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營銷經理,剛跳槽去一家公司,怎樣快速融入這家公司?

德魯克管理課堂


新人如何快速融入公司?

跳對了,不一定能站穩。很多跳行者在這個階段跌得鼻青臉腫,如何站穩,能順利度過跳行適應期呢?

跳行到一個新公司,你比一般的跳槽不轉行的人面臨更大的熟悉新環境的障礙,到新公司報道伊始,新上司可能會對你說,“這一段時間不用著急做事,先熟悉熟悉環境”。聽到這話 ,你心裡難免犯嘀咕,“這一段時間是多長?怎麼熟悉環境?”前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快,竭盡全力地快,後一個問題的答案是,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資源。

摸清新公司人際和管理風格

一個月內找到你在新公司的“領航員”,一些公司在新人入職後,其人力資源部門會指定新人的直接或者間接上司,或者另外指派一個資深員工擔任新員工在公司內的“職業發展導師”,幫助新人迅速適應新環境與新規則,並在技能方法、內部成長等方面給予跟進指導,加快新人的融入與勝任。

以上是從正式渠道獲得職業幫助,目前,大多數公司還沒有實行這樣的“內部導師制”,那找導師的事只能靠新人自己了,這就到充分發揮人的EQ(情商)的時候了。目的很簡單,你必須儘快找到自己的領航員。

因工作需要,我經常參加員工招聘,我發現同一批新人經過幾輪面試直到最後錄用,智商與經驗差距在逐步變小,情商差距卻在日益拉大,培訓期還沒結束,有人已在公司內交到好朋友,結識各部門的同事,給中高層留下了較深的正面印象,而此刻還有人仍把自己定位在“我是員工編號靠後的新人”的適應調整階段,這樣他們在起跑階段就已經慢了半步。

大刀闊斧之前,摸清新公司的人際風格和管理習慣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從管理學角度來講是有一定前提的:第一,已授予和尚權利,他有權唸經;第二,他念的經是廟裡需要的、稀缺的、有價值的;第三,他念的經能被大多數人聽懂,否則就是噪音。

理性的跳行者不會由著自己過去生涯中形成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在新公司肆意發揮,否則早晚頭撞南牆。

公司就和人居環境一樣,“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話”。比如,你上一家公司,老闆喜歡有事情勤彙報,一天你打他10個電話他都不嫌煩。新老闆卻可能認為,你拿一份薪水就要承擔一份決策責任,你大事小事不分地勤彙報,明擺著就是無能加逃避。再比如,你以前的公司上下級界限不明顯,講究員工自我管理,領導多承擔側面指導的職責,上下級之間更像同事,而新公司也許官大半級都能壓死人,只要是下屬,不要求你心服,只要求你俯首聽命照“話”辦事。

入鄉之前先識俗,一切新規則你都必須摸清,只有這樣你才能借勢而上,否則,要麼恍如隔世,像外星人落在地球,要麼風格碰撞,遭到集體性排斥。

3個月內與你的直接上司建立互信

對於上司的管理是職業發展過程中永恆的話題,即使你做到CEO或者總經理,你上面還是會有董事長與董事會。為公司打工,說白了就是二點,一是為自己打工,二是為上司打工,沒有對前者的認識,你就缺少做事的原動力,沒有對後者的重視,你做事就少了一項“金剛罩”,跳行新人尤其要明白這些。要知道,由於你是上司最新的外行下屬,他比你還關注以下方面:你狀態如何、你適應與否、你勝任與否、你對公司及他本人的看法等。

現在向上管理類的指導書不少,這裡不再贅言,共性的觀點是,將上司的目標視為自己的目標,按上司的工作標準要求自己,比同事更容易承擔份外之事或追加任務;少抱怨多建議並主動應用,面對上司的禁忌,學會曲線溝通,永遠比別人更維護上司;尋找機會表達你對他的認同,當然,前提是真實和真誠。

吃透新行業新公司的運作規律

跳槽入職之初,你要做的不是梳理過去的經驗,而是儘快學習領悟新行業和新公司的運作規律與特色。有些人也許自信過頭,認為營銷做到一定高度,賣什麼都是賣,事實並非如此,一種職業趨向高成熟度的同時,必然導致從業人員崗位更細分,行為更專業,從這點來說,古話“隔行如隔山”一點沒錯,我們很難想象,三天前還在賣方便麵的人僅通過總結過往經驗,三天後就能像模像樣地賣感冒片。再比如,一個月前你管著一家星級飯店的銷售部,現在讓你接手一家旅行社,你會想當然地捲起袖子就幹嘛?

