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態下如何重塑生活

疫情常態下如何重塑生活


2020年疫情看似已經悄然過去,但更大的危機若隱若現,一是各地復工復產由於恐懼疫情復燃而慎之又慎,二是世界各地開始爆發更大規模的疫情,而不同國家政府因其政治力量所限,未必敢於採用中國壯士斷腕的決絕。如果疫情無法有效控制,那麼能夠恢復到2020年以前歌舞昇平、把酒言歡的情況只會是鏡花水月,遙遙無期。最後這波新冠病毒會對整個人類的交流、工作、學習模式發生巨大的影響和轉變,而這些正在中國大地上已經開始逐漸成為常態。


一、溝通方式的改變


面對面溝通方式將會面臨巨大沖擊,這也有助於中國從農業社會的熟人信任體系轉變為工業社會的陌生人信任體系,當面對面成為一種累贅和危險,而無法再增加信任,那麼曾經只是因為面對面更加具有優勢的行業和崗位將危如累卵,實體模式又將受到互聯網上的競爭對手的狠狠一擊,加入網絡已經不是可有可無的商業選擇,而是死或生的命運抉擇。而最終真正具有強大整合的虛擬雲上世界將以無以倫比的高效率、低成本優勢整合物理世界,得出最終的路徑選擇和主導權歸屬。


疫情常態下如何重塑生活


二、工作方式的改變

遠程辦公重組企業運行模式,在疫情之下,曾經忙的不可開交的工作突然發現可有可無,只要保證最核心的業務不斷,社會依然在正常運轉,真的有必要每天朝九晚五,開著沒完沒了低效率的會議麼,是否有一種新的工作模式可以將企業的各種資源整合在一起,通過工作流程推動就可以達到跨地域的推進。藉助中國強大的互聯網支撐企業,中小企業又能夠免費高效地享受遠程會議服務,溝通手段更豐富,效率更高效。通過疫情的洗禮之後,真正想好如何重組運行模式的企業將迎來新的春天。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中之重工業互聯網建設已然吹起國家競爭號角,中國並非如前三次一樣作壁上觀,中國渴望在賽道中要奪得桂冠。工業互聯網最終實現的效果就是掌控通向最終用戶與最終制造點之間的交互渠道,完成柔性、自動、大規模生產,整合全球製造生產能力,並擁有生產製造支配權。誰控制了這種力量,誰就是新一輪全球化的引領者,這也是未來世界主導權之爭。高端製造霸主德國、信息產業領袖美國、低端製造大國中國各個主要大國都躍躍欲試,提出自己的路徑規劃。而藉助疫情所造成的物理距離鴻溝,正好為探討工業互聯理論提供了具體的實踐場景。儘可能的使用人工智能和機械來完成簡單重複的工作,把人腦解脫出來去更高層次的認識和改造世界,如何把控住關鍵節點,如何形成自己的標準壁壘體系,如果控制關鍵的路徑渠道。在一場全民隔離的體驗中,正好讓我們慢下來靜靜思考,之前對的之後一定對麼,之前這麼做的事情,之後也一定不會改變麼,在極限隔離狀態下企業應該如何運營求生,從微觀到宏觀的,從下至上的顛覆悄然開始,中國正在加速向工業互聯網的賽道變軌。


疫情常態下如何重塑生活


三、學習模式的改變


線上學習,定製學習,自主學習,如何發展匹配出線上教育體系,達到更有效的教育模式,本來在體驗式學習的對比下還缺少大範圍擴展的空間。但是由於疫情的影響,瞬間發現非得參與物理近距離學習根本就是可有可無,學生本就不用非得天天起早貪黑去學校,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看老師錄播課程,完全自主學習,而這樣對於有自控力、有自己想法安排的學生不是壞事,反而成為了好事。這樣的話,那麼下一步是否可以改變課堂學習模式,一步到位根據每個學生各自不同情況在家自主學習,自己把控學習進度,全國最有實力的老師進行網上公開課傳道授業,而具體班級老師只是需要線上直播答疑。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是大量解放了教師課堂物理資源,二是達到普惠教育,讓最好的教育資源通過網絡散佈到全國各地,真正實現教育平等,三是排除了所有學生一套學習進度的填鴨式教育,通過網絡錄播可以實現反覆隨時學習的效果,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自控力。最終實現培養出建設國家的優秀人才的目標。


疫情無情,人有情,依靠國家強大的組織制度和能力,沒有什麼困難是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不能夠克服的,相信這次疫情會對整個國家的思維方式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也同時讓本來在互聯網領域上自成一家的中國模式更加繽紛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