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助力:“數都貴安”呼之欲出

大數據助力:“數都貴安”呼之欲出


貴安新區設立伊始,就將大數據作為產業集聚的突破口、跨越發展的推進器。

  六年時間裡,貴安新區“一張白紙”起家,始終聚焦以大數據為引領的五大主導產業,憑藉政策優勢、平臺優勢、環境優勢以及發展優勢等,吸引數據中心落戶,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如今,一批基礎性、創新性、引領性重點項目在貴安新區拔地而起,並相繼獲批國家大數據產業集聚區、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範基地,成為了全省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排頭兵、橋頭堡,是受人矚目的西南經濟重地。

  伴隨著今後更多數據中心在新區落戶投用,“數都貴安”的稱號呼之欲出,將為貴州乃至西南地區的經濟騰飛增添“助燃劑”。

  政策優勢:乘勢而上緊抓發展機遇

  冬日的貴安,百馬大道附近,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項目二期項目正有條不紊地推進建設,與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相隔不到百米的另外一座山頭,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已開工建設。與此同時,隨著“雲上貴州”蘋果iCloud投入使用,中國內地用戶存儲在iCloud的數據和信息也正式從美國搬遷到貴安新區。

  貴安新區設立時,實際上是“一張白紙”,沒有產業、沒有路網。要白手起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13年作為“大數據元年”,貴安新區大數據中心基礎框架也在那一年初步形成。當年7月,富士康決定在貴安新區投資建設第四代綠色產業園;2013年底,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相繼落戶貴安新區。

  2014年,貴州省從頂層設計和產業規劃上全面佈局大數據產業,《關於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若干政策的意見》《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規劃綱要(2014—2020年)》相繼出臺。同年6月,貴州省在國內率先成立大數據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設立了大數據產業發展辦公室、大數據產業發展中心和國有性質的雲上貴州大數據產業公司。同時,貴州鼓勵政府各部門將數據遷移到雲端,命名為“雲上貴州”,建立交通、環保、食藥、工業、電子政務、旅遊、電商7朵雲共41個業務系統。

  依託貴州“發展大數據”的戰略行動,貴安新區乘勢而上緊抓發展機遇。

  作為貴州實施大數據戰略的主戰場之一,貴安新區堅持“理念引領、集聚先行、應用主導、產業融合、協同發展”的思路,搶抓大數據產業發展給西部地區帶來的難得機遇,聚集資源要素、搶佔發展先機,以大數據產業培育、大數據平臺建設、大數據創新應用為抓手,滿腔熱情地迎接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推動新區轉型升級、帶動全省跨越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如今,這個曾經一片荒蕪的地方已經發展成為南方數據中心核心區、全國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全國大數據應用與創新示範區、大數據與服務貿易融合發展示範區、大數據雙創示範基地與大數據人才教育培訓基地,聚集了富士康、三大通信運營商(電信、移動、聯通)、中德西格姆等不少國內外知名企業。

  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貴安新區彙集了華為、蘋果、騰訊、富士康、FAST天文大數據中心等10多個大中型數據中心,形成了產業集聚優勢,還進一步吸引了中國人民銀行災備中心等大型數據中心落戶。

  基於此,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中心落戶建成投用,貴安新區正逐漸發展為中國“數谷”的重要組成部分。

平臺優勢:用好“金字招牌”增添發展活力

  在貴安新區,有一座小山十分出名,被形象稱之為“鵝廠”。

  今年4月,騰訊宣佈要在貴州“養鵝”的消息,引起了大量網友的關注。不過,挖山洞“養鵝”只是騰訊在愚人節和網友開的一個“玩笑”,真實的“鵝廠”位於貴州貴安新區,名叫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

  遠看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就像5個大山洞。總面積有4個足球場那麼大,房間的層高超過了60米,隧洞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未來,這裡將存放30萬臺服務器。

  為何讓騰訊如此青睞?因為貴安新區有優越的平臺優勢。

  2014年,國家工信部批覆同意貴州省創建全國第一個國家級貴陽·貴安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

  2015年,貴安新區獲批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試點地區,全力推進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申報工作;

  ……

  近年來,貴安新區積極踐行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的發展要求,用好國家批覆的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綠色數據中心試點等一批“金字招牌”,統籌數據中心佈局,致力於把貴安新區打造為產業體系基本健全、產業鏈條較為完備、創新能力較為突出、安全保障可靠有力的國家級數據內容中心、數據加工中心、數據服務中心及數據交換樞紐,進一步增強貴州以大數據產業為基礎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實力,促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綠色數據中心技術體系、創新與服務體系創建形成,構建試點數據中心節能環保指標監測體系,確立綠色數據中心標準和評價體系,進而成為國家試驗試點的代表區域。

  同時,貴安新區積極探索聚集大數據產業鏈發展新模式,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大數據全產業鏈發展的實施方案》《貴安新區數據中心產業發展研究報告》《貴安新區數據中心招商問答》《關於推動大數據產業由量變到質變跨越發展的實施方案》《推動與貴陽市產業差異化協同化發展實施方案》等,還完成了《美麗數谷·中國貴安》宣傳冊更新修訂,開展萬企融合、百企引領大行動,推動成立貴安新區大數據發展促進會,成功舉辦2019數博會貴安分會場系列活動,推進大數據產業集群發展。

  目前,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蘋果數據中心項目及電信、移動數據中心二期項目建設進展順利,聯通一期項目運行良好,富士康綠色隧道數據中心投入使用,新區數據中心服務器實際安裝22.5萬臺,簽約使用機架數1.12萬架,中科院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FAST天文大數據中心、超級計算中心和百度、阿里創新中心、貝格大數據等重大項目陸續落地,中國南方數據中心雛形初顯。

環境優勢:打造PUE數值國內最低

  走進中國電信雲計算貴州信息園數據中心機房,記者頓感一陣清風襲來。數據中心機房裡,機器在封閉的冷通道里運行。

  這清風何處而來?

