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锦衣卫发明的“弹琵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酷刑?

“弹琵琶”衍生自大明,盛行于满清,所受此刑者,均受尽苦楚,呼天不应,叫地不灵,只求速死!

此刑缘起于东厂,由锦衣卫“发扬光大”,时东厂所设刑具之多,酷刑之毒,实令人胆颤心跳。凡被锦衣卫拿办之人,只求速速早死,也免的遭受人间最痛苦之刑罚。

明代锦衣卫发明的“弹琵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酷刑?

《明史》卷七十三《刑法志》曾记载此法:“其最酷者曰琵琶,施刑之时,百骨尽脱,汗如雨下,死而复生,如是者二三次,荼酷之下,何狱不成。”每次用刑下来,囚犯哀声震壁,血肉溃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惨毒难言。

区区数十字便以令人发瘆,更何况受刑之人。这种刑罚操作过程很简单,但却行之有效。只需将犯人仰面按到与地,褪去衣衫,牢固其手足,而后取利刃或锐器在其胸前肋条部位来回上下波动即可,以肋条做琴弦,以刀尖做弹波,不需几下,便皮开肉绽,令人求生不得求死不得,任你是钢筋铁骨,铮铮硬汉也会叫苦连天、残嚎不止,赠其美名“弹琵琶”!

明代锦衣卫发明的“弹琵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酷刑?

以此可见明朝诏狱之黑暗,爪牙之狠毒,刑罚之残酷,绝非人类所能想象。所以,当一个人下到诏狱之中,不需打你,只需要你看看那些刑具,观一观行刑过程和受刑者的痛苦,就可让你魂飞魄散,能救自己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能从诏狱转送三法司,一条是想法速死,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