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養豬,本命年的豬真要飛了?

AI+養豬,本命年的豬真要飛了?

散養黑豬

豬價又上熱點了,突然記起讀高中的時候,隔壁班的歷史老師突然代了政治課,因為政治老師下海養豬去了;後來學校裡便流傳著政治老師貸款養豬1年身價百萬的故事,養豬暴富成為了那一年的老少話題。那時是2007年,農曆丁亥年。

也是在這一年的政治課上,我學到了一個知識,供求關係決定價格。供給是廠商行為,需求是消費者行為,人民群眾高漲的豬肉需求和豬肉生產力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成為了豬年的主要矛盾,豬肉價格應聲而漲。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12年後的己亥年,一場非洲豬瘟,一個“豬週期”,疊加上日漸收緊的環保禁養,今年的豬肉又開始漲漲不休。進入八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上漲了46.8%;生豬存欄量同比下降32%,創下20來年的最低水平,比上一個豬年還低。按官方的預測,今年中國的豬肉減產量將達到1000萬噸,而2018年全球豬肉交易總額是多少呢?870萬噸。也就是說全球去年一年的交易豬肉還不夠補今年的缺。到了9月份,普通肉漲到20多元一斤,排骨漲到40元一斤,半年肉價翻了一倍,還是那個高中,堂弟吐槽學校食堂阿姨手一抖肉就去了一半,老百姓快吃不起肉了。

AI+養豬,本命年的豬真要飛了?

肉價飛漲

保障豬肉供應是當前“三農”工作最迫切的任務之一。這是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上週在黑龍江省考察生豬養殖時候的原話,另一句話是要抓緊研究出臺切實管用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加強對中小養殖戶的服務,堅決清理不合理的生豬禁養限養規定。政策禁養開了點口子,但重點還是推進標準化、規模化養殖。9月3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聯合下發通知,進一步採取完善規模豬場臨時貸款貼息、加大生豬獎勵力度等措施,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開放政策,規範環保禁養,提供貸款貼息,提供防疫支持……國家調控機器在豬價飛天的時候開動了。

AI+養豬,本命年的豬真要飛了?

而回過頭來看,這一輪從環保禁養到瘟疫蔓延導致的豬減產又成為了行業洗牌的契機。養豬行業准入門檻越來越高,規模化要求越來越高,產業集中度必然將進一步提升。趁著這個東風,養豬業的產業升級道路又將如何去走呢?這裡互聯網巨頭們或許可以給行業一個參考的方向。

在網易丁磊的未央豬後,去年2月份阿里的人工智能系統“ET大腦”聯合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針對養豬業進行了系統訓練和研發,開始實踐AI養豬;11月京東宣佈利用人工智能“神農大腦(AI)”進軍養豬業,在東北建立了兩個山黑豬養殖園區,進行科學養殖探索。在另一個傳統養豬大省江西,本土人工智能企業藍琛科技也在通過自研人工智能物聯網系統對養豬產業進行智能化升級。這一年中,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到處可見,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工智能為這個時代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全新能量。

AI+養豬,本命年的豬真要飛了?

養豬產業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