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區紀委監委:推行“一單位一清單”監督模式 做實做細日常監督

作為紀檢監察機關履行監督職責的重要方式,日常監督是有效預防和減少權力腐敗的根本保證。但在日常監督中,如何做到既不缺位、錯位、越位,也能抓早抓小、抓常抓長呢?

針對這一問題,武都區紀委監委在對轄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形勢任務深入分析研判的基礎上,運用差異化策略,創新提出“一單位一清單”監督模式,從3月中旬開始在全區範圍內推行,力求以精準高效的日常監督,全力維護全區上下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該模式以區紀委監委各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組、各鄉鎮(街道)紀(工)委為監督主體,以 “兩個責任”落實情況為主線,以被監督的鄉鎮(街道)、區直部門、村(社區)為單位,立足全區紀檢監察工作形勢任務,結合被監督單位職責、權限、政治生態等情況,依據黨章黨規黨紀和《監察法》等國家法律法規,為每個單位量身定製一張監督清單,實現一張清單監督一個單位,做深做實做細日常監督,築牢廉政防線。

為了確保監督清單的針對性、操作性、實效性,區紀委監委要求各監督主體加強調查研究,督促各自監督單位建立健全“三清單、一流程圖、一表格”(即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權力運行流程圖、重點崗位幹部廉政風險排查防控一覽表),結合常態監督工作,深入查找政治建設、權力運行、制度執行、民生實事等重點領域和“掃黑除惡”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準確掌握被監督單位政治生態狀況;堅持共性與個性結合的原則,按照被監督單位的性質、特點,聚焦關鍵事項、關鍵環節、關鍵時間節點、關鍵崗位人員,科學設置監督清單類目,制定“專屬”監督清單;經試運行後,由監督模式推行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審核把關,固化為科學有效、便於操作的監督依據。

區紀委監委各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組、各鄉鎮(街道)紀(工)委將把“一單位一清單”監督模式作為深入開展日常監督、精準監督的重要抓手,以監督清單為路線圖、任務書,靈活運用點穴式、蹲點式、體驗式、延伸式等多種檢查方式,紮實開展“照單”監督,打出抓早抓小、嚴查快辦、以案促改“組合拳”,著力發現和解決存在問題,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不”機制,推動實現長效治理。

目前,“一單位一清單”監督模式正在有序推行中。(董永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