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尊說服孩子:每個叛逆執拗的孩子背後都有個不懂換位思考的父母

最近,綜藝節目《婚前21天》中,吳尊和妻子決定選擇旅行結婚。旅行結婚意外著兩個人都要離開家離開孩子一段時間。


面對不願意離開爸媽的女兒Neinei和兒子max,吳尊展現了一段教科書式的說服孩子的方式。


為了孩子能夠理解接受,吳尊決定用童話故事書的方式告訴孩子他們夫妻的決定,讓孩子明白他們為什麼要出國。


第一步,首先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想去他們曾經戀愛的澳大利亞度假,詢問孩子們可不可以留在文萊。結果兩個孩子都表示反對。


吳尊說服孩子:每個叛逆執拗的孩子背後都有個不懂換位思考的父母

然後,換了一個策略。吳尊通過別人的婚禮和婚紗照引導,告訴孩子爸媽沒有舉辦過婚禮沒有婚紗照,他們想要去補拍婚紗照。MAX一口反對:不要,我要去現場看!


吳尊說服孩子:每個叛逆執拗的孩子背後都有個不懂換位思考的父母


最後,吳尊拿出了殺手鐧,設計尋寶遊戲讓孩子們在家找尋禮物,並且承諾他他們每天視頻,每天找出一個禮物,等禮物都找完爸爸媽媽就回家了。顯然,孩子對尋寶遊戲很感興趣,高興的答應了爸爸媽媽。


吳尊說服孩子:每個叛逆執拗的孩子背後都有個不懂換位思考的父母

網友紛紛表示,要給吳尊的教育方式點贊。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的意見,平等交流,真正做到了換位思考。


很多父母總是抱怨,孩子叛逆執拗,聽不進去父母的話。其實,反思一下,父母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為他著想,不懂得和孩子好好商量,孩子又怎會善解人意。


01

孩子需要的不是說教,而是你的態度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共情。是指能捨身處地體驗他人的處境,對他人情緒具備感受力和理解力,與他人交流時能夠進入到對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對方的內心世界,能夠將心比心地理解體驗對方的感受,並對對方的感情作出恰當的反應。


通俗來講,共情就是換位思考。懂得換位思考的人,能夠真正做到對人尊重體諒,相處輕鬆。在一個家庭裡,父母和孩子能夠換位思考必定是和諧而充滿快樂。


霍思燕和杜江是公眾視野裡的模範夫妻,兩人恩愛不減當初,兒子嗯哼也是對媽媽展現出“霸道總裁”式關愛。一家人其樂融融,有趣有愛,羨煞旁人。


其實,如此幸福的家庭和優秀的兒子,離不開霍思燕的“換位思考”式教育。


在《媽媽是超人》中的一期,嗯哼把玩具的零件散落在地板上到處都是,然後不下心被尖銳的小零件扎到了腳,嗯哼當時嚎啕大哭並且氣憤地把玩具都扔了出去。


吳尊說服孩子:每個叛逆執拗的孩子背後都有個不懂換位思考的父母

面對發怒的嗯哼,霍思燕沒有立即指責他不該把玩具隨處亂扔或者鼓勵他男子漢要勇敢不能哭之類。


霍思燕走上前擁抱嗯哼,並且告訴嗯哼她明白扎到腳會特別疼。嗯哼一直哭個不停,霍思燕耐心地為他吹腳掌安慰,繼續擁抱嗯哼。


吳尊說服孩子:每個叛逆執拗的孩子背後都有個不懂換位思考的父母

得到了媽媽的關愛,嗯哼很快從悲傷的情緒裡走了出來,不再哭泣。接著,霍思燕自己也去踩了一下那個小零件,告訴嗯哼別人踩到也會很疼,以後不要把玩具隨便扔在地板上。


吳尊說服孩子:每個叛逆執拗的孩子背後都有個不懂換位思考的父母

嗯哼認真的聽著媽媽的話,明白了媽媽所講的道理,並且關切地詢問媽媽的腳還疼不疼。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德華·桑代克說:“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不武斷地下結論,這樣才能減少與孩子的衝突,贏得孩子的信任。”


換位思考,是一個家庭快樂的催化劑,也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當犯了錯誤或者遇到困難時,孩子最需要的不是喋喋不休的說教,而是父母的關愛和“我懂你”的態度。


在換位思考中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愛,反過來,孩子也學會了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人。


02

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決定了孩子處事方式


孩子的行為裡藏著父母的影子,懂得換位思考的父母必然能夠培養出同樣的孩子。


前段時間,由於疫情嚴重,劉燁的兒子諾一和家人返回國內時被安排在酒店隔離。


完成隔離後,諾一用手寫信和塗鴉的方式記錄他們被隔離的經歷,並且對照顧他們的工作人員表達了感謝。


吳尊說服孩子:每個叛逆執拗的孩子背後都有個不懂換位思考的父母

他在信中寫道:“謝謝看門叔叔、量體溫阿姨,每天還要給我們送飯、撿垃圾。還得穿上悶悶的防護服站幾個小時,你們辛苦了!”,還在卡片上為工作人員畫像,醫生的周圍還特地畫上了光環。


