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主席質疑中概股財報和信披質量!影響有多大?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傑伊?克萊頓(Jay Clayton)日前有關“近期在調整倉位時,不要將資金投入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的言論引發市場關注。

有觀點稱,SEC主席這一言論或與近期集中爆發的中概股業績被質疑,以及瑞幸自曝數據作假有直接關係。今年1月31日,渾水研究稱收到一份關於瑞幸咖啡的匿名做空報告,認為該報告內容屬實,在其官方平臺發佈。做空報告發布後,瑞幸咖啡審計方安永遲遲未在年報上簽字。4月2日,瑞幸咖啡承認財務造假,偽造銷售額達到22億元,相當於2019年瑞幸前三季度銷售額的一半左右。

中證君梳理發現,今年4月21日、2月19日,SEC均發佈聲明,對中概股的財務報告及信息披露質量等進行了風險提示。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美股市場,中國企業難免出現“水土不服”,但真金不怕火煉,優化企業自身的質素是中國企業成功赴海外上市的關鍵點。

SEC頻頻“點名”中概股

當地時間4月22日,SEC主席在接受電視採訪時指出了中概股的投資風險。事實上,梳理公開信息可以發現,這已經不是SEC第一次“點名”中概股了。

SEC於此前一日便發表聲明,提醒美國境內投資者在投資總部位於新興市場或在新興市場有重大業務的公司時,注意財務報告及信息披露質量的風險;還指出,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在獲取對在美上市中國公司進行審計所需的基礎工作文件方面能力有限。

當地時間今年2月19日,SEC發佈聲明稱,基於PCAOB在中國的檢查工作受到限制,美國證監會正在向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施壓,以確保其仔細審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管理和披露風險情況。

不過,傑伊?克萊頓也曾表示,“如果上市公司因疫情導致業務受擾,無法按計劃向SEC提交經正常審核的信息披露文件,SEC將給予一定靈活性。”

而早在2018年12月,SEC和PCAOB就曾發佈聯合聲明,由於法律制度等原因,監管機構在監督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的財務報告方面面臨重大挑戰,未來對於在審計底稿獲取方面存在障礙的公司,可能會要求進一步的信息披露或限制其再度融資。

或倒逼中國公司上市地多元化

綜合而言,SEC頻頻“點名”中概股的原因集中於財務及信息披露上。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企業“出海”難免水土不服,SEC此舉或倒逼中國企業上市地區的多元化。

國際律師事務所貝克·麥堅時北京代表處合夥人王航律師接受中證君採訪時表示,"SEC近期對中概股的態度預計至少在可見的未來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公司赴美上市融資的積極性。他們不得不考慮在SEC和美國市場對中概股財務信息披露質量從整體上表示關注的大環境下,是否還能夠得到美國投資人的青睞和信任。不排除中國公司在考慮境外融資時,在上市地的選擇上會更加多元化。"

海通證券指出,由於中概股公司的經營活動大多在國內,海外市場的投資者對中概股公司的經營環境和經營模式理解不足,對中概股估值構成天然的屏障。中概股迴歸A股後往往更易獲得國內投資者的充分重視和青睞,短期內容易成為市場熱點。在較為陌生的美股市場中,中概股公司不僅要支付高昂的上市年費、信息披露費用、法律顧問和審計費用等維持上市地位的費用,同時還要應對美國做空機構的狙擊和SEC的嚴格監管,相比之下回歸A股市場後的環境對於中概股公司而言更加友好。

“真金不怕火煉”

業內人士看來,“真金不怕火煉”,SEC此類聲明對中概股和擬赴海外上市企業影響不大。

史密夫斐爾律師事務所北京辦公室管理合夥人鄒兆麟對中證君表示,近十多年來,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全是民營企業。只要美國有投資者,上市時間快,門檻寬鬆,易於集資,股份定價高,民營企業家便趨之若鶩。此外,美國投資者(大部份都是專業機構投資者)對此等聲明也不會有大反應,原因是專業機構投資者其實一早已知悉聲明中所述的風險的可能性(這些風險也不是現在才有),他們內部早已有判斷。

“如果說影響,應該會是上市團隊(如投資銀行,會計師,律師)在籌備上市過程中,工作會做得更審慎仔細而已。這只是工作層面的問題,不影響赴海外上市的大方向。”鄒兆麟指出。

鄒兆麟還表示,對於中概股和擬赴海外上市企業,優化企業自身的質素是關鍵點,"真金不怕火煉",優質的公司自然會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除業務外,有意赴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應預早作籌備,建立有效的內控措施以避免制度上的盲點,文化上強調企業誠信以防止人為的誤差。對企業來說,這些都是投資,若能使內控和法律專家提前介入協助,則能加強企業的安全性。此外,提升企業形象和透明度,與及投資者關係的維護也會是赴海外上市工作上需加強的重點。”鄒兆麟指出。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