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酒公司打造清香年代,清香白酒陣營又添新兵

中國白酒,自其誕生之日起便和當地的氣候、風土、物產密不可分,因此不同產地的白酒有著自己不同的風味特徵。這種特徵,在一開始便被人們感知,但直到1965年,人們才逐漸用“香型”這一概念加以描述。

1979年第三屆全國白酒評酒會,首次提出用香型來區分各個地方特色白酒的差異後,中國白酒行業正式進入了“香型時代”。此後幾十年,中國白酒“香型大戰”便拉開帷幕,各種香型白酒開始在市場上攻城略地。

勁酒公司打造清香年代,清香白酒陣營又添新兵

香型大戰 各施所長

由於歷史、經濟、文化等多重原因,清香型白酒在一開始便脫穎而出,在市場競爭中拔得頭籌。上個世紀70年代之前,清香型白酒的市場份額絕對第一,那個時候清香型白酒不但佔據了北方大部分市場,南方市場也逐漸滲透。清香白酒以其淡雅醇和,綿甜淨爽的口感成為那個年代最深刻的記憶。

隨著時代的發展,濃香型白酒開始崛起,後來居上;醬香型白酒也逐漸活躍,嶄露頭角。但清香型白酒始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重大的歷史影響、獨特的釀造工藝、舒適的口感體驗乃至健康等方面的優勢,牢牢地抓住了最核心的那部分消費人群。

從清香白酒品牌分佈來看,時至今日,清香版圖已從北方地區擴大到全國大部分範圍。從西北地區的互助青稞酒,到內蒙古的駱駝酒業,到山西的汾酒,再到北京的紅星、牛欄山,然後到河北的衡水老白乾,中原腹地河南的寶豐,然後到西南長江上游重慶的江記酒莊,再到長江中游湖北的勁牌酒業,加上寶島臺灣的金門高粱酒,清香陣營可謂群星閃耀,人才輩出。

勁酒公司打造清香年代,清香白酒陣營又添新兵

清香風骨 白酒祖庭

事實上,作為中國白酒的鼻祖,清香白酒是中國最古老的白酒類型,與其他香型白酒相比具有天然的優勢。根據酒麴不同,清香型白酒劃分為大麴清香、小曲清香和麩曲清香,因此清香型白酒也是中國白酒發展過程中衍生流派最多的香型。此外,清香白酒還是中國諸多香型的起源,我們熟知的其他主要香型,如醬香、鳳香等,在發展之初都離不開清香白酒工藝的身影。

清香型白酒最大的特點在於口感很親民、接地氣,入口爽淨、口味醇和、飲後回甜,簡單、清新、純粹、質樸,清雅自然。在釀造過程中,清香白酒強調“清蒸排雜、清潔衛生”,不應有其他異香和邪雜氣味,所以清香白酒的這些口感特點恰恰得益於“清蒸流酒、一清到底”的工藝特點。無論是口感的“淨”還是工藝的“清”,清香白酒都恰好迎合了消費者追求醇甜柔和、自然協調的口感特徵,同時兼容了國際烈酒口感特徵,這是中國白酒最有可能走向國際市場的一種香型。

清香年代 記憶飄香

勁酒公司打造清香年代,清香白酒陣營又添新兵

時光荏苒,斗轉星移。數十年以來,白酒消費市場不斷髮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對白酒消費的要求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或厚重、或清爽的口感,或清雅、或濃郁的香氣,每種香型的白酒都帶給消費者更多的體驗。而清香白酒獨特的釀造工藝、清香綿甜的口感和更多對身體有益的成分,使其具備了獨特的品類優勢和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無論是汾酒“酒魂”的源遠流長,還是江小白“簡約”的清新時尚,抑或勁酒“少喝一點為健康”的悉心關愛,都吸引著那些注重生活品質,尤其是對清香白酒有著深刻記憶和獨特情懷的消費者。隨著70、80年代在清香白酒最鼎盛年代出生的那群消費者逐漸成為社會中流砥柱,童年對於白酒的認知再次被激活,記憶深處的味道往往帶有強烈的情結,飲用清香型白酒越來越成為一種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尤其是勁牌公司最近推出的“清香年代”白酒,便將消費者這種純粹年代、純淨記憶的情懷“撩撥”得欲罷不能。簡單的光瓶加簡潔的紙包裝,簡單大方,毫不做作。瓶身“清香年代”四個直抒胸臆:清香白酒,向時代致敬。

如果說包裝體是現的是這款酒的“情懷”,那酒質則體現了這款酒對時光的敬意。不同於小瓶勁酒琥珀色酒體,這款清香時代的酒體無色透明,清澈透亮,50度的度數雖然屬於高度酒範疇,但柔和清雅的口感讓人毫無壓力。酒體清澈純淨,香氣清、入口甜、回味正、餘味淨。輕抿一口,心歸純淨;與友小酌,情歸純真。

清香年代白酒採用的是小曲清香工藝,在這個領域,勁牌公司是毫無爭議的老大。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澱和技術創新,勁牌對於小曲清香白酒的釀造已經爐火純青。選上好的高粱,經過自然發酵,取其最純粹、最清香的酒體陳釀5年,然後再溶入葛根、枸杞等健康成分,最大程度了保留了清香、醇和、回甜的口感。

勁酒公司打造清香年代,清香白酒陣營又添新兵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消費偏好多元化的時代,單一香型、單一產品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在中國白酒香型的大格局之下,如何打破派系藩籬,深層次挖掘消費者痛點,講好品類故事,傳播品類文化,提升品質口感,培育口感習慣,是清香白酒行業的重要課題。清香年代,作為清香白酒陣營中的新兵,已經選取了一個不錯的切入點,期待其更多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