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的王寵楷書,必須收藏

王寵小楷《千字文》卷,在西泠印社2010秋季拍賣會上,以582.4萬元成交。該作烏絲格白棉紙本,縱24.5釐米、橫66釐米,小楷書《千字文》,款署“嘉靖丁亥四月既望,雅宜山人王寵書於石湖草堂”,署款外凡48行,除文首二行書題外,行22字(其中末行10字),總計1035字。後有王澍行書尾跋,為其觀後評述,也是棉料紙本,縱25釐米,橫51.5釐米。這是一件非常難得的王寵楷書妙跡。

難得的王寵楷書,必須收藏

王寵,字履仁,後字履吉,號雅宜山人,明弘治嘉靖年間吳縣人(今屬江蘇蘇州)。富才學,但因為不諳科舉,八次鄉試不第。工書,擅詩,善畫。書摹王獻之,出入晉唐,楷、行、草諸體皆精;詩亦清新絕俗,與祝允明、文徵明、唐寅齊名;畫則仿黃子久,論家有“蒼秀處不減徵仲(文徵明)”之謂……惜命不假年,卒時年僅四十歲,若增壽二十,以其筆墨瀟灑是可與沈(周)文(徵明)爭座的。

難得的王寵楷書,必須收藏

此卷小楷《千字文》作於“嘉靖丁亥”即1527年,時年王寵34歲。結字寬博,縱斂互補,行筆遒勁,以拙取巧,雖小楷,洵洵然韻出顏真卿《麻姑仙壇記》,有神逸之妙。王澍乃清雍乾二朝書法大家,又精鑑賞,平生見雅宜小楷數十種,多有評述,出語公允,既愛其朴茂無世俗媚氣,也譏其氣格博大不及魯公(顏真卿),然觀此卷千文卻是喜愛無比,在跋文中有“精神於肅括之中,魄力於形骸之外”的讚語,稱其為雅宜第一楷跡。

難得的王寵楷書,必須收藏

此卷傳承有序,明代為項子京收藏,在卷內右下角項氏鈐朱文押角印“墨林項氏收藏圖書”;清末民初為羅振玉收藏,羅振玉以鑑古、學問並世,且懂得惜古,在裱邊二側緊依捲心處分別鈐白文“羅振玉印”、“松翁鑑藏”印,所鈐不及捲心,卻夾護有責,鈐得非常用心和有修養。之後,他編輯影印《百爵齋藏曆代名人書法》將此卷收入其中。1970年臺灣漢華文華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明王寵小楷三帖真跡》,亦收入此卷千文,但是因為是依陶金銘先生所藏舊影本影印,未見真跡原樣,所以誤解此卷《千字文》為冊頁,這是需要加以說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