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評論 | 做好預判、預調,引導五一假期旅遊平穩重啟

封面評論 | 做好預判、預調,引導五一假期旅遊平穩重啟

□蔣璟璟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新冠肺炎防控的科學知識普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對於大部分近期沒有病例報告的地區,旅行還是比較安全的,但是目前每日仍有新增境外輸入病例或者本土病例,我們要保持警惕,要意識到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對於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這些高危人群,不建議出行旅遊。(北京青年報)

眾所周知,今年五一小長假情況特殊。一方面,其是自2008年國務院對法定假期進行調整以後第一個有5天假期的五一節;另一方面疫情警報尚未完全解除,“小長假怎麼過”變得更為糾結、更為複雜。

也就是在最近,相關在線旅行平臺數據顯示,旅客預訂機票量一直大幅遞增。這最直觀表明,公眾的出行、出遊意願強烈,並且已經實打實地開始安排行程。事實上,得益於疫情防控的積極進展,如今旅遊業的平穩重啟具備了一定的條件,但是註定還是無法承受“爆發式遊客人流”,景點承載量與過去常態水準尚不可同日而語。

若無充分的預判、預調,那麼部分景點在五一期間承壓將是大概率事件。前不久,清明假期期間黃山被遊客擠爆,“遊人大量集聚”讓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有此教訓在前,各地關於五一假期旅遊事項的安排,必須再早一點、再細一點。之於此,應該說不乏成功經驗和成熟技術工具。比如說,採取更徹底的預約制,打造完全的“無接觸景區”。此外,還可以根據機票、動車票的預定大數據實時預估人流從而及時發出預警……只有籌劃在前,預案在先,才可實現五一假期防疫和旅遊重啟的兼顧統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