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有真相(二)流傳廣未必是真相,常識未必就是科學

一直以來,我們都都被一些廣為流傳的科學常識深信不疑,其實很多時候,真相併非你想象中那樣。上文給大家介紹了一些教科書裡的科學誤區,今天再給大家介紹一下課外的常識誤區。

太空並非真空,也不是沒有引力

很多人認為太空是真空的,聲音無法傳播,太空也沒有引力影響。事實恰恰相反,人在外太空仍然會受到地心引力或者其它星系引力的影響,而且還不小。大家肯定要問既然有引力為什麼宇航員和衛星還能漂浮在太空中呢?其實,宇航員或衛星之所以看上好像懸浮太空中是因為他們受到了地心引力的作用,從而慢慢向地球方向墜落,為了避免這股下墜的力量,衛星必須橫向運動,這樣產生的離心力就能抵消引力。


科學有真相(二)流傳廣未必是真相,常識未必就是科學

宇航員其實是在圍繞地球旋轉


同理,我們的火星探測器、旅行者一號等等宇宙探測裝置之所以能飛那麼遠,並非只是靠慣性飛行,而是靠各大行星之間的“引力彈弓”在做引力的彈射飛行,相信大家看了電影《流浪地球》會有所瞭解。


科學有真相(二)流傳廣未必是真相,常識未必就是科學

卡西尼探測器所利用木星引力彈弓做加速示意圖


從整體上來看,宇宙當中雖然絕大部分區域是沒有空氣存在,但是依舊有少數區域是存在空氣的,所以科學家,最終定義道,如果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宇宙其實並不是一個完全真空的環境,而是相對真空的環境,所以這樣就可以說明在宇宙中聲音是可以進行傳播的,只不過傳播的聲音分貝非常小,而且人類的聽力感受器是感受不到這種聲音的。

凍死的人死前感覺並不冷,還很熱

不知道大家是否關注過那些被凍死的人,大部人死前會掙扎著脫掉身上僅有的遮蔽衣物,而且死之前會是一副笑臉,走的很安詳。


科學有真相(二)流傳廣未必是真相,常識未必就是科學

凍死的人大多脫掉衣物並且面帶笑容


主要是他們在瀕臨死亡之前,身體給他們傳達了一個錯誤的信息,被大腦欺騙了。科學家給出了一些解釋,就是在那種冰冷的壞境中,人的身體末梢的血管會加速收縮,收縮的原因就是把身體的血液彙集在一起,為身體最主要的器官供血,以此來延長生命。但是如果在這種環境下呆很長時間,這些血液又會流向各個地方,血液的流動會讓人感覺到身體在發熱,實際上並不是,這只是一種錯覺,但是受凍的人在那種情況下已經無法控制自己的意識,就會脫掉衣服,時間一長肯定就會被凍死了。大腦這個時候就會發出一些錯誤的信號,比如說讓你覺得自己的身體一點都不冷,覺得自己是在發熱的,就好比我們平時發燒總會覺得冷,但實際上身體已經開始冒汗了是一樣的原理,所以挨凍的人在那種情況下也會把自己的衣服給脫下來。

汗水並不臭

許多人以為,出汗多就會有臭味,其實兩者並不相關。汗是汗腺分泌的一種稀淡液,其中水分佔99%,其餘的是氯化鈉、鉀、硫、尿素等。汗液本身並沒有氣味,只是當汗液與皮膚表面的細菌混合後,才會產生臭味。身體某些部位,如腋窩、腳部、腹股等,細菌容易積聚,汗腺較多、汗液亦較難蒸發,因此氣味更濃烈些。


科學有真相(二)流傳廣未必是真相,常識未必就是科學

小汗腺汗液中的成分與血漿相似,除了水分外,還含有電解質


汗水本來是聞上去無味的,但是,如果流了汗不及時洗去,皮膚經常處在潮溼的狀態,加有體表總有脫落的上皮細胞等有機物,有利於細菌生長,從而產生汗臭味。文靜的女孩喜歡乾淨,出了汗很快就洗掉了,就不會產生汗臭味;而幹粗活的男人,大都不講衛生,出汗又多,又幾天也不換衣服,一身臭汗味。

這就是為什麼女孩子的汗是“體香”,而男人大多是“臭男人”的原因。


科學有真相(二)流傳廣未必是真相,常識未必就是科學

女孩子大多有“體香”


人類只利用了大腦的十分之一是謬傳

在廣告宣傳和大宗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我們的大腦只利用了10%”這一說法一直深入人心,還有傳言愛因斯坦這個絕頂聰明人的大腦只開發了13%,人們禁不住去想假如愛因斯坦大腦全部開發會怎麼樣呢?會有超能力嗎?


科學有真相(二)流傳廣未必是真相,常識未必就是科學

人類大腦真的只開發了10%嗎?


關於“10%”說法的起源,是卡爾.斯奔策.拉什雷在1920-1930開始的,拉什雷將老鼠大腦皮層的很大一部分摘除,發現依 然具有走迷宮和進行視覺辨別測驗的能力。可是讓人們疑惑的是拉什雷的老鼠可以完成簡單任務,但可能已喪失了完成複雜任務的能力。但是大腦只開發了10%,這一謠言還是很快就流行開來了,還一發不可收拾。

X光掃描、磁共振等等,都己清楚地顯示,大腦的大部分區域不是處於潛伏狀態的。雖然一些比較簡單的活動可 能一次只需要使用大腦極小部分,但 是那些非常複雜的活動或思考模式卻需要使用大腦的很大一部分。例如,吃東西, 看電視或者讀書,你只需要使用大腦 一些特殊的功能就可以完成。然而,大腦的所有部分在一整天不同的活動中可能都會被用到。

其次,從進化的觀點看,大腦不可能進化出90%無用的部分。如果大個的大腦沒有優勢,它就不可能這樣進化。

動物有第六感能預知災害

每次地震或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發生之前,最常見的異動就是動物會出現反常行為,如大規模遷徙、水裡生物跑岸上、集體自殺等等從而讓大家覺得動物有第六感,可以預知災害的發生。


科學有真相(二)流傳廣未必是真相,常識未必就是科學

唐山大地震前動物已經表現出異常


科學有真相(二)流傳廣未必是真相,常識未必就是科學

自然災害前動物的異常反應


說動物擁有神秘的第六感,可以預知自然災害,其實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動物會在災害前產生異常行為是因為它們敏銳的嗅覺、聽覺以及其它感覺器官首先接收到了來自地心或者自然的強烈干擾,我們知道無論是地震還是火山爆發,在地球內部早就出現了反常,如板塊的運動、火山熔岩的湧動等等,這些聲音或者發射的電磁信號能被感覺敏銳的動物捕捉到,產生不適從而根據強烈的本能四散逃逸,有的信息甚至會讓動物難以忍受導致自殺行為或者逃離水底上岸等等。即便如此,動物們還是常常會在自然災害中喪生。

所以動物並沒有可以預知災害的第六感,而是敏銳的感覺器官給它們造成了不適從而逃離的。



昨天給大家科普了一些教科書上的科學誤區,今天繼續給大家科普一些常識性誤區,如果大家還有興趣,明天給大家科普一些有深度的科學誤區,大家的持續關注是創作動力的來源,謝謝。

#科學V計劃##科學有真相##科普一下##我來科普#

本文參加【科學V計劃】,內容為作者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