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書不但加速書法的死亡,而且將死的毫無尊嚴

我對畢加索的抽象畫是極其敬畏的,雖然我也看不懂,但我知道他很年輕時就把寫實畫到了極致,寫實畫到再像也終究有個頭,所以進而探索抽象水到渠成,因而我肯定是我的審美和藝術修養不夠。但我對很多現代抽象派嗤之以鼻,甚至懷疑他們的基本功,懷疑他們是欺世盜名。書法亦如是,你傳統功力登峰造極了,尋求突變,乃是大家,但現在多的只是為變而變。按如今的環境,書法其實是走下坡路的,如今的書家,文化學識對傳統思想的理解都是遠遠比不上古人的,即便你把王鏞等人吹上天,說什麼詩書畫印四絕,在古人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既然這些在古人面前不值一提,那麼獨在書法上突破的可能就更小,所以,奉勸當代書家,承認書法的變革已完,不要因變而變,你們沒這個能力,即便是康有為等人再世,也沒這個能力。看看康有為等提倡醜書的論調,無非就是“帖學已經太完善了,是個無法翻越的高峰,咱就另走一條路吧,自成一派,咱就是宗師。”這和康有為投機取巧的性格非常符合,但“走另一條路”並不一定是好路,也不一定能走到一個高峰,這個高峰也未必能超越帖學的高度。康有為多多少少還有點傳統文化的功底,所以他的碑學或醜書多少還有傳統的制約,到了現代,傳統文化日漸衰微,但那種“”越不過高山就隨便走一條路”的取巧性格卻被繼承發揚,所謂的大家開始放飛自我,隨便就自成一脈、開宗立派、變革創新。但把書法的尊嚴灑了一地。

任何事物都免不了產生髮展高潮衰退消亡的過程。其實即便書法和某些傳統文化到了衰退期,也是正常現象。這時不如守住傳統,不要輕易想著超越,哪怕只爬到古人高峰的一半,也是應該肯定的,也是像傳統致敬。這是最後的尊嚴,比把書法變成跳樑小醜要好的多!

醜書不但加速書法的死亡,而且將死的毫無尊嚴

丟了傳統,把書法引向浮躁功利,即便冠以探索突破的堂皇理由,也終究會貽笑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