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德雲社不允許隊員開直播,趙本山徒弟卻“霸屏”直播間,誰更高明?

龍哥又見世界


是否開直播

近日,趙本山徒弟宋曉峰直播破億辦慶典,師兄弟紛紛祝賀,卻遭到趙本山批評:你破億就有人破財。字裡行間是對徒弟這種行為的不滿,而德雲社扛把子郭德綱則直接很多,不允許成員開直播。

同樣的事情,兩位大拿的選擇卻截然不同,究竟孰高孰低?

兩位大拿的著重點

其實評判的標準不一樣,得到的答案也大相徑庭,不可一言概之。

下面是我就兩位大拿做法的分析,歡迎指正,不足之處還請海涵:

1、趙本山做法

  • 可以提高徒弟的知名度

趙本山出身於二人轉,底層的演藝經歷使他很明白名氣的重要,沒有名氣根本就沒人搭理你,只有提高知名度才是一個藝人的生存之本。

  • 可以迅速的“收割”財富,提高徒弟的積極性

通過直播,可以將名人效應發揮的更充分,利用這種名人效應迅速的“收割”財富,提高徒弟的積極性。可能有人會說,難道他不該為了藝術而活嗎,這樣做是不是有點急功近利了?但我想說的是,他通過“努力”獲得了財富,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利益,藝術對宋來說可能只是副業,需要時再做功課。

2、郭德綱做法

  • 安身立命之本

郭德綱起於微末,早年四處拜師學藝,各種艱辛不必細說,老郭深知相聲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是自己的生存基礎,只有相聲說好了才能贏得觀眾的認可。

  • 深耕相聲領域

老郭明白,在如今的社會,面對的誘惑很多,如果如同“小貓釣魚”一樣,一會直播,一會帶貨,最終只會荒廢了自己的專業。深耕相聲領域,專心創作,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標準不同,結論不同

兩位大拿的不同經歷鑄就了不同的價值觀,高明與否要根據判斷的標準而言才用意義。

個人感覺,若單論賺錢,無疑趙本山的做法更直接有效,但若論長遠發展,郭德綱的做法則更可取,他不斷的讓徒弟抵制誘惑,磨礪心性,專業也會在這個過程被不斷打磨。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娛樂小幽


  • 謝邀請。德雲社不充許隊員開直播。而趙本山的弟子霸屏直播間。誰更高明?
  • 伯仲之間,旗鼓相當,分不出誰比誰更高明。
  • 趙本山的女兒及徒弟們都開了直播間,本山本人有時參考其中,為她們圈粉,助威,看出本山老人對自媒體是支持的,不是反感的。自媒體的網紅們掙錢不少,徒弟們在這裡用本山傳媒的自有名氣,再加自身的才藝,自身的努力,短時間具有經濟利益,還可與網民互動,蒐集原生態生活素材,為才藝的提高拓展了渠道。自媒體的今天,才藝有人氣旺,本身自成品牌,自塑金身,連身家億萬的格力電器掌舵人董明珠都自成網紅,為自家品牌造勢,做無成本廣告,那個能創造巨大利益的藝人能放過這種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呢?
  • 而郭德綱的出名,說出來也是靠上傳視頻形成了今天在相聲界與綜藝一統天下的局面,他本人也偶有直播與觀眾見面。他只所以,不充許隊員開直播,是怕各自為戰,不能統一協調相聲的,綜藝的創作,各人分心之時,整體創作下降之時,把一手創造的形勢,在各自經營自己之時,被別的團隊鑽了空子。所以,未再綢繆,不充許隊員單幹,這在眼前看,是一個行動果決執行力成功的列子。與趙本山的支持弟子開直播形成鮮明的對比,眼前沒看出誰勝誰贏,不分伯仲。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誰能笑到最後,大家試目以待吧!


宇沃佳嘉手工水餃


如果說趙本山代表了小品某一時期的巔峰,那郭德綱無疑就是現今相聲行業的旗幟。雖說都已成為一派宗師,但兩人在對各派的管理理念上卻大相徑庭,趙本山對自己的徒弟,大多放任自流,自謀發展;郭德綱對自己的徒弟卻要嚴厲很多,用各種各樣的團規約束著。

以直播為例,趙本山對徒弟們直播持開放態度,誰都可以直播,也可以打著“劉老根”的旗號吸引粉絲,相反郭德綱這邊則明令禁止徒弟們不準搞直播,所以至今我們都看不到德雲社的隊員有誰開直播賺錢。

借用先秦諸子百家的理念,趙本山的管理更像是道家,無為而治,郭德綱則如同法家,以規矩指定約束隊員,誰也不能越雷池一步,膽敢犯者無不接受嚴厲處罰,重者自然是逐出師門。

要想說清誰的管理理念更好恐怕做不到,畢竟無論是趙本山,還是郭德綱,都是因地適宜,根據自身的條件去決定怎麼管理。

先來說趙本山,素來以宣揚二人轉為己任的本山大叔,對輸出東北文化向來持開放態度,所以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要更高一些,再加上自己女兒球球就是知名直播達人,至親之人對自己的影響無疑更大。

再加上趙本山收的徒弟大多有技藝傍身,和趙本山算不上“拜師學藝”,只是名利加持,互為羽翼,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師徒傳承,趙本山自然做不到對徒弟“令行禁止”,所以放手讓徒弟們自己去打拼顯然更適合本山大叔。

直播作為新興行業,來錢快,也更符合本山傳媒的徒弟們大展拳腳,所以久而久之,就出現了趙本山徒弟“霸屏”各平臺直播間的現狀。

再來看郭德綱之德雲社,不同於趙本山,郭德綱的徒弟大多都有著明確的“師徒傳承關係”,技藝傳承是相聲一門裡的核心,所以極看中師徒關係。徒弟視師傅為半個父親,師傅視徒弟為半個兒子,這種紐帶關係決定了德雲社團隊的管理會更嚴格,更符合古代嚴父教子的特性,也更取決於郭德綱這位大家長的態度。

德雲社先後經歷多次風波,郭德綱早已養成了謹小慎微的性格,可即便如此,德雲社裡仍然時不時會出現負面新聞(參考張雲雷、張九南等事件),防微杜漸之下,郭德綱自然會盡可能的讓徒弟們不犯錯。

正所謂禍從口出,直播的主要行為就是交談、說話,這也就意味著直播中徒弟存在著犯錯的概率,這種容易被抓把柄的事,顯然郭德綱絕對不會去做。所以,郭德綱不會讓徒弟們去做直播,雖然限制了他們的收入,但也保證了他們的“安全”。

至於郭德綱的做法是否正確,只能用時間去證明了。

對於趙本山和郭德綱的兩種態度,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