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工後想回原來的公司,但被老闆委婉拒絕。為何這麼難?

小A是我之前的同事。兩天前突然聯繫我,說想回原來公司上班。雖然他覺得以他的能力,回去上班問題應該不大。但是去之前他還是想先聽聽我的意見。可能他覺得我和老闆之前接觸比較多,應該比較瞭解老闆…

由於當前經濟環境不好,就業形勢嚴峻。我建議他不妨再找找以前還在職的同事,瞭解清楚後再給老闆打個電話。儘量不要直接去公司找老闆。一來減少奔波,二來避免可能被拒絕後的尷尬…

可能因為比較著急,小A並沒有花時間去了解情況,當晚便給老闆打了電話…結果老闆在電話裡拒絕了小A的請求。原因是公司目前訂單下滑很厲害,面臨著降薪和裁員。已不能再進人了。說讓他先等完這個月…看情況好轉後再過來安排。

聽到這些,我已明白,小A回去工作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但為了安撫他,我說不妨先找找其它機會,不用白等。一個月後說不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辭工後想回原來的公司,但被老闆委婉拒絕。為何這麼難?

今年的就業形勢確實是很不理想。許多公司面臨著降薪和裁員。像小A這樣有回原公司上班打算的人其實不少。儘管人們常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但是當面對巨大生活壓力的時候,“先就業再擇業”是一種理性的做法。就如同疫情之下,我們首要考慮的應當是人的生命。只有先保住生命,才能有機會再談人權和尊嚴。“吃回頭草”行為本身並無毛病。

但是在尋找“再續前緣”機會的時候,能否避免被拒絕的尷尬呢?我想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辭工後想回原來的公司,但被老闆委婉拒絕。為何這麼難?

首先,心態一定要調整好。凡是主動申請從公司離開的人,往往都會有一種心理優勢。那就是感覺“我對公司是的的確確有用之人,我的離開是公司的損失”。也許在離開公司之前,上級或是老闆曾對說過“公司的大門隨時為你敞開”,“太可惜了,以後有機會請一定要回來”,“如果那家公司不適合,請馬上回來”等等諸如此類的話。我們雖然不能將這些全部歸於客套話,但也不能百分百當真。此一時彼一時,環境已經發生很大的改變,不能一直沉緬於當時離職時的狀態。上面案例中小A的尷尬,一方面是由於太過自信,另一方面也是輕信了離職時老闆的承諾。我們不能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去面對曾經的老闆和同事,而是應該以一個求職者心態來爭取機會,儘量做到不卑不亢。

辭工後想回原來的公司,但被老闆委婉拒絕。為何這麼難?

其次,一定要善用人脈資源,掌握足夠多的信息。要通過人脈資源瞭解前公司的經營狀態,崗位空缺等。最好是直接找對口崗位的信息。只有弄清楚這些,你才能進行最基本的判斷,至少不會陷入“鑽進一家正在裁員公司的尷尬”。有些情商高的人通過人脈甚至能獲得老闆對各個崗位的評價,不滿意的方面等…

辭工後想回原來的公司,但被老闆委婉拒絕。為何這麼難?

再次,當考慮清楚,下定決心想要回頭的時候。一定要預先準備好說辭,並找恰當的時機。我不建議那種貿然突然登門拜訪的模式,留給雙方轉寰的空間都比較小。要試著創造機會,譬如可以過節的時候先給老闆發個短信問候一下,或是點評下老闆的朋友圈等…

最近感嘆工作難找的朋友很多。希望我的建議能給大家一些啟發和幫助。環境不好的時候大家互相勉勵,共赴時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