳上的優勢。

公元220年,天下三分已定。曹操病亡,曹丕篡漢自立,於洛陽建國號“魏”。次年,劉備於成都建國號“漢”,稱是大漢的延續與繼承。在史學界,因有了劉邦所建的西漢、劉秀所建的東漢,為方便區分識記,把劉備所建的漢,加之了地域名稱蜀,這樣劉備的漢就被稱為“蜀漢”。再後來,又被人們簡稱為蜀,而忽視了它本來的政權名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