  工作人員道出了其中的玄機。機房採用了封閉冷通道和水冷空調和智能新風系統保證機房的整體環境。當機器運行溫度高了以後,通道下方會向通道里送風,冷風將熱風送到旁邊的熱通道,保證機器良好運行,並有效減少空調耗電量。

  “得益於貴安新區得天獨厚的氣候,很多時候機房內都不用開空調,可以直接利用外面的空氣進行降溫,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新風系統,板式換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雲計算貴州信息園市場拓展部總經理伍丁說。

  數據中心設備十分精密,對於環境的要求比較高。新區利用自身優勢資源建成綠色環保、低成本、高效率的南方數據中心,為全國數據中心發展佈局起到一定的示範作用。

  據悉,新區自然環境優勢突出,山地面積超90%,是貴州罕見的地勢平坦地帶,氣候涼爽、地質穩定,具有氣溫常年涼爽恆定、紫外線輻射少等自然稟賦,夏季平均氣溫22.2攝氏度,全年平均氣溫14.2攝氏度,空氣質量指數(AQI)優良率達97.12%,無論是在溫度、空氣質量等方面都十分適宜設備操作,這對於建設耗能巨大的數據中心無疑具有明顯優勢。

  其次,新區地質結構穩定,地震、颱風等災害較為罕見,擁有豐富的電力、水力以及新能源,且能源結構適宜,又作為西電東送的主要省份,電力資源、水資源極為豐富,不但可以為數據中心企業提供穩定的電力支持和水冷支持,而且還具備一定的價格優勢。

  不僅如此,以全國數據中心低標準10萬臺服務器來計算,每小時耗電量10萬度,每天消耗240萬度,按工業平均電價0.5元/度來計算,氣溫每降低1度,每天可節約9.6萬元。同樣標準的數據中心,相比其他地方,在貴安新區每天可節約45萬元,一年可以節約1.65億元。

  “無論從自然環境還是能源資源來說,貴安新區都是中國南方最適合建設數據中心的地方,我們數據中心的PUE值最低能達到1.1以下。”貴安新區大數據辦副主任汪軍說。

  建設綠色數據中心最核心的指標就是PUE,是指數據中心用電效率,PUE=設備總用電量/IT設備用電量設備總用電量,PUE假設的最完美值是1。國外運作較好的數據中心PUE值約在2左右,國內的數據中心PUE值基本在2.5左右,而貴安新區的實測PUE值為1.39。PUE值越小,能耗越低。

  目前,中國電信在貴州信息園PUE值達到1.3,中國移動(貴州)大數據中心PUE值達到1.39,富士康綠色隧道數據中心充分利用了新區獨特的氣候和地貌,採用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PUE值可低至1.05,這在世界上已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發展優勢:帶動上中下游產業

  2017年6月,在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開工儀式上,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參加剪綵。

  “貴安新區在大數據領域的發展從無到有,收穫了很多成果和豐富經驗。我們相信,在未來,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有支撐並釋放騰訊自有大數據、雲計算方面的能力,能夠激活貴州乃至全國在雲計算領域的創造力和影響力,帶領產業轉型升級。騰訊將與貴安新區繼續深度合作,打造大數據產業的典型和標杆。”馬化騰說。

  無獨有偶,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也曾表示,十年前錯過了上海浦東新區,十年後絕對不要錯過貴州貴安新區。

  緊抓時代脈搏,利用大數據驅動產業聚集和升級,貴安新區以數據中心切入,構建大數據產業鏈,加速構建大數據生態體系,從而推動產業高端化的發展之路,這是貴安新區在大數據發展道路上的重要實踐與探索。

  在做好以數據中心、呼叫中心為中心的同時,貴安新區還不斷打造以大數據交易所為紐帶的大數據企業嘗試應用數據。

  近年來,貴安新區把發展大數據作為彎道取直、後發趕超的戰略引領,加快推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圍繞數據中心培育綠色高科技產業生態環境,不斷壯大大數據產業規模,突出數據中心產業聚集優勢,延伸產業鏈,深入挖掘數據資源潛力,激發市場創新創業活力,以產業發展全要素賦能,構築數據中心全產業生態,推動“端+屏+雲”全鏈融合,努力爭取數據中心資源聚集和上下游企業落戶,促大數據產業快速聚集,實現從單一的數據“倉庫”向多元的數據集中化運營基地轉變。如今,貴安新區正逐漸成為國際性、區域性、行業性數據集散地,邁向量變到質變跨越的新徵程。

  目前,新區吸引了白山、數據寶、百度(貴安)創新中心、貝格大數據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示範作用強、經濟效益好的數字經濟企業,初步形成了以軟件開發、數字加工、數字泛娛樂、互聯網電商和大數據孵化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同時,新區依託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貴安綜保區(電子園)等,引進培育了包含樂道科技、福愛電子、晶泰科,紐戴爾等龍頭企業,搭建了一批從單一的手機組裝到芯片研發和分銷、觸屏、數據線、檢測維修等智能終端產業鏈,在不斷補齊產業鏈的同時做優產業生態,推動價值鏈不斷向高端攀升,大數據產業鏈不斷趨於完善、大數據產業發展聚集成效不斷凸顯。

  天時、地利、人和,未來,貴安新區將緊握機遇、乘勢而上,勇立大數據時代潮頭,借大數據之力,全力推動大數據全產業鏈、全治理鏈、全服務鏈融合發展,竭盡全力為全省發展大數據產業提供“數字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