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隨筆之廿二:《顏家廟碑》裡說了些什麼?

#書法隨筆#


1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正月,顏家在長安敦化坊祖宅建顏氏家廟,這一年顏真卿72歲,親自撰文並書寫《顏家廟碑》,此碑是顏真卿為父親顏惟貞鐫立,篆書名家李陽冰篆額。

三年前,顏真卿剛結束漫長的外任生涯,回到首都任刑部尚書。

兩年前,他請求退休被拒,改任吏部尚書。

仕途在他的古稀之年突然打開一個上升通道,通向太子少師、太子太師,這雖是虛銜,但也是榮銜,足以告慰父親和顏家歷代先人。


書法隨筆之廿二:《顏家廟碑》裡說了些什麼?

圖片來自網絡


此碑現在西安碑林,碑文四面環刻,詳細記述了顏氏家族史,特別是顏之推之後的六代人。


2


顏氏先祖隨晉元帝衣冠南渡後,成為江左僑姓。

顏氏並非高門甲族,歷仕南朝都非顯宦。顏之推最早仕蕭梁,後入北齊,再入北周、隋朝,這是顏氏舉族北歸的開始,由此定居關中,祖塋也從江南遷至京兆萬年。


顏之推以《顏氏家訓》聞名,此書包羅萬象,既講了立身治家、飲饌養生、婚喪嫁娶的經驗,也有諸多學術心得分享,比如書證、音辭、“雜藝”等等,這不僅表明顏之推學識淵博,更昭示了顏家的“家學”。


書法隨筆之廿二:《顏家廟碑》裡說了些什麼?


《顏家廟碑》中追溯至三國時仕魏的先祖顏公若,說他“精《韓詩》、《禮》、《易》、《尚書》,學者宗之”。

顏家累世經學,尤其以“精詁訓”、精音韻的為多。

訓詁是“小學”(古文字學)之一。“字書”辨字形,“韻書”正字音,“訓詁”則是解釋字義。

合起來就是“小學”。


顏之推本人就著有《證俗字音》。

顏思魯,顏之推長子,以經學顯名。

顏勤禮,學書法的都聽說過的名字,顏之推孫子,也是顏真卿曾祖,“尤精詁訓,秘閣司經史籍多所刊定”。

——顏勤禮四兄弟都參與了編訂校勘史籍。

顏昭甫,顏真卿祖父,“尤明詁訓”,“特為伯父師古所賞重,每有所注述,必令參定”,“嘗得古鼎廿餘字,舉朝莫識,盡能讀之。”

——精通古文字,並得到了伯父的讚賞。

顏昭甫的伯父是誰呢?

——顏勤禮的大哥,顏師古。

學書法的都知道顏勤禮,那麼學古代史的也基本會知道顏師古。“《漢書》顏注”的“顏”就是他,他的讚賞很值錢。


書法隨筆之廿二:《顏家廟碑》裡說了些什麼?

很多“師古曰”


到了顏真卿這一輩,也同樣沒有忘掉家學。

他在湖州刺史任上,還抽空組織文士編纂《韻海鏡源》三百六十卷,並且為伯父顏元孫的《幹祿字書》書丹刻石。

——仍然不離“小學”。

換言之,顏家歷代人都是搞文史研究的,大專業是經史,小方向是“小學”(古文字學,辨字、訓詁、音韻等),累世古文字學教授、研究員。

這才是顏家家學。


3


那麼書學呢?

《顏家廟碑》中最早提到善書者,要追溯到劉宋或蕭齊時期的顏騰之,“善草隸書,有風格”。


書法隨筆之廿二:《顏家廟碑》裡說了些什麼?


此後工書善書者的名字就多了起來,顏家精研古文字,故而在書學上,擅長篆籀草隸的居多。

顏真卿後期筆法近篆籀,可能也是家學使然。


先祖顏之推並不認為書法是什麼要緊事,《顏氏家訓》中說:“此藝不須過精”,對某些因為寫字好看而被提拔的,恥與為伍,“故道不同不相為謀也”。他舉了王羲之、蕭子云、王褒的例子,後世只記得他們寫字好,王褒更是要辛苦書碑,這三個人的才華都被善書法遮蓋了。

所以,顏家為避免本末倒置,必須堅持的是:小學為本,書法末藝


4


顏家歷代精研古文字、考據學,可能與顏之推的經歷有關,他歷經四朝,輾轉南北,看慣浮沉、爭鬥、戰亂甚至殺戮,必然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他在《顏氏家訓》第十二篇《省事》中說:“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

他甚至認為那些上書言事的都是“賈誠以求位,鬻言以幹祿”,所謂“直臣”,只不過以諫諍的姿態來求取名利。

顏家要做的是慎言篤學,——“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俗,猶為一藝,得以自資”,這可能是《顏氏家訓》廣被認可和流傳的原因之一。


然而顏之推的六世孫顏真卿,屢次上疏指斥閹豎和姦佞,又屢次遭受貶謫。

外任時也不安分,興修水利,判冤決獄,智擒匪首,更組織義軍二十萬,抵抗安祿山,克復河北十七郡。

書法隨筆之廿二:《顏家廟碑》裡說了些什麼?

——不但多言,更加多事。


更不必說“顏體”可能家喻戶曉,而顏真卿壯闊恢弘的人生,在後世的印象中可能就被淡忘了,顏之推的“唯以筆跡得名”可能一語成讖。

但筆跡保留是幸事,書法發乎胸臆,顏真卿一生跌宕,都必然在翰墨之間流淌漫漶,穿越千年讓後人感知,再由書法去縱觀書家本人,然後才能真正知道“顏魯公豈止以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