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書凱:新基建下如何實現工業互聯網賦能全產業鏈?

【億邦動力訊】4月25日消息,在“2020億邦產業互聯網雲峰會”上,忽米網CEO鞏書凱發表了《“新基建”下的工業互聯網全產業鏈賦能平臺》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忽米致力於提供自己核心平臺的工具以及掌握的產業鏈包括中小企業的資源,為廣大中小企業進行賦能服務”。

鞏書凱指出,忽米網的發展遵循三位一體的戰略,在商業層構建了由工業全產業鏈的資源協同平臺、產業供應鏈的服務平臺、垂直行業整體的採購平臺組成的工業互聯網的服務交易平臺;圍繞商業層構建了包括忽米二級節點平臺、智能製造平臺、工業互聯網的雲MES平臺以及工業APP開發者的平臺在內的能力層。同時,忽米網也在佈局線下的工業互聯網的生態產業園區,以走進工廠內部,深度賦能當地製造企業。

鞏書凱還介紹了忽米網基於自主打造的PaaS中臺,為宗申集團打造的101智能化升級解決方案,鞏書凱表示:“我們打造完了核心的生產線之後,人員減少了70%,原來這條生產線需要200多人,現在只需要四五十人就可以解決,整體效率提升了4倍,自動糾錯水平提升了10.6倍,自動化水平提升了10倍,包括產品損耗率提升了60%。”

據瞭解,“2020億邦產業互聯網雲峰會”是一次12小時不間斷的線上峰會,於4月25日10:00-22:00舉行。峰會以“加速度”為主題,分“對話資本”“新基建看點”“工業互聯網”“數據中臺”“玩轉產業營銷”“供應鏈突進”“先行城市”等環節,聚集30餘位行業大咖,共同探討產業互聯網的升級之道。

鞏書凱:新基建下如何實現工業互聯網賦能全產業鏈?

忽米網CEO鞏書凱

溫馨提示:本文為速記初審稿,保證現場嘉賓原意,未經刪節,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以下為演講主要內容:

鞏書凱:非常高興能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忽米網在新基建下是怎麼做整體工業互聯網的。談到工業互聯網首先要清楚中國的製造業包括第二產業在世界上整體的位置,製造業分為四大梯隊,第一梯隊以美國為主導的全國科技創新的中心,第二梯隊是以歐盟、日本為主的高端製造領域,比如中國,包括新興國家還是處於整體第三梯隊。包括製造型的企業我們談工業互聯網,談智能化以及數字化的時候才發現,其實中國大部分企業離自動化還有很大的距離,清醒的看到我們在全球製造業的位次,才能知道下面怎麼發展。

工業互聯網誕生的整體背景,無非是現在工業體系企業成本持續不斷地攀升以及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的整體增大,包括新疫情整體促進了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包括現在提出工業互聯網正式確定為整體新基建重要的部分。

忽米網是在這種形勢下開始做工業互聯網的,我們依託的是一個母公司,宗申集團。宗申集團到現在為止已經發展了三十七年製造型的企業,忽米網的誕生最開始是通過宗申集團進行內部孵化,2015年內部孵化做工業互聯網。最開始賦能於上下游的產業鏈,包括集團的董事局左主席一直在說的是,我們能不能對37年的實體制造企業先把上下游產業鏈賦能了,幫他們降本增效。2017年,我們內部孵化完了以後開始正式整體對外。

在疫情期間在別的公司沒有復工復產的時候忽米網做了很多的事情。忽米網在疫情期間開放了300萬條全球供應鏈資源,幫助中國中小型的製造商進行復產復工,這一做法得到了央視新聞聯播專題的報道,並且形成專報上報了國務院。3月1號整個忽米網正式線下復工,重慶市委書記3月2號來忽米網視察,對於我們在疫情期間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的做法給了很高的評價。

忽米網整體發展遵循的是三位一體的戰略,脫開交易本身談純技術跟純產品我個人認為是不適宜的,工業互聯網是全產業鏈整體閉環的事情,不是靠單一產品就能撬動整個工業資源的事情,這一點是跟消費互聯網很大的不同。忽米網構建了兩大平臺一個線下的園區,商業層構建了工業互聯網的服務交易平臺,有三個小平臺:

