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分享的孩子學英語的經歷:這樣學英語,才能更有效

在學習英語的道路上,

我們這代人用盡了洪荒之力,

把英語四六級考下來

出了國門還是聽不懂!

很多中國媽媽少年時代學英語的辛酸歷程可以書寫一部史劇了!

為什麼學習英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應試教育,讓很多孩子為學習而學習,應付考試成為了大多數孩子在接受教育中最重要的事情,而學習英語自然對孩子來講也變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一位媽媽分享的孩子學英語的經歷:這樣學英語,才能更有效

那為什麼我們天生就會母語?

讓我們來看看一個人的母語學習過程:

『10個月時,開始意識聽到聲音』

『1歲開始意識到語言與事物的聯繫』

『1歲半隻會說單個的名詞』

『3歲左右完全學會了說話』

『6歲開始簡單的閱讀、識字』

『10歲開始簡單的寫作』

首先大量聽,然後自然說,接著識字、認字,最後寫作,這就是母語學習的過程!

母語學習成果:短短兩年多就能熟練交流,自然輕鬆、不知不覺中就學會,聽、說、讀、寫全面攻破,一旦掌握,終身不忘。因此,學母語,三歲前根本不用教,自然就會說了......

其實,長這麼大,除了國語,我們或多或少會說幾種語言,比如說,方言。這是不用任何人教就會說的語種,說得不比國語差。所以,很誠實的告訴大家,學英語找對方法了也沒那麼難!

今天給大家講講我們家孩子學習英語的經歷:

一位媽媽分享的孩子學英語的經歷:這樣學英語,才能更有效

一、剛開始對英語絲毫不感興趣

我們家悅恩,今年7歲,剛上一年級,就讀的學校一年級開始有英語課了,這是對悅恩來說,完全陌生的語言,雖然自己考過四六級,但對於教小孩學英語也是非常炸毛,根本白費心機,在女兒面前就是個小白。我們家非常重視孩子的成長教育,幼兒園那時就給她買了很多兒童故事書籍,睡前也會讀一些英文繪本,她都不感興趣,英語幾乎是零基礎。

試過很多方法,但終究還是跟大多數家長一樣,失敗了。看著比人家的孩子張口就能說一口簡單的英語,而自己的孩子卻絲毫不感興趣,做媽媽的還是有點心塞。但是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不能急躁,靜下心來,百般試錯,終於找到對孩子有成效的辦法

1.[圖片聲音聯想法]

一位媽媽分享的孩子學英語的經歷:這樣學英語,才能更有效

聯想記憶,是利用識記對象與客觀現實的聯繫、已知與未知的聯繫、材料內部各部分之間的聯繫來記憶的方法。把記憶的材料與自己體驗過的事物連結起來,記憶效果就好。因此我利用一組圖片,讓孩子與對應的英文建立連接,既能夠讓孩子認識事物,也能夠讓孩子學習英語。

2.[趣味闖關,喚起興趣

將學習英語與闖關遊戲相結合,不知不覺喚起孩子的興趣。剛開始闖關時,悅恩也會覺得有點困難,兩天以後,她終於適應了靠猜測闖關的方式,慢慢漸入佳境。雖然現在遇到新內容時,悅恩還是需要闖上兩三次才能過關,但通過猜測和後面中文的印證,在腦海裡將聲音和圖片建立鏈接也不再是一件難事。

聽得多了,悅恩偶爾在無意識中也開始輸出,前兩天傍晚,她還對我說:“I am hungry。”

3.[重複記憶,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因為一組圖片的重複率很高,句型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個,悅恩已經爛熟於心,看到圖片聽著錄音立刻就能做出判斷——不需要經過翻譯成中文這一步驟了。現在每關聽20多個句子拿100分已經是So Easy。

孩子是覺得太簡單了,但成功率高了人就有自信,有了自信就能堅持下去。而在這個磨耳朵的過程中,一些基本的生活單詞、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單數、複數的變化,就潛移默化中植入悅恩的大腦裡。

一位媽媽分享的孩子學英語的經歷:這樣學英語,才能更有效

二、現在每天主動花20分鐘學習

採用上面的方法以後,孩子的的學習興趣有了明顯的提升。現在悅恩每天闖8關,一週堅持七天,大概一年就可以學完第一級的課程。因此,自從採用這種方法之後,悅恩每天晚上做完所有的作業、上完舞蹈、彈琴等興趣課程,就會花20分鐘的時間闖上8關。

這個習慣慢慢保持下來,成為悅恩每天必須完成的功課。這個暑假全家到海邊度假一週,回來以後,她每天的闖關次數增加到16關,用一週的時間,把落下的課程全補了回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能很多媽媽好奇,我是如何總結的這一套方法,並且能夠讓孩子有興趣堅持下來。其實是一次試學的機會,接觸了貝躍英語。我非常贊成磨耳朵的重要性,也很認同他們這種細水長流的教育思維這也是為什麼在接觸大思英語網絡課程之後,我毫不猶豫的報名,而且孩子毫不費力地堅持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