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旗村打造搖籃 為全國培養鄉村振興人才

戰旗村打造搖籃 為全國培養鄉村振興人才

郫都區戰旗村黨總支書記高德敏每個月都會和著名的“三農”專家溫鐵軍交流好幾次。兩人結緣於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高德敏牽頭組建的“高德敏工作室”,匯聚名鎮名村實踐經驗,“下接地氣”;溫鐵軍團隊領銜的“溫鐵軍工作室”,聚集行業知名專家教授,“上接天線”。這樣“一頭連著實踐、一頭連著理論”的機緣將兩人聯繫在了一起。合作一年以來,兩人通過創新工作機制,有效整合各自資源,共同梳理總結、挖掘提煉“戰旗模式、郫都實踐”系列成果,為振興學院搭建起教學課程體系的“四梁八柱”。

去年2月,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在郫都區戰旗村掛牌成立。作為我市著力打造的助推鄉村人才振興載體,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著力建設成為立足成都、輻射全省、面向全國的鄉村振興教育基地、新農人學習成長基地,正逐漸成為成都鄉村振興戰略研究、交流、示範、推廣基地。

鄉村辦學

向全國推介鄉村振興的“成都經驗”

人才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備要素和重要資源,是落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的推動力量和重要保障。當下的鄉村,正面臨著普遍人才儲備不足、人才保障乏力等問題。人才問題已經成為制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瓶頸性問題。

“成立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標誌著將在成都建立致力面向全國培養鄉村振興專業型、實用型人才基地。”郫都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我們主要面向全國開展鄉村人才培訓,圍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常態化創新培訓方式,力爭今年底,把學院打造成最接地氣、最有特色、最具實效的鄉村振興人才實訓教育基地。”郫都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瞭解到,學院已與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商業企業聯繫,建立了戰略合作聯盟。“比如我們跟淘寶大學合作,重點在學院培訓電商專業人才。”學院常務副院長楊興紅告訴記者。記者還得知,學院採用“市場化運作、專業化運營”方式,為受訓人才量身定製培訓內容,實現學院健康持續發展;學院按照“最接地氣、最具特色、最有實效”的工作標準,搭建師資隊伍,編寫“5(五項振興)+5(村社專職幹部)+N”校本教材,優化課程體系,並組建了“郫都特色”專家講師團,培養以高德敏、任建等為首的10大名村主講人,以及一批本土專家培訓團隊;學院還拓展培訓對象,將機關幹部、農村幹部、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新型職業農民、關聯企業等人群,納入學員體系,在此基礎上,重點發揮學院人才培育、政策研究、宣傳展示、對外交流、創新孵化的5大職能,重點開展鄉村經營與管理人才、鄉村信息化與互聯網人才、鄉村發展課題研究、鄉村發展規劃與傳統文化藝術傳承等業務。

三年成勢

打造成為多功能的綜合性院校

把學院建在鄉野之間,把課堂搬進農家院落,在田間地頭感受新時代郫都鄉村振興的脈動……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開班以來,一直都是火爆異常。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當前的郫都區,正以戰旗村“人才振興”為突破口,堅持以群眾需求為中心,整合資源,搭建平臺,通過以技助人、以業富人、以文化人,助推鄉村振興,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自開班以來,培養出戰旗狗蹄粽、黃姐家常菜、群眾古箏教師李光菊等多個特色典型,孵化出戰旗巾幗志願服務隊、“媽媽廚房”等組織,引育農村實用人才超30000名,搭建出各區級部門參與鄉村振興的新平臺。

郫都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創品牌”的工作步驟,將利用3年左右時間將學院打造成為集教育培訓、政策研究、學術交流、智庫諮詢為一體的綜合性院校,力爭成為中組部、農業農村部教學實踐基地。學院成立1週年,已累計開展培訓業務150期,培訓2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600萬元以上;“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預計到成立2週年時,將累計開展培訓260期,培訓3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000萬元以上;到成立3週年時,將累計開展培訓業務300期,實現營業收入3000萬元以上。”該負責人信心十足。

“我們希望將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打造成為為全國培養鄉村振興人才的搖籃。”郫都區委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將堅持從學習需求出發,按照專業化要求,不斷提升學院適應市場的專業能力;堅持從需求出發,突出“人的體驗感”,積極營造安全舒適的周邊環境,不斷提升學院配套服務水平。堅持品牌優先理念,提高資源整合能力,切實提升學院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堅持品牌與效益並重,提升自我造血能力,提高學院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和水平。

本報記者 趙榮昌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