一是工業全產業鏈的資源協同平臺,忽米網主要圍繞汽摩配、航發等十個產業做縱深的打穿打透大深,資源交易協同平臺大部分圍繞十個行業,幫客戶和中小型企業解決的是工業設計、模具製造、生產製造、設備共享、人才共享一系列的問題,平臺設備已經有60萬臺,平臺上聚集的各類人才專家已經超過了5萬多名。

二是產業供應鏈的服務平臺,包括從採購管理、採購協同、成本管理、計劃管理、排產排期都可以利用這個平臺,為客戶提供生產化、管理化和集約化的工具。

三是垂直行業整體的採購平臺,包括零配件的採購、整機產品、發動機產品的採銷。

通過服務交易平臺構建三個小的平臺主要的目的是打通工業體系下,工業交易下打通資源和信息孤島的問題,中國千萬家的中小企業連在線化的水平都沒有達到,希望通過交易把中國廣大的中小企業聚集在這個平臺上,幫他們做服務和撮合,打通資源跟信息的孤島。

圍繞商業層構建了自己的能力層,分為四大自營的主要板塊,最主要的是作為忽米核心產品打造的忽米二級節點平臺,為智慧工廠、智能化產線改造做的智能製造平臺和工業互聯網的雲MES平臺以及工業APP開發者的平臺。

忽米產品體系分為自營產品體系、結算服務體系以及市場服務體系,還有技術服務體系,構建成了忽米的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我們自研的雲MES以製造雲的MES為核心,構建的是B2S2B生態閉環,我們自己核心自主研發的MES雲通過機加、裝配、發動機、汽摩產業,實現營銷供應跟設計辦公和財務以及HR之類的,實現整體的生態鏈接。

通過自己的MES云為大腦為核心,構建忽米網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今年年初我們圍繞汽摩配、通機、航發二級標識解析節點平臺順利的接入了國家一級標識解析節點平臺。現在我們標識解析平臺除了接入標識之外,圍繞二級標識解析平臺自主研發了十大應用場景的產品,解決了從產品追溯、產品管理、產品防衛、運行監控、產品回收、智能生產、物流監控,包括供應鏈管理、智能安全,包括遠程產品以及設備的運維,十個應用場景的整體研發。毫不誇張的講忽米的二級標識解析平臺已經走在了全國應用行業的最前列。

我們認為工業互聯網作為忽米網來說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構建起PaaS級工業APP的開發能力,我們搭建底層的基礎設施,底層的架構,在開放平臺上可以有眾多的工業APP的開發者應用這個平臺進行工業APP的開發,在平臺上現在已經陸續的有幾千個工業APP供中小型企業應用。

工業互聯網一是離不開軟件,二是離不開硬件,三是離不開整體PaaS平臺,忽米網利用自己軟件和硬件的整合能力以及自己PaaS中臺的打造能力,賦能給了很多製造業企業。這是我們為宗申集團打造的101智能化升級的解決方案,以忽米的標識解析為核心,打造了產品追溯、防偽識別、設備運維的核心能力。以忽米集成式系統,包括技術底層的雲MES跟工業APP,將ERP、PDM以及MES打通串聯,實現整體產線的升級。

我們在公司內部提出了“”三個100”的戰略,集合平臺上100家硬件製造商,集合100家軟件製造商,利用忽米PaaS平臺整合能力以及忽米雲智慧大腦的研發能力,未來三年打造100條自動化工廠智能化的生產線。疫情之後陸續有很多企業和政府找到忽米網,讓我們幫他們做智能產線的改造。

通過一段時間的投產使用,我們也對101產線的數據效果進行了評估。我們打造完了核心的生產線之後,人員減少了70%,原來這條生產線需要200多人,現在只需要四五十人就可以解決,整體效率提升了4倍,自動糾錯水平提升了10.6倍,自動化水平提升了10倍,包括產品損耗率提升了60%。這條產線當時打造的時候全部成本花了1000多萬,兩年節省下來的人力成本已經全部可以覆蓋這條生產線,不包括通過自動化水平對產品精度的整體提升。

目前為止忽米網已經聚焦21個行業,為近百家企業提供了智能化,包括自動技改行業解決方案。未來三年我們又將利用做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幫助近百家企業部署完智能化改造和智慧工廠改造,以及園區物流倉儲和產業園區智慧化的改造。

通過我們的能力層,軟件跟硬件生產商以及客戶全部會集中在忽米的服務交易平臺上,這個服務交易平臺就是一個工業版的阿里巴巴,在這裡大家可以進行資源和信息的交流跟撮合,實現市場活躍。近半年整體平臺訂單額已經超過了16億,平臺企業用戶數已經達到了21萬,平臺成交的訂單額已經有7個多億。

