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房企祭出“員工買房”衝業績

離2019年年底越來越近,開發商衝擊全年業績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記者昨天獲悉,融創天津公司在旗下部分項目啟動員工自購計劃,加上此前的綠地和恆大,大型房企都寄希望於搶收來換取一份達標的成績單。

有消息稱,10月17日晚間,融創天津公司召開會議,確定資源“換倉”計劃,融創天津員工在今年年前購買住宅產品,根據付款方式不同,可享受8折或85折優惠,一次性購房還可享受半年後更名一次。儘管融創中國方面對此表示不予回應,但相關人士表示“換倉”計劃屬實。無獨有偶,就在兩天前,綠地湖南事業部被傳出,要求部門內所有員工在月底前自購或推薦他人購買一套綠地湖南的房產,公司將給予員工一次更名權和一定折扣。儘管對於是“員工福利”還是強制買賣,事業部和員工的說法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確有內部購房之事。如果再加上今年8月就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全員營銷”搶收計劃的恆大,已經有三家大型房企加入了號召“員工買房”的行列。

離2019年結束還有2個多月,曾經高高在上、不愁賣的房企為何著急拉員工“入夥”?在業內人士看來,恐怕還是為了衝擊年度業績規模。

隨著近幾年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房企們的銷售規模也日益擴大,2018年躋身千億俱樂部的房企就達到31家,其中萬科、恆大和碧桂園的年度銷售額更是超過5000億元。於是,不少房企都為2019年定下了更高的業績目標,比如,融創今年的銷售目標是5500億元,恆大的年銷售目標是6000億元,綠地的年均銷售規模目標是5000億元。然而,到了2019年,樓市並不如預想的好,特別是8月份以來,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都出現了下探,主管部門又三令五申嚴防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這令所有房企都遇到了業績和資金的雙重壓力。

綠地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綠地實現房地產主業合同銷售金額1677億元,僅完成銷售目標的33%。“2019年,樓市調控政策放鬆的可能性不大。”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在今年年初的判斷,被證明是準確的。

來源 北京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