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退休5年按300%繳納社保,養老金高達10000元?搞懂這點再決定

很多人對於養老保險的繳納都有一個美麗的誤解,認為只要在養老保險繳納的最後5年按300%繳納或者是轉成單位繳納,等到退休後養老金就會很多。會增加,但影響不太大。就好比一名考生,平時不用工,快考試時臨時抱佛腳,就算天資再高,再聰明也好,分數增加的可能性遠遠不及一個學習穩定的學生。

所以說最後5年按300%繳納養老保險只是一個美麗的誤解。不過也不是不會增加,只不過從投資收益比角度來說不划算

距退休5年按300%繳納社保,養老金高達10000元?搞懂這點再決定


哪些是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

經常聽到一些人抱怨,養老保險交滿15年,退休後養老金還足600元這也太少了,比當地的最低工資還低。

那什麼才是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呢?

養老金的高低,主要取決於繳納年限、繳納基數、個人賬戶餘額、以及退休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等因素的影響。這個在《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可以找到。

  • 繳納年限:累計繳納年限滿15年,這個是最低年限標準。
  • 繳納基數:對於在職員工來說,繳納基數則是根據員工本人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而得。不過這個也不是無限的下降和上漲的,為了保護勞動者和單位的權益不受侵害,每年各地區都會根據根據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給社保設置上限和下限的,不過這個由於各地區的經濟情況不一,所以也並未統一。
  • 個人賬戶餘額。它可是直接影響個人養老金有多少的決定性因素,可說繳納的越高,個人賬戶的餘額也就越高,反之亦然。所以說繳納基數同樣也關係到個人賬戶餘額的多少,
  • 退休當地社會平均工資。這個嗎?即影響退休前的繳費標準,同樣也影響到退休後的養老金有多少。

所以說距退休5年按300%繳納,只是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其中一個因素。想要獲得較高的收益,繳納的年限、繳納的基數也是很重要的,而這正是我國在養老金上一直秉承著“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

距退休5年按300%繳納社保,養老金高達10000元?搞懂這點再決定

按300%繳納提高哪些呢?

養老保險實行的是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構成模式,也就是無論是通過單位繳納還是以靈活就業形式參保,都是按8%的比例劃入到個人賬戶的。

與之對應的則是養老金賬戶,分別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如果按300%繳納的話,這兩個賬戶也會相應而提高的。

距退休5年按300%繳納社保,養老金高達10000元?搞懂這點再決定

  • 提高基礎養老金裡的繳費平均指數。比如前10年按60%繳納,後5年按300%繳納的話,前十年的平均繳費指數是0.6,後5年指數為3。按15年平均計算的話,那就是1.4。比0.6高出2倍多。
  • 提高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餘額。上面提到過養老金多少取決於個人賬戶的多少。如果提高養老保險比例的話,也就意味著個人賬戶的餘額會增加,自然退休時領的養老金也就會多一些。
距退休5年按300%繳納社保,養老金高達10000元?搞懂這點再決定

按300%繳納,從投資收益率來說不划算

對於以靈活就業形式繳納的自由職業者來說,前面已經提到過了無論何種方式進行參保,劃入到個人賬戶的餘額都是根據8%,也就是說雖然保費都是個人全部承擔,但並不是所有的劃入到個人賬戶的。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瞭解到最後5年按300%是不划算的,小編舉個例子和大家說明一下。

1.按60%繳納費用為8000元/年的話,劃入個人賬戶的錢是3200元,5年個人賬戶總額為16000元。個人養老金大約在115元(16000÷139計發月數)
2.按300%養老保險費,費用是15000元/年的話,按8%劃入到個人賬戶的錢是6000元,繳納5年後可獲得個人養老金215元,比60%繳納多出100元錢。

還按上面的例子來說,5年總保費為7.5萬元,這其中有4.5萬元是計入到統籌基金裡,也就意味這筆錢不屬於你。如果繼續按60%繳納,剩下的錢自已留著會怎麼樣呢?每個月可以自由支取251元。(15000-8000)*5/139=251元。

距退休5年按300%繳納社保,養老金高達10000元?搞懂這點再決定

綜上所述:對於個人以靈活就業形式繳納社保來說,距退休5年按300%繳納,養老金會提高,但整體來說不划算。如果想要獲得高收益的話自然前期的投入也是不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