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導讀: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有著20年烙餅經驗的師傅告訴我,烙餅有很多講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出讓人喜歡吃的餅,最重要的還是帶著心去做。當然了,一個好的態度讓你事半功倍,一個好的方法步驟影響整個過程。

優質的烙餅,表皮金黃誘人,米香四溢。在牙齒接觸到烙餅表面的時候能明顯感受到它的酥脆,更深入就能感受到餅的柔軟。隨之而來的是麵皮勁道有力地在嘴裡彈開。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酥脆、柔軟、筋道的餅是怎麼做出來的呢?老師傅跟我講了很關鍵的三個點。

老師傅告訴我的第一點就是麵粉的選擇。如果按蛋白質含量來分類的話就有:高筋麵粉、中筋麵粉和低筋麵粉。其他籠統的就不介紹了,比如富強粉、雪花粉等。

高筋麵粉特點:顏色偏黃,本身有活性且光滑,用手一抓不容易成團。蛋白質含量平均為13.5%左右,蛋白質高,所以筋度強,適合製作一些鬆軟的麵包,有嚼勁的麵條等。

中筋麵粉特點:中筋麵粉也就是普通麵粉。一般在售的麵粉中沒有特別說明的就是中筋麵粉,它是使用最廣泛的。顏色乳白,呈半鬆散狀態,蛋白質含量約在8%-10.5%之間。適合製作中式麵點,比如包子、饅頭等。

低筋麵粉特點:低筋麵粉蛋白質含量就跟它名字的一樣偏低,在8.5左右,筋性很弱。顏色發白,很容易抓成團。像蛋糕、餅乾鬆糕等蓬鬆酥脆的點心就是使用低筋麵粉製作的。

老師傅問我:“看了他們的特點,你覺得哪種麵粉適合烙餅”我想了想說:“我認為中筋麵粉最適合”老師傅不說話意思叫我繼續說下去。

“高筋麵粉筋度高用它製作的麵糰就越容易回縮,不聽話,需要鬆弛的時間就要很長,這個就太浪費時間了。中筋麵粉是市面上最廣泛的,也就是大多數人使用最多的,筋度適中,製作步驟不需要浪費多時間去鬆弛。人們也大都習慣了中筋麵粉的口感,也就最能接受。”

老師傅沉默後只說了一句:“跛子騎瞎馬,各有所長。確實中筋麵粉最適合”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第二點區分死麵、燙麵、半燙麵來製作烙餅。

死麵特點:是用冷水現和現用的面,這種面比較耐煮,筋性和延展性比較好。適合煮煎炸的食物,如麵條、水餃、餡餅、燒賣、鍋貼等,這種面不太容易消化。

燙麵特點:燙麵是用70-100度的開水和麵邊加水邊攪拌,等稍涼後再揉成麵糰,燙麵不筋道,而且有粘牙粘手粘菜板等缺點。燙麵麵糰多使用中筋麵粉來製作,因為中筋以上的麵粉含有蛋白質的質和量都比較多,使麵粉軟中帶韌,不會粘膩稀爛。燙麵食品常見的有糖糕、蝦餃等。

半燙麵特點:半燙麵是用一半60度的熱水和麵,和一半涼水和麵,混合在一起就是半燙麵它的特點就是有涼水面的筋性和燙麵的柔軟,但又不會過於筋和軟,通常也會用於蒸或煎。蒸熟後的餃子皮是半透明的。

看完這些就瞬間明白了,肯定是使用半燙麵最適合。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第三點是製作過程的醒發鬆弛。

大家有沒有在擀麵過程中被面團回縮支配的恐懼?老師傅說:“麵糰你不醒發,它就不聽話”。這個不聽話就是在製作的時候不好塑性,擀一下縮一下,擀兩下縮兩下。越是對面團複雜的操作或反覆的操作,越容易讓麵筋變得緊張,越需要更多的鬆弛。只要你發現麵糰變得不好操作了,反彈回縮厲害,都要果斷的讓它鬆弛一下再繼續,不要硬著來,不然麵糰會越來越難操作。這些都是麵糰裡面的筋度在作怪,前面也說了,麵粉筋度太高,需要鬆弛的時間就越長。麵糰鬆弛時主要是使麵筋鏈有時間適應新的長度與形狀。這使其更容易滾圓和成型,比如烤焙時不容易縮小。有些麵糰靜置使麵筋和內澱粉得以充分吸收水分。最後靜置時,麵糰中的脂肪變硬,更容有利於產品分層和蓬鬆。

