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建个"科学谷"!一谷定鼎西重庆

金庸《天龙八部》中,"北乔峰、南慕容"这句话流传甚广,指的是当时两大高手乔峰与慕容复的江湖地位。

重庆的经济发展中,五年后也必有一个格局广为人知,"北有仙桃数据谷、西有科学谷"。

众所周知,重庆的发展将有两翼推进:

向北,是两江新区。其中,作为大数据产业高地的重庆仙桃数据谷,近年来声名鹊起,已是北重庆无可替代的发展核心。

向西,是升级后的高新区。其中,科学城无疑是高新区的发展核心。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招标公告,对重庆科学城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园(科学谷)工程招标,该项目是重庆高新区升级后第一批电子信息产业楼宇,总建设工期暂定60个月。

这是"科学谷"首次曝光,也是北、西两"谷"并立格局的伊始。有仙桃数据谷带动区域腾飞的珠玉在前,西重庆因"科学谷"而生的区域发展机会已到。

五年建个


科学城升级,举全市之力建设

先界定一下概念:

高新区,是重庆发展西翼;

科学城,是高新区的发展核心。

科学谷,是科学城的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园。

三个概念,层次分明,各有更新。更新中最引人瞩目的,则是在4月13日,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在此次会议上,重庆科学城首次被定名为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市委书记陈敏尔在会议上强调:要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不断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这是自2018年11月《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科学城概念以来,科学城的再次升级。

在此背景下,科学城启动其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园(科学谷)的工程招标,招标信息对"科学谷"的描述,是打造重庆"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总部"。

10年前,两江新区成立时,重庆举全市之力"向北"拓展,成就重庆制造之翼。10年后,重庆向西,大手笔接连不断,科学城无疑正是重庆创新之翼的主力担当。


系列项目启动,科学城格局初显

"科学谷"工程招标启动,并非孤立事件。

早在去年12月24日,重庆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期间,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在解读高新区未来发展时介绍,2020年将启动科学会堂、科学大道、科学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科学城。

几个月后,随着系列重大项目启动,科学城格局初显:

3月20日重庆日报消息,科学大道已开建。作为科学城交通大动脉,科学大道规划66公里,从北碚直达江津,建成后将南北贯通西部槽谷地带。其中,核心段28.6公里,建设起止年限2020—2023年。

科学会堂与科学公园启动概念设计论证后,新消息尚未披露,"科学谷"率先发布了工程招标:该项目占地面积约885亩,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包括研发总部楼、孵化平台、中试研发楼、商务办公楼、高端酒店等超大型电子类综合项目。

"科学谷"未来重点入驻的,包括高端电子产品、软硬件开发、前沿材料、信息集成、高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研发企业。

按"科学谷"定位,主要培育的融合创新产业,这与布局大数据产业的仙桃数据谷定位迥异。


科学城契机,"产+学+研+城"高地

重庆要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科学城,对区域来说,无疑将成为重庆唯有的"产+学+研+城"高地。

这个趋势很容易判定。

在产业方面,且不论"科学谷"未来入驻企业的强大动力,即便是目前位于科学城腹地的西永等地,早已奠定了雄厚产业基础。其中,西永目前已入驻的400余家世界五百强及配套厂商企业,是科学城的重要依托。2019年,西永新签约招商项目113个,百亿级项目3个,其中不乏英业达个人计算机研发中心、SK海力士研发中心、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等大型研发机构。

"学+研",科学城的优势更为明显。科学城内聚集了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近日,重庆同意建立科学城校地联席会议制度,以推动校地合作共同引进培育和建设大科学装置、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和研发机构。

产城快速融合,使西永组团已日趋成熟。西永组团近两年也连续位居重庆住宅成交量榜首,涌现出了"文旅城"、"西永九号"等一批网红标杆项目,而重庆高新区科学城高标准、高起点的定位,必然驱使着住宅建设朝更高方向发展。如何为大量高素质人才提供安居乐业的空间,居住智慧化应是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近年来,重庆迅速发展的并不仅是经济,智慧小区建设也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重庆就批准了全国首个智慧小区评价标准。像"西永九号"在内的诸多标杆项目,智慧安防、智慧园区管理等已属于标配,并在此基础上融入智慧物业、智慧社区服务等内容。


目前【西永九号】一组团套内97-111㎡墅境洋房新品将于"五一节"推售,而其最为期待的二组团智慧小区,套内68-82㎡高层2.0升级版产品也将会在今年上半年内首次公开面市。

五年建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