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輔:國之柱臣,寵幸優渥

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後,對張輔這樣先帝留下來的柱國大臣恩寵有加,命其掌中軍都督府事務,進封為太師,並支給二職的俸祿。不久又命張輔所受的太師俸祿到北京倉支給。當時百官的俸米都到南京支取,此舉是給張輔的特恩。

太宗文皇帝喪期滿二十七日時,朱高熾戴素冠、穿麻衣臨朝,而群臣都已改為吉服,只有張輔和大學士楊士奇仍然穿戴著孝福。朱高熾感嘆道:"張輔是員武臣,而他知禮則超過了六卿。"從此更加敬重他。不久又命他掌管經筵事務,監修《明太宗實錄》,接過了本來應由文官承擔的工作。

張輔:國之柱臣,寵幸優渥


二十年來,漢王朱高旭一直都想謀奪太子和皇帝大位,後因犯法被朱棣下令軟禁在山東樂安州。明仁宗即位後也沒有拿這位老弟怎麼樣。但朱高旭卻不思悔改,一直暗地裡招兵買馬,圖謀奪位。在朱高熾逝世時,朱高旭曾試圖截殺北上繼位的太子朱瞻基,卻沒有成功,真可謂是矢志不移。

到了宣德元年,朱高旭終於決定效法其父行"靖難"之事,起兵造反。可惜他的能力連他父皇的一個零頭都達不到,而當年的建文帝如果有朱瞻基這位"好聖孫"的才能和頭腦,也很難被叔叔打敗的。

張輔是很清楚這一點的,因此十分看不起朱高旭,抓到了朱高旭密謀反叛的奸細,並在廷議時向宣宗保證,自己只帶二萬軍隊便可以討平叛逆。

張輔:國之柱臣,寵幸優渥


宣宗欲先派薛祿前往征討,而大學士楊榮勸宣宗御駕親征,可收奇效。於是皇帝拒絕了張輔的提議,讓他跟隨自己率領大軍,前往樂安平定了朱高旭叛亂。事後,朱瞻基加張輔的祿米三百石,張輔在朝中和軍中的地位也更加地尊貴起來。


唯一令張輔不滿的是,宣宗鑑於對交趾的統治耗費了朝廷的大量人力物力,決定放棄這裡,同意冊封其為藩屬國。張輔看著自己多年來的努力付諸東流,也是無可奈何。

張輔:國之柱臣,寵幸優渥


仁宣之治是歷史上媲美漢初"文景之治"的太平年代,皇帝賢明且善待大臣。都御史顧佐請保全功臣,朱瞻基因此下詔解除張輔都督府的職務,朝夕在左右侍奉,謀劃軍國重事,進升為光祿大夫、左柱國,逢初一和十五上朝,可以說是武將能夠得到的最高的待遇了。

可惜宣宗也是英年早逝,留下年僅9歲的英宗繼位。張輔加號翊連佐理功臣,依舊掌經筵、監修實錄,待遇依舊優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