如果你是跳槽新人,以下方法和途徑,可以幫你儘快熟悉新行業新公司的規律與慣例:

  • 重視入職培訓,甭管你以前和現在應聘的職位有多高,培訓時低調一點,勤問多學,關注基本的業務模式。

  • 瞭解產業鏈的主要環節,尋找線人搭橋,訪問處於不同環節的主流公司,向其中的資深人士取經。
  • 查找行業年報或其他有深度分析的宏觀信息,查找行業內標杆企業的經營資訊。
  • 瞭解主導公司發展趨勢的關鍵因素,區分技術主導型、資本主導型以及渠道主導型的異同,而後圍繞關鍵因素分析你所在新公司的操作特性。
  • 你如果是經理人員,務必與公司技術、產品製造、財務、內控、營銷、物流等主要部門的資深人員,分別建立溝通關係,瞭解公司運作現狀和各部門的一般操作流程。
  • 收集並閱讀公司內部刊物或管理層公開的工作報告,瞭解管理層歷年的工作思路及重心的演變,以便確定自己的主要工作方向。
  • 探索新公司過往的銷售數據和市場計劃,瞭解公司相關事務的操作慣例。
  • 瞭解公司的雷區與禁忌(幾乎每家公司都有,但大都不會寫在紙上),他們常常是一家公司管理特性的另類體現。
  • 主動向你的直接上司或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尋求幫助,請他們解答疑問。
  • 儘可能在與自身崗位有關的其他前後崗位上做短暫見習。

總之,作為一個跳行新手,甭管你以前的經驗有多老道,操作過的盤子有多大,你都必須花上至少一個月的時間,好好向行內人士取取經,有時甚至要從底層摸起,搞懂產業鏈各環節中的規則和潛規則。一個月後,你如果還是外行話滿天,低級錯誤百出,就等於為自己貼上低能的標籤,過了三個月,你如果還找不到“北”,乾脆自己主動和老闆談“後事”。

請關注@德魯克管理課堂,分享更多管理經驗。


德魯克管理課堂


不管以前做的多麼成功,到新環境都要先低調,謙虛,與人為善,多聽多看多想少說。同時儘快瞭解新公司的業務、特點、優勢劣勢、前期成功的經驗、當前面臨的難點,應用自己能力爭取儘快儘可能多地解決些實際問題困難,當然要把功勞多給領導同事下屬記,不要都記到自己頭上凸顯個人。大家看你人緣好,有能力,肯分功,有利可圖,自然就融入了。


反思在風雨後


從我過往多年的生涯管理歷練來看,我覺得管理者空降,關鍵是:如何樹立你的影響力。


營銷經理空降,你當下的擔憂從表面上看是希望快速融入一家公司的文化,令自己更加適應,但是本質上來看,我覺得空降最擔憂的其實是,你擔心下屬不配合,這個時候新舊交替,你的影響力就會非常關鍵。


我想分享3點非常實用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降低姿態,充分和下屬溝通,瞭解當下的團隊的困惑:

管理空降,大部分下屬的心態都是非常牴觸的,如果你是一副高高在上,他們無法推動,工作無法開展,你也岌岌可危,所以這個時候,降低姿態,去和下屬溝通,瞭解他們當下的困惑,拉近距離,是第一步。


2.根據公司的發展和下屬的需求,幫助下屬成長:

剛入職新公司,全方位瞭解公司的發展,以及下屬的需求,去幫助他們自我成長,同時實現公司的大範圍的增長。


3.打通間隙,成為令下屬信任的管理者。

最後,打消下屬的顧慮,成為一位令下屬信任的管理者,能夠覺得和你在一起很有安全感,責任感,並且帶領他們一起打仗的師兄。


所以,當你做好以上幾點,我覺得你就掌握了真諦,加油!

作者簡介:趙默,前500強公司十年HRD,資深職業瓶頸導師,BCC職業規劃教練,企業瓶頸賦能教練,NLP執行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用文字和聲音的力量幫助職場人士突破自我設限,找回自我,尋找職業新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