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考上了一個民辦二本,想考研,想請教有經驗的朋友,可以留言?

大頭貼娃娃1


民辦二本,屬於社會力量辦學,想考研,完全可以。

我一個侄女,民辦二本(原來叫三本),畢業前考上重慶師範大學,畢業後通過招錄考試在天津一所中學任教。

民辦二本,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同公立學校有一定差距。所以,想讀研究生來提升自己,值得肯定。

學歷學識和未來的生活條件、工作環境成正比,所以,你有考研想法很好。說明你是一個有理想、懂得學歷的重要性孩子。

我給你的建議是:

第一,早作準備。特別是要在外語上下功夫,大多考研人都卡在外語上。

第二,院校選擇不要太高。你可以選擇一個省屬師範類院校,也可以在B區選擇一個生源相對不足的學校。

第三,要有毅力、肯吃苦。這裡面就業壓力大,考研人數越來越多,所以必須做好吃苦的思想準備。

不知道你目前是什麼專業,只能給你這些建議,希望能幫助到你。


名都陽光


1.積極考研,很好。其實在大學就是要主動學習,主動給自己加碼,考研究過程就是自己提升過程,即使不小心落榜,也值。我替你高興。

2.其實能上民辦本科,成績也不差,沒上本科線是讀不了本科的。我知道很多民辦本科其實辦學實力比較好,不要小看這些學校。

3.目前可以開始要行動,大二學生已有大學讀書經驗,自己能管理自己,知道學習方法。

4.民辦本科考研氛圍沒有公辦本科濃厚,你選定了就別猶豫,這點很重要。民辦考上研究生的學生也不少,自己要堅信這點。

5.建議點:

(1)抓大學英語複習。很多考研這是軟肋,你要有以意接觸已考上的研究生,聽他們介紹考研英語複習方法,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報名都考研補習班,這樣你少走彎路。

(2)抓政治複習。這個比英語要難度小些,主要很多考生不喜歡政治,看著頭痛,實際多看多讀已就熟悉了。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報名都考研補習班,這樣你少走彎路。

(3)選自己報考學校和專業。學校和專業建議以考上為出發點,不要考太好學校和專業,這樣才不是很競爭激勵,考專業碩士也要相對好一些。畢竟 民辦二本,綜合教學實力肯定次於公辦, 你最好避開強勢點。一般建議選地處市州高校讀研。

我比較傾向考上是最重要的,考研過程,讀研過程自己綜合能力、素質已提高太多,找工作和今後在職場能力都會高於本科生(我指常規,也有很出色的本科生)。有的考生太糾結好高校,好專業,如重本,但能去嗎?太難。不切實際。不能以個人喜好為第一要求。

(4)如果條件許可,到所選學校和專業聽相關課程,如能聽你所涉及的研究生導師專業課,那更好,接觸他的思路,也很好,對你答題很有幫助。

(5)做各科真題肯定是必須。


附件:本科生與研究生區別

引言: 大家思考一下研究生和本科生有什麼區別,而這個區別是需要所有的即將進入研究生階段或者是考研的師弟師妹們需要明瞭的,否則不僅僅浪費三年五載,反而對個人的發展起到很大的負面效應。

本科生的職責就是好好學習,好好上課,好好學知識,打基礎。換句話說,就是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此外,開始思考人生的未來,有意識的挖掘自己的特長、開拓個人的興趣、完善個人的人格魅力、提高個人與社會的交流能力、提高個人的自學能力、開始提高個人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釋:好好學習不代表死學習,現實中很多本科生僅僅為了拿獎學金,整日埋頭學習學習,而思考的時間很少,進入“學而不思已怠”的境界,對日後的發展極為不利。客觀上,有大的環境因素的制約,個人不能改變大的環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每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雖然你可能沒有機會去重點高校就讀,雖然你可能上不了985、211等國內名校,但是你可以利用大量的時間泡在圖書館,去學習,去思考。高考讓很多在某一方面真正具備特長的天才名落孫山,但是跨過高考的所有本科生在綜合智商方面肯定是有一定優勢的。所以,本科生需要關注自學、思考、交流和能力。

比喻:本科生從小到大都是在學知識,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高中以前學基礎知識,大學學專業知識)。但研究生卻是在不斷學習的基礎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尋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本科生就像葡萄樹,從小到大,經過細胞積累成了大樹,嫁接成不同的品種,結了葡萄,有了成績,是一塊原材料,可以釀酒、可以吃、可以做果汁等等。而研究生就像將這些葡萄釀成了可喝的酒,碩士生是初釀成的酒,博士生是基本上釀到位的酒,香甜可口。”

問:研究生,一大批本科生為之奮鬥的方向。研究生的職責是什麼?讀研究生的目的是什麼?研究生和本科生有什麼區別?所有這些問題對本科生來說是必須要了解的

答:

1、研究生的職責就是研究,凡是想推遲工作,凡是跟著別人走的迷茫的本科生,建議不要讀研究生,否則悲劇只能屬於自己;只有那些從心底裡面喜歡自己所學專業的本科生,只有那些想繼續深入學習、進行創新性研究的本科生才是研究生的後備力量。

2、物理學家牛頓之所以那麼偉大,是因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對研究生來說,何為巨人,文獻是第一巨人,同領域的所有老師以及身邊的所有同學都是巨人,巨人不是不理不睬的,而是需要研究生,需要所有科研工作者必須全身心投入去學習的。如果一名研究生、一名科研工作者不讀文獻,何為科研?只能是井底之蛙、只能是閉門造車,最後還歡歡喜喜自我滿足。因此,研究生區別於本科生需要更加關注的,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的是:創新與實踐。

3、創新來源於文獻的閱讀,思考,只有閱讀大量文獻,才能掌握研究進展;只有在讀的同時多思考,多提問題,才能發現新思路。這需要我們記住魯迅先生的具有懷疑精神的拿來主義,而不是全盤接收,否則最後自己的初始的想法也被泯滅了。當然,除了閱讀文獻,和同行老師交流學習也是刺激靈感,激活創新火花的好來源。有了創新的想法,需要做的便是不斷修正實驗方案、嘗試多種方法進行無數次的試驗、試驗,堅信最後可能會成功。

4、研究生除了第一年的有限時間地進行相關學科的系統學習後,其他時間便是天天進行這種高強度的查閱、思考、交流、實驗、總結的過程中。客觀上,和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是痛苦的,可能天天面對失敗。和爬上長城的好漢以及經歷了黑色的高考的學生來說,研究生的"痛苦"是更加強烈的。其實客觀上,研究生的幾年就是一種挫折教育,經歷過這種挫折教育的人能在社會上承擔更多的大風大浪。同時,研究生也是快樂的,當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後,突然在某一時刻,取得了一點小結果、小進步,喜悅之情是無法言表的;甚者,當獲得較大的有趣的結果進展時,那是一種全天下最為快樂、最為激動人心、熱淚盈眶的時刻。經歷了三年五載的鍛鍊,研究生真正學到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可以看出本科生和研究生是存在著本質的差異的。本科生要的是有思想的積累和沉澱,而研究生要的是有創新的實踐。只有明瞭兩者差異,才能嚴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一階段的本職工作,而不是僅僅靠一己之偏見而做出錯誤的選擇,影響個人的發展。


鴻宏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