圍繞商業層建了服務交易平臺,圍繞能力層建立了忽米的技術雲平臺,又做了一個線下的佈局,做了線下的工業互聯網的生態產業園區。我們認為B端的生意,包括工廠端的生意跟消費互聯網最大的不同是必須要走進工廠內部,才能瞭解製造型的企業到底有什麼痛點。

目前為止我們通過兩年不到的時間已經在全國構建成了7個工業互聯網的產業園區,在重慶五個主城區落地了園區項目,現在也把忽米產業園區開到了廣西的北海和山東的德州,幫助全國製造型的企業進行升級轉型,今年、明年計劃落地24個產業園區,每到一個地方落了產業園區之後就會把當地的製造型企業導入服務交易平臺上,通過我們的能力層忽米技術雲平臺各種產品,又通過產業園區作為導出方給到當地的製造型企業。

每個產業園區都會成為我們對當地企業的賦能中心,我認為工業互聯網一定要打通產業鏈的各個“堵點”,才能幫助中小企業進行升級轉型。很多人都在講工業互聯網,我認為工業互聯網最重要的不是鏈接設備,不是積攢多少數據,最重要的是利用你的產品以及模式,怎麼幫助中小型的企業進行降本增效。去年我們通過忽米網運營的重慶市中小企業智能化賦能中心,第四季度就幫助了重慶上千家企業進行上雲上平臺服務。

我們在平臺上還有眾多產業鏈的金融產品,幫助製造型的企業解決資金問題,提高他們金融產品的使用率,降低融資成本跟融資難度。整體來講忽米致力於提供自己核心平臺的工具以及掌握的產業鏈包括中小企業的資源,為廣大中小企業進行賦能服務。

我始終堅信工業互聯網一定會成為中國工業升級重要的途徑,我們也立志於忽米網賦能給千萬家中小型的企業,成為中國互聯網的領跑者,希望更多的夥伴加入到工業互聯網的行業來,讓我們一同幫助中國的中小企業升級、賦能、轉型。

裘然:感謝鞏總。請清華大學的柴教授對忽米網的項目進行一些點評。

柴躍廷:聽了鞏總介紹的忽米網,我非常興奮,我感覺到忽米網是真正的工業互聯網或者產業互聯網的探路者、實踐者和推動者,這是我今天看到的最興奮的地方。他們通過工業APP、MES服務和工廠智能化生產線的改造,真正走到了生產製造企業內部,這是最不容易的,也是難能可貴的,同時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在忽米網現有的基礎上,我建議應該從三個方面更進一步的在技術和模式上加大力度。第一,全息化,做產業互聯網,一定要把我們的產品、生產線、工廠全方位的展現到網絡上,遠在千山萬水,近在咫尺一樣。為什麼一定要做全息化,有兩個原因,一是提高可信度,因為大家都是在線的,二是便於在供應鏈層面和能力交易層面的交互,所以第一個努力的方向就是全息化,全息化的背後跟目前提的名詞相關,就是數字孿生,這是第一個著力點,從技術角度。

第二,智能化,產業互聯網各個環節之間的交易和交互不像消費互聯網點擊一下,放到裡面就可以了,其實產業互聯網的交互涉及到各種形態的產品結構、工藝、功能、性能,交互是非常複雜的過程,我們要以智能化的方式加速交易過程的便利化,高效率的方向。第二個著力點是智能化,主要是輔助在產業互聯網交易過程中的便利化和高效率。

第三,模式,產業互聯網一定要生態化。發展產業互聯網的平臺服務範圍裡一定要圍繞產業的生態,供應鏈的上下游鏈條越長越好,從原材料一直到最終消費品。為什麼要強調生態化,有兩個目的:一是它可以擴大交易平臺的用戶規模,這是毫無疑問的。二是生態化最主要的作用是把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的數據集中到一個平臺上,基於大數據可以對每一個節點上的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有效的實時的支撐,這是最關鍵的。

全息化、智能化和生態化,從技術和模式的角度進一步邁進,我非常同意鞏總所有的說法,希望忽米網發展的越來越好,走的彎路更少,真正成為中國工業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領軍企業,如果有機會我們可以多交流合作,這方面的痛點和難點絕對不亞於我們討論的概念,在實踐過程當中要解決具體的問題。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