聽了老師傅分享重要的幾點後,我趕緊回家製作了起來,裡面添加了自己喜歡的一些材料,使整個烙餅風味更佳。材料無非是家常必備的,比如蔥花,蔥香味的烙餅。色澤金黃,餅皮柔軟多層,一口蔥香濃郁,又酥又軟。按照老師傅講的來製作,真的很成功,想失敗都難。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家常烙餅

【所需材料】

500克普通麵粉,3克鹽,150ml開水,150ml涼水。15克食用油,小半碗白芝麻,3克椒鹽,一把小蔥。

【製作步驟】

1.500克麵粉裡面加入3克食用鹽增加麵粉的筋性,並提提味。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2.一半用開水和麵,一半用涼水和麵,攪拌成大面絮狀,一定要一邊倒一邊攪拌,讓水跟面充分混合 均勻,不然揉麵的時候很難揉成團,容易斷。(這就是前面說的半燙麵,半燙麵的特點是有涼水面的筋性和燙麵的柔軟。)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3.攪成絮狀後加入食用油,油能使餅更蓬鬆,使層次更明顯。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4.下手揉成偏軟的麵糰,蓋上蓋子鬆弛20分鐘。(鬆弛這步千萬不要省)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5.一小碗白芝麻倒入鍋中,加點椒鹽,反覆翻炒至熟。要不停的翻炒,容易焦。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6.炒熟的芝麻稍稍放涼,放入保鮮袋中,用擀麵杖擀碎,程度跟這個差不多就可以了。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7.案板上撒一點麵粉,把鬆弛好的麵糰取出來,不用揉搓它,直接用刀分成四份。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8.取一份小劑子,往內裡折,整理成圓形。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9.收口朝下,稍稍按扁,用擀麵杖擀成長方形面片。厚度大致是0.1mm-0.2mm。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10.在面片表面刷一層食用油,再撒前面擀碎的芝麻椒鹽碎,最後撒蔥花。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11.從長的一頭捲起來,讓它層次豐富。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12.再盤起來,收口處放在最下面,用手稍稍按扁。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13.全部做好後,取第一個做好的生胚,用擀麵杖擀成圓餅。厚度約為0.3-0.4mm。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14.電餅鐺或者平底鍋預熱,倒入適量的油。再放入圓餅胚,在表面刷一層油鎖住水分,讓它不至於發硬。蓋上蓋子烙兩分鐘。(使用平底鍋的話要全程小火,如果火太急就離火,冷卻一會後再上灶)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15.翻個面繼續烙兩分鐘。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16.反覆的翻面,烙至兩面金黃即可。全程大概需要五分鐘左右就熟了。

烙餅20年的師傅經驗分享,外酥裡軟層次分明,想失敗都難


總結一下:麵粉選擇中筋麵粉,口感適中,筋度適中。使用半燙麵來製作麵糰,半燙麵的特點是有涼水面的筋性和燙麵的柔軟,但又不會過於筋和軟。想要烙餅筋道柔軟這一步一定要做到。最後就是醒面那一步,讓麵粉跟水充分混合,使其更容易操作,麵皮不至於回縮,層次也豐富。表皮酥脆、內裡筋道的烙餅就是這樣做出來的。

烙餅失敗原因解析:

一、烙餅發硬,存放時間不久

原因解析:1.使用冷水和麵餅子就會發硬。2.如果和的面偏硬,烙出來的餅也偏硬。3.還有就是在擀成圓餅生坯的時候撒很多幹粉,乾粉殘留在餅皮上,餅熟後表面仍有半生不熟的麵粉,從而導致餅皮變厚變硬。如果不吃了就要密封保存,或者在面上蓋一張溼布。

二、烙餅沒有層次,層次不明顯

原因解析:1.和麵的時候適當加入食用油,食用油能使麵糰蓬鬆。在製作的時候可以起一定的作用。

三、烙餅外硬裡生

原因解析:1.和麵使用了冷水會導致烙餅發硬,應該使用半燙麵或者溫水和麵,和成偏軟的麵糰。一定要醒面鬆弛。2.烙餅夾生,火太大,表皮先焦了導致內裡不熟,應該全程小火,感覺火太大就離火烙。厚度在0.3-0.4mm左右就可以了。


小貼士:

在卷面的時候添加的配料可以自由更換的,自己喜歡什麼就加什麼。

電餅鐺跟平底鍋都是可以的,平底鍋聽說是高手使用的玩意兒。

喜歡這個食譜的話,別忘了點贊、收藏、分享,每天更新家常小點心、小吃、零食的製作過程,用最簡單的材料做最美味的食物,想做好吃的,吃好吃的,就點擊關注我吧!每天分享家常美食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