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厲兌穴

厲兌穴歸屬足陽明胃經,有緩解治療面腫、齒痛、咽喉腫痛、心腹脹滿等作用,厲兌穴的位置:足第2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詳見本文圖解厲兌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每日一穴:厲兌穴

【穴名解說】

【厲兌穴】經穴名。屬足陽明胃經。出《靈樞。本輸》。井(金)穴。

(1)厲兌穴。厲,危岸也。兌,口也,八卦之中以兌為口。厲兌名意指胃經的地部經水由本穴迴流胃經的體內經脈。本穴物質為內庭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 後,因本穴有地部通道與胃經體內經脈相通,因此體表經水從本穴的地部通道迴流體內,經水的運行如從高處落入危險的深井一般,故名厲兌。

(2)胃經井。井,地之孔也。因本穴有地部通道與胃經體內經脈相通,故為胃經井穴。

(3)本穴屬金。屬金,指本穴氣血的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地部的經水,其運行是從地之表部流入地之地部。由於受地之地部的高熱作用,流入的經水快速氣化而成為氣態物並由本穴上行天部,氣化之氣有肺金的秋涼之性,故本穴屬金。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極小的地部經水及大量的溼熱水氣。

【運行規律】經水由體表流入體內,溼熱水氣由體內外出體表。

【功能作用】溝通胃經體表與體內經脈及交換氣血物質。

【厲兌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鼻衄,牙痛,咽喉腫痛,扁桃體炎、腹脹,熱病,多夢,癲狂、下肢麻痺、足背腫痛等。

【作用功效】開竅醒神,清熱和胃,通經活絡。

【保健原理】長期堅持按摩厲兌穴,可以寧心安神、改善睡眠質量。

每日一穴:厲兌穴

【臨床運用】戒酒綜合徵。

主要穴位:百會穴、神門穴、脾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

穴位配伍:重症配水溝穴、大陵穴;手抖、出汗、噁心嘔吐配內關穴;焦慮不安加神庭穴;癲癇加大椎穴;震顫配筋縮穴、陽陵泉穴;意識模糊配少商穴、厲兌穴;幻覺配攢竹穴、少衝穴。

方法:百會穴位於頭部,屬督脈要穴,內通於腦,可鎮靜寧神;神門穴為手少陰心經之原穴,可寧心安神;脾俞穴、胃俞穴分別為脾和胃的背俞穴,配合脾經的三陰交穴、胃經的足三里穴共奏健脾和胃、調理氣血之功。

【 厲兌穴位配伍】厲兌穴配內關穴、神門穴治多夢;厲兌穴配太陽穴、百會穴、足三里穴治肝炎;厲兌穴配太陽穴治腦貧血;厲兌穴配條口穴、三陰交穴,具有溫經散寒、活絡止痛的作用,主要治療脛寒不得臥;厲兌穴配隱白穴,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主要治夢魘不寧;厲兌穴配隱白穴、中衝穴、大敦穴,具有豁痰、醒腦開竅的作用,主要治中風昏迷。

每日一穴:厲兌穴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經穴用法】推拿:掐法、點按法。

【特效按摩】用拇指指甲尖垂直掐按厲兌穴,有刺痛感,每次左右各掐按1~3分鐘,可以有效的治嘔吐症狀。

【按摩療法】用手指關節夾按厲兌穴2~3分鐘,長期按摩,可以改善咽喉腫痛、癲狂等。

按摩厲兌穴

【艾灸療法】用艾條溫和灸厲兌穴5~10分鐘,可以治腹脹、腹痛、多夢、熱證等。

艾灸厲兌穴

【針刺療法】厲兌穴斜刺0.1-0.2寸(點刺出血)

每日一穴:厲兌穴


每日一穴:厲兌穴


每日一穴:厲兌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