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山泉赴港IPO,曾被曝“毀林取水",毛利率超50%是如何做岀來的?

4月30日凌晨,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

在港交所官網披露了招股書。


數據顯示,此前農夫山泉已為上市籌備了一年多的時間。但最終,農夫山泉放棄了我大A股,選擇在港交所上市。


1


賣飲用水,

一年大賺近50億元


“農夫山泉,有點甜。”可能你也沒有想到,這句深入人心的廣告詞讓農夫山泉成為飲用水市場上的霸主。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2019年,農夫山泉的營收為174.91億元、204.75億元及240.21億元;

對應淨利潤為33.86億元、36.12億元和49.54億元。


與此同時,過去三年公司整體毛利率均超過50%,達到56.1%、53.3%和55.4%。


要知道,這一盈利水平遠高於同期中國軟飲料行業6.9%、7.1%及9.6%的平均盈利水平以及全球軟飲料行業3.9%、7.6%及8.5%的平均盈利水平。


然而,農夫山泉的盈利水平為何會高出同業這麼多?


分析人士認為,答案就在於農夫山泉的廣告詞。特別是一句:“我們不生產水,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金妹兒瞭解到,目前飲用水市場上,主要有

純淨水、礦泉水、泉水和天然水、礦物質水等。其中,由於礦泉水、泉水等受資源限制,因此大多數企業都生產純淨水。


但是農夫山泉的老闆鍾睒睒似乎很懂消費者的心理,在2020年宣佈全部生產天然水,停止生產純淨水。


因此,有印象的小夥伴可能都知道,農夫山泉自一出生就比別的水賣的貴!


不過,天然水與礦泉水、泉水一樣,是珍貴的淡水資源,而我國又是一個貧水國家。因此,農夫山泉在賣噱頭的同時,身體也很誠實!


2


50%毛利從哪兒來的?

今年1月被爆“毀林取水”


那麼,天然水真的就比純淨水好嗎?


對此,一行業人士表示,因評判標準而已。


“要知道,如今水廠要跟消費者解釋水質好壞,是沒有人聽的。跟消費者解釋水源地在森林深處,消費者可以自然聯想,大家憑常識判斷,山裡的水肯定比城市裡的水好。”上述行業人士稱。


但是,每一年礦泉水企業都必須向國土資源局遞交水樣。原因有二:1,水質是不穩定的,要每年監測;2,檢查水裡的汙染物指標。


因此,每一瓶天然礦泉水,除了我們在瓶身上看到的水質指標之外,都有一份當年的水質檢測表,檢測項目在75項左右,包括輻射汙染指標。顯然,汙染物指標是判斷水質是否安全的唯一要素。


那麼,手續這麼複雜,農夫山泉毛利率為何還能高達50%?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農夫山泉有部分水肯定是山泉的水,包括千島湖等等,但很明顯的,並非所有的水都是。不只是因為水的儲量問題,更多的是經濟效益的問題。


試想一下,從各個水源基地發往各處,裡面的運輸成本,就知道里面的問題了。


再加上,諸如農夫山泉這樣的大企業,即便是取得了開採權,但也不是想採多少就能採多少的。


一旦開採過度,讓水質安全出現問題,那麼結果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農夫山泉在今年1月,還出現過暴力作業的情況。


據微博網友“Qiang小Qiang”發佈的一段視頻顯示,轟鳴的大型機械在夜間進入林區後,運送了大量施工物料。


根據視頻左下角經緯度顯示,幾位施工工人正在武夷山國家公園紅線內施工,施工路線與環評要求嚴重不符。


​農夫山泉赴港IPO,曾被曝“毀林取水

圖據微博網友“Qiang小Qiang”


最要命的是,面對拍攝者的“是否有審批”的質問,施工者只是笑而不語。


儘管調查結果顯示,農夫山泉沒有在武夷山國家公園內作業。但業內人士認為,諸多跡象都顯示農夫山泉有打擦別球的意思。


也正因如此,有網友評論:農夫山泉不是大自然的搬運工,而是拆遷工!


對於此次IPO,有消息稱,農夫山泉將募集10億美金。所得資金將主要用於持續進行品牌建設、穩步提升分銷廣度和單店銷售額、進一步擴大產能、加大對基礎能力建設的投入以及探索海外市場機會。


不得不說,年賺近50億元的農夫山泉,胃口也不小,一開口就是70億元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