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血壓?

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血壓?

全世界範圍內高血壓是患病率最高的非傳染性慢性疾病,是導致腦血管疾病心腦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我國高血壓的發病率還在逐年上升

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血壓?

截止到2017年10月25日發表的數據顯示,按照年齡和性別調整之後,我國高血壓病的現患率為37.2%,以中國人口為13.88億推算可知,中國現有的高血壓患者的是5.17億,將近一半的人口患有高血壓,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數據,高血壓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遠。儘管我們無數的醫護工作者已經在高血壓領域努力很多年,但中國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仍然呈上升趨勢,尤其在農村、鄉鎮地區增長勢頭更為迅猛。

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血壓?

2019年10月8日是第22個"全國高血壓日",今年的主題是18歲以上知曉血壓。

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血壓?

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管理好自身血壓?

首先,自測血壓和血壓的自我管理對於高血壓患者是最為重要的事情。

1.買血壓計和自測血壓是必須的。

自測血壓是日常生活狀態的血壓,與高血壓患者的預後關係最為密切,是調整降壓藥物的主要依據。自測血壓不但可以瞭解自己血壓控制好不好,還可以及時發現血壓突然過高和低血壓狀況。

那麼買什麼血壓計合適呢,我推薦電子血壓計,要袖帶綁在肘關節以上的那種,不買腕式的。

水銀柱血壓計存在汞汙染,不容易掌握,使用較為複雜,需要兩個人,受測試者聽力和環境等因素影響大,不同個體間測試結果差別比較大。

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血壓?

2.別再說電子血壓計不準確。

電子血壓計操作簡便,容易掌握,攜帶方便,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完成,血壓水平不受測試者和環境因素影響。包括診室血壓測量,國外幾乎都是用電子血壓計。

有的朋友在家裡使用電子血壓計自測的血壓與診室血壓差別比較大,便認為電子血壓計不準確,實際情況可能是家裡和門診血壓就是不一樣,因此不要拿家裡自測血壓和診室血壓比對,時間、地點、環境,甚至連心情都不一樣,沒有可比性

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血壓?

3.那什麼時候才需要或者應該測量診室血壓呢?

醫生覺著需要測量或者要求測量血壓,在體檢高血壓篩查時,初始診斷和治療前,發現有低血壓的可能性,調整用藥後或需要準備調整用藥時。與家庭自測血壓或者動態血壓結合,還可以發現白大衣高血壓(診室高血壓)或者隱匿性高血壓家庭高血壓)

未診斷高血壓的患者,家裡血壓從來不高,每次門診測量都高(白大衣高血壓),乾脆門診就不要測血壓了,免得搞得自己很緊張,血壓更高。高血壓患者家庭自測血壓都好,一到門診就高(白大衣現象),用藥量仍以家庭血壓為主要依據。門診都是好的,家裡血壓控制不理想(隱匿性高血壓),這時應該加藥了。

家裡血壓控制很好,門診取藥可以不測血壓。

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血壓?

4.血壓量幾次合適?

控制好無不適想起來或者偶爾量一次就行,出現狀況增加測量次數:初始治療、波動大或者出現各種狀況時,至少早晚各一次

;感覺不對隨時量;越量越高的病人乾脆測量一次就好,不要連測三遍了。

5. 血壓低了怎麼辦?

根據情況暫時減量或停藥,接著儘早找專家就診調整,這種情況應增加血壓監測的次數。

6. 忌自行不恰當突然長時間停藥。

血壓高時忌一味加藥,看醫生是最明智的做法。

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血壓?

促使血壓波動的原因有哪些?

1.老年人血壓波動大,血壓越高的患者波動就越大

2.繼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也比較大

3.身體應激、心理情感應激:如過勞、疼痛、憋尿、鼻衄;失眠、緊張、焦慮、悲傷,強迫行為;手術和各種侵入性操作前等應激因素,都會使血壓產生一定的波動

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血壓?

4.疾病:後循環缺血、耳源性眩暈、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心絞痛發作、哮喘,各種自主神經病變,如糖尿病、多發系統萎縮、帕金森氏病等

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血壓?

5.藥物:激素、免疫抑制劑、非甾體抗炎藥、促紅細胞生成素、精神類藥物、違禁藥物(吸毒)

6.環境因素:寒冷刺激和季節變化、噪音、自然災害等

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血壓?

7.生活方式:含酪胺的食物、體重增加、攝入鹽過多、運動減少、飲酒

8.用藥方法和用藥依從性:突然增減或者撤藥、用藥時間不合適、先量血壓再服藥

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血壓?

如何使血壓更穩定?

1.遵醫囑服藥和調整用藥,定期門診複查

2.必須在家庭自測血壓,記錄結果,作為醫生調整用藥的主要參考依據

3.一時的血壓升高不要著急,應尋找和去除誘因,加強監測,必要時就醫

4.規律用藥,除非特殊情況,避免突然停藥或者加藥太多

5.注意避免和及時發現低血壓,必要時就醫

6.根據情況調整

服用時間、藥物品種劑量

7.限鹽、戒菸、戒酒

8.心理諮詢和治療

9.修身養性,適宜娛樂

10.注意影響血壓的藥物

11.治療相關疾病

12.充足睡眠

13.合理運動

14.控制合適體重

15.針對睡眠呼吸暫停的措施

16.不要忌諱用藥,不要怕長期用藥

17.不要聽信偏方

、不準確的信息廣告等

18.不要試圖自己治療或者只聽從病友的建議

19. 服用降壓藥之後出現任何不良反應時,應及時找專家溝通進行調藥

總體原則是

:血壓正常不高也不低,不加藥也不減藥,維持;持續血壓升高應加藥;連續測血壓偏低應該減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