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蠢兒子,不遠千里送人頭,結果被父皇賜死

記得幼年之時,家父就教我說:“人貴自知之明,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就會吃大虧,這樣的人就是蠢材。

今天溫習《資治通鑑》,讀到齊王李祐的故事,想起了父親的教誨,寫了這篇心得體會雜文,傳上網絡與諸君分享。

古代的時候,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人只能有一個正妻,李世民的正妻就是長孫皇后。男人還可以有若干個小妾,三宮六院的嬪妃,都算是李世民的小妾。

長孫皇后所出的兒子是嫡子,嬪妃所出的兒子是庶子。按照禮制,只要長孫皇后的三個兒子健在,庶子們就沒有繼承資格。

李世民的蠢兒子,不遠千里送人頭,結果被父皇賜死

長孫皇后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齊王李祐是陰妃所出,是李世民的庶子。李世民的兒子們,繼承順位是李承乾、李泰、李治、李恪、李祐。李祐作為第五順位繼承人,基本上沒有繼承權。

李祐沒有繼承權,卻沒有自知之明。李祐覺得自己有經緯天地之才,心心念念想坐太極殿正當中那把椅子。問題的關鍵是,李世民選擇繼承人的時候,李祐根本就不在選項之中。

李世民立嫡,有長孫皇后的三個嫡子可以選擇。李世民一度想立賢,李恪也是選項之一。無論是立嫡還是立賢,都不關李祐的事情。李祐沒辦法,只能效仿玄武門之變,想要武裝奪權。

李世民的蠢兒子,不遠千里送人頭,結果被父皇賜死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能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天策上將南征北戰積攢的威望,讓他手下有尉遲敬德、程咬金、房玄齡、杜如晦等人才,這是李世民成功的關鍵。

李祐沒有天策上將的威望,卻有天策上將的野心。李祐為了夢中的皇帝寶座,在齊州招兵買馬,成立了齊王集團。李祐謀反集團的成員,主要有陰弘智、燕弘亮、昝君謨、梁猛虎等人。

李祐“賜金帛,使募劍客”,老師薛大鼎看出李祐的野心,苦口婆心勸李祐別搞事情。李祐不聽老師的話,還把薛大鼎的工作弄沒了。權萬紀接了薛大鼎的班,成了李祐的新老師。

李世民的蠢兒子,不遠千里送人頭,結果被父皇賜死

李建成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權萬紀脾氣比薛大鼎火爆,他把李祐乾的事情,報告給了李世民。李世民下詔,命令李祐不得出封國。李世民委派劉德威,準備調查李祐的事情。李祐害怕了,他殺了權萬紀,然後公然起兵造反了。

按照李祐的設想,自己是齊王,在齊國肯定是一呼百應,只要發佈徵兵令,老百姓肯定紛紛參戰。只可惜,李祐的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新唐書》記載,李祐發出徵兵令之後,“人惡之,皆夜縋亡去”。李祐沒有自知之明,高估了自己的號召力,結果是招不到兵。

李世民的蠢兒子,不遠千里送人頭,結果被父皇賜死

李祐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造反的旗號已經樹起,招不到兵也必須起兵啊。李祐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起兵。李世民沒辦法,只能派李世績和劉德威領兵平叛。

李世績就是演義裡的徐茂公,劉德威是瓦崗系大將軍。李世績和劉德威都是久經沙場的名將,隨隨便便就能吊打李祐手下的陰弘智、燕弘亮、昝君謨、梁猛虎。

李世民在派出大將出徵之後,還寫了一封信給李祐:“兒子啊,別鬧了,你打不過老爸。只要你放下武器,就能繳槍不殺。”

李世民給了李祐一線生機,只要李祐放下武器,最多就是貶為庶民的處罰。李祐沒有自知之明,居然認為屬下的燕弘亮等人,可以輕輕鬆鬆打敗李世績和劉德威。

李世民的蠢兒子,不遠千里送人頭,結果被父皇賜死

李世績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祐高估了自己,他的手下卻很清醒。李祐的兵曹杜行敏,知道李祐不是李世績的對手,就發動兵變,把李祐活捉了。李祐被押解進京,才知道怕了,哭著喊著求父皇饒命。

李世民面對這個千里送人頭的蠢兒子,也是沒有辦法。李世民怕其他的皇子效仿李祐造反,只能把李祐殺了。

在我看來,李祐之死,就是蠢死的:“父皇手下那麼多猛將,隨便一個都能吊打李祐。李祐在這種情況下造反,那不是找死嗎?”


本文資料來源:《二十四史》《資治通鑑》。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