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自清的《背影》,我看见了自己的父亲

读朱自清的《背影》,我看见了自己的父亲

少时读朱自清的《背影》,那时候真不懂老师为什么要我们把这篇课文全部背下来,有那时间还不如去背两首唐诗,现在想想老师的良苦用心,觉得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太聪明了!

当时的语文老师叫文博,他说:

今天我让你们把这篇课文背下来,不是因为考试用的上,而是有一天你们真能用得上。

当时,听老师说这话,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时至今日,才真正明白那节课老师想说的是什么,可惜那时候真是没心没肺,不懂就是不懂。现在,再读《背景》,回想过去,太多感动,太多遗憾。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就是这样,只要他能够照顾我,就永远不会放心别人照顾我。

读朱自清的《背影》,我看见了自己的父亲

2009年我上大学,大学在沈阳,我家在甘肃,从家到沈阳,要先坐4小时大客车去西安,然后再坐28小时火车。当时我已经19岁,能够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同行的还有一位去哈尔滨的同学,也相互能有个照应。我不让父亲送我,可父亲怎么也不同意我一个人走,他怕我没出过远门,照顾不好自己。从家到西安是上午11点,火车是晚上9点钟,父亲和我在火车站待了9个多小时,我知道他已经很困了,他总说自己不困。上了火车,一路颠簸到了沈阳,出了火车站就有接站的学长,父亲与我到了学校,帮我买好被褥,铺好床,已经是10点钟。父亲带我吃了一顿饭,就匆匆走了,下午2点钟,坐火车离开沈阳,踏上归途。这是父亲这一生出的最远的一次门,是为了送我上学。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不要走动”……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爸妈都是农民,生活的收入基本就是靠种地。村里的人对于孩子念书一直都不报什么希望,不支持孩子读书,孩子们生性就爱玩,也不喜欢读书。所以,村里的教育氛围很差,大家都觉得读书不会有什么出息,还不如早早出去打工,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我的父亲却从来不这么认为,他给我们兄弟姐妹四个说

读书才会有出息,只要你们好好学习,我就算是砸锅卖铁,也会供你们读书。

读朱自清的《背影》,我看见了自己的父亲

家里本来就穷,父母还要供我们读书(那时候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免学费的制度),家里的经济更加拮据。从小,除了地里长的水果之外,我们就很少能吃到外来的水果。但是,也有例外,在我们生病的时候,父亲总会给我们买橘子吃,他相信吃完橘子病能快点好起来,他总把橘子给我们吃,自己却舍不得吃。

这么多年了,每想到父亲从口袋里掏出橘子递给我的情景,就感觉很温暖,至今,橘子都是我最爱吃的水果,大概是因为和这段经历有关系。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在我小的时候,父亲脾气不好,经常和妈妈吵架,我不理解,都是一家人,为什么要一直吵架呢?虽然吵架比较多,但是妈妈从来都没埋怨过爸爸,她总给我讲,爸爸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很辛苦,给我讲了很多以前爸爸年轻的时候做的事情。父亲是一个接受新事物很快的人,这一点上,我都感到很惊讶,一直生活在农村,他却一直都是村里最能“折腾”的人。父亲年轻的时候,卖土豆,办养鸡场,养兔子……说起这些事,妈妈总是如数家珍,就有说不完的故事,爸爸就是她心目中的那个英雄。

读朱自清的《背影》,我看见了自己的父亲

长大以后渐渐明白,父亲并不是真的脾气不好,而是那些年家里的经济非常拮据,他心里很愁,明明他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日子还是过得捉襟见肘,生活的巨大压力压在他的肩头上,让他喘不过气来。压力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经常处在一个高压的环境中,脾气就变得不由自己控制,父亲也真的是很不容易。

我已经在东北十年了,从上学到工作,从沈阳到长春,一路奔走,很少回家,也只有每年过春节的时候,才会回家待几天。现在我已成家,我和我挚爱的妻子,即将迎来第一个宝宝,我想父亲知道了,也一定很开心,他又要当爷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