網友紛紛表示,諾一就像天使一樣善解人意,好溫暖好有愛。


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決定了孩子的處事方式,孩子的暖心行為和劉燁平時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分不開的。


在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中,每次和諾一交流時他都會蹲著和孩子的視線平齊,就像朋友之間談心一樣和兒子交流。


吳尊說服孩子:每個叛逆執拗的孩子背後都有個不懂換位思考的父母


有一期節目去到當年拍攝《那山那人那狗》的老鄉家,老人熱情地和諾一說話,當時諾一可能太累了有點走神,沒有回答老人的問話。


劉燁為了避免尷尬,趕緊替諾一回答了老鄉的問題。在老人走後,針對諾一的不禮貌行為對他耐心地教育,告訴諾一不可以對別人沒有禮貌。


吳尊說服孩子:每個叛逆執拗的孩子背後都有個不懂換位思考的父母


劉燁沒有當著外人的面批評諾一,尊重孩子並且給孩子留足了面子,同時也及時對諾一的不禮貌行為進行了教育。


對孩子能夠做到換位思考的父母,必然也會養育出懂得換位思考的孩子。劉燁懂得同理心對待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諾一在爸爸的影響下也學會換位思考,成為一個貼心的小暖男。


03

如何教會孩子換位思考很重要


心理學研究證明,能夠換位思考懂得共情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寬容大度,與人交往中懂得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懂得感恩,情商更高。


為了孩子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工作中更有優勢,活的更快樂,教會孩子換位思考很重要。


作為父母,不妨試試以下幾個方法來培養孩子換位思考的意識。


1.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


大人和孩子的世界是不同的,孩子的眼睛裡看見的心裡感受到的和成年人是不一樣的。身為父母,不要仗著年長有權威而忽略孩子的感受。


吳尊說服孩子:每個叛逆執拗的孩子背後都有個不懂換位思考的父母

有一次和朋友去商場逛街,女兒對大人的東西不感興趣,就買了幾個遊戲幣讓她在遊樂場裡自己玩耍。


可還不到五分鐘女兒就跑出來了,告訴我不想玩了,不說原因拖著我執意要回家。


我很納悶,小丫頭平時一向進商場就喜歡遊樂場,怎麼今天那麼無理取鬧。雖然有點生氣,但怕錯怪孩子,我把女兒帶到安靜的角落問她為什麼不想玩了。


“媽媽,你不知道遊樂場裡有個印度媽媽噴了一種香水我特別不喜歡,所以我不願意呆在裡面了。”,女兒委屈的告訴我。


我恍然大悟,多虧問了問孩子的想法,要不然犯錯誤的該是我了。


父母們要蹲下來看看孩子的眼睛裡的世界,耐心地聽聽孩子的想法,給他們表達抒發的機會。聽聽他的心聲,再決定如何對待孩子。


2.與孩子角色互換,創設情境教會孩子換位思考


父母和孩子的立場不一樣,期許不一樣,很容易發生矛盾。而角色互換是互相理解對方的一個好方法。


吳尊說服孩子:每個叛逆執拗的孩子背後都有個不懂換位思考的父母

影視演員陳坤經常跟兒子玩“你是爸爸,我是兒子”的交換身份遊戲。作為“兒子”時,陳坤耍賴說不想寫作業,兒子站在爸爸的角度告誡他“不可以,你要好好學”。陳坤還會看兒子看的動漫,對著兒子撒嬌。


通過角色互換,大人感受孩子的世界,明白孩子的喜好和獨特的思想;孩子走進大人的領地,理解父母的對自己的期許和教導。孩子和父母在遊戲中學會了換位思考。


3.不論什麼時候,給孩子無條件的關愛和陪伴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說:“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糖,也需要鈣,同時需要鹽。”


其中的糖就是關愛和鼓勵。不論什麼時候,孩子最需要的永遠是父母溫暖的擁抱、無條件的關愛和陪伴。


得到足夠關愛和陪伴的孩子更願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小秘密。有個男性朋友,不管工作多忙,該陪孩子的時候一分鐘不少,並且和自己的兒子互稱“鐵哥們”。


孩子有什麼困惑煩惱都會願意找爸爸訴說,有高興的事情也會找爸爸分享。爸爸也會把兒子當作哥們一樣,和他聊自己在公司裡發生的事情以及遇到的各種朋友。


關愛給足了安全感就有了,這樣的孩子有充足的愛可以分享可以回報,他們更懂得換位思考。


吳尊說服孩子:每個叛逆執拗的孩子背後都有個不懂換位思考的父母

《論語》中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親子關係中,這句話同樣適用。沒有講不通道理的孩子,只有不會好好商量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線,能夠做到換位思考的父母能夠讓孩子擁有起點的優勢,活的快樂充實又大度。學會了換位思考的孩子,也必然會收穫精彩的人生!


作者:心向吾桐,全職寶媽一枚,一手碼字一手帶娃。喜歡簡單深情的文字,喜歡美食讀書,人生路上有文字的陪伴很美。

注:文章配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