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管制令”初見效,馬來西亞華僑華人:相信春天一定會到來

來源: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

作者:小僑


4月25日,馬來西亞新增5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5742例;死亡病例2例,累計98例;治癒99例,累計3762例。該國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已連續超過一週維持在兩位數。


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努爾表示,馬來西亞疫情已經渡過高峰期,但抗疫“尚未勝利”,呼籲民眾繼續嚴守“行動管制令”。

馬來西亞“封城”首日見聞:人影稀疏、外賣活躍。來源:中新視頻

疫情之下,馬來西亞的華僑華人都怎麼樣了?

“行動管制令”初見效 民眾生活受影響


2020年,本該是馬來西亞紅紅火火的一年。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曾表示,希望“2020中馬旅遊年”能為馬來西亞帶來300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以及1000億林吉特旅遊收入。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一切。為應對疫情,3月18日起,馬來西亞全國開始實施封閉式管制措施,一切幾乎完全停擺。

馬來西亞民眾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

張義鴻在馬來西亞經營果園。每年的三、四月是菠蘿蜜需求旺季,但因為疫情,工人無法正常工作,銷售途徑受限,許多水果成熟了卻賣不出去,只能被迫銷燬。

“行動管制令”初見效,馬來西亞華僑華人:相信春天一定會到來

馬來西亞水果銷售受影響。視頻截圖

出於公共安全和自身安全考慮,2020年清明節,馬來西亞眾多華僑華人在家祭祖。“相信祖先能夠理解和體諒,也一樣能收到我們的心意。”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席吳恆燦說。

實施“行動管制令”一個月,馬來西亞的抗疫成效已逐漸顯現。4月20日,馬來西亞一個月來首次單日無新增死亡病例。

4月23日,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表示,政府決定第三次延長現階段實施的“行動管制令”至5月12日,以爭取早日完全控制疫情,並且不排除再次延長“行動管制令”的可能。

在抗擊疫情的日子裡,生活是艱難的。然而,有多方的相互理解與幫助,難關也能過去。

華校:同舟共濟 疫情期間減免學費

受疫情影響,馬來西亞眾多行業受到衝擊。為了給學生家長減輕負擔,馬來西亞多所獨中出臺了學雜費、寄宿費和膳食費減免措施。

“‘行動管制令’的落實,會影響大部分人的生活及收入。董事部決定減半各項費用,希望幫家長渡過難關。”霹靂州曼絨南華獨中董事長顏登逸說。

馬來西亞的獨中由華社承辦,資金並不算充裕。以曼絨南華獨中為例,該校有280名學生,在減半各項收費的情況下,董事部需要補貼近7萬林吉特。

“行動管制令”初見效,馬來西亞華僑華人:相信春天一定會到來

資料圖:馬來西亞居鑾中華中學師生聲援中國抗擊疫情。惠陽區僑聯供圖

而在怡保育才獨中,學校的籌款活動已因疫情取消,加上學生全年只需交11個月的學雜費,資金缺口達到了幾十萬林吉特。

但董事長黃亞珠表示,大部分學生家庭的經濟狀況也受到了影響,因此董事會決定撥款援助學生。


“華教能持續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華社及家長長期的支持與資助,在困難時期,學校應予以華社正面的回應。”顏登逸表示,這也凸顯了一種“同舟共濟”的理念。

華社:打滿全場 投桃報李銘記於心

在這場戰“疫”中,馬來西亞華社“打滿全場”,和民眾互幫互助的行為令人十分暖心。

3月,馬來西亞中資企業總商會發出倡議,號召在馬中資企業及員工、家屬踴躍捐款,幫助馬來西亞抗擊疫情。此外,也有很多在馬中資企業積極採購醫療物資組織捐贈。

會長張敏表示,在中國疫情最嚴峻的時刻,馬來西亞各界曾伸出援助之手,這份善心他們銘記於心。

中國國內疫情暴發後,馬來西亞中國餐飲業協會發起了“吃中餐、助武漢”活動。如今中國疫情已趨於緩解,而馬來西亞確診病例卻在上升。於是,協會決定將籌到的、尚未送往國內的款項用於協助馬來西亞抗疫。

“相信春天一定會到來。”會長高浩雲說,疫情給在馬中餐行業帶來了巨大沖擊,但許多人依然選擇堅持,而中國對馬來西亞的抗疫支持也給他們帶來了信心。


僑胞:盡己所能 全力幫助當地抗疫

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專業人士,馬來西亞華僑華人盡己所能,為當地抗疫出力。

從分派餅乾到炒飯炒麵,華人吳秀金一手包辦了購買食材到烹煮、打包及派送的全過程。疫情期間,她一直牽掛著弱勢群體,堅持每天為他們分派食物。友人知道她的善舉後,也盡力幫助她。

雖然家境不富有,但吳秀金並不曾有過放棄的念頭。她表示,只要經濟條件允許,“行動管制令”不解除,就會一直做下去。

“行動管制令”初見效,馬來西亞華僑華人:相信春天一定會到來

犧牲休息時間,馬來西亞華裔警官宣傳“行動管制令”。(馬來西亞星洲網)

“每天最期待的時刻,就是卸下裝備,把汗流浹背的身軀洗一洗,再吸一口新鮮的空氣。原來那麼簡單的動作,也成了一種奢望。”馬來西亞華裔醫生黃文秀(譯音)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原本計劃去歐洲度蜜月的她,疫情暴發後上了抗疫一線。每天穿著嚴密的防護服堅守在醫院裡,因為怕浪費防護服,常常忍著不上廁所。丈夫不斷地跟她視頻,確認她健康平安,但對話總是被醫院的電話打斷。

“行動管制令”初見效,馬來西亞華僑華人:相信春天一定會到來

休息時,黃文秀與同事也不忘呼籲民眾留在家中配合防疫。(黃文秀社交媒體)

黃文秀的故事引發了許多人的關注。她分享在前線對抗疫情心情的帖文,20小時內獲3萬多人點贊,1萬多人留言為她和醫護團隊打氣。


使館:多管齊下 各方聯動關愛同胞

疫情期間,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用行動關心同胞,是在馬中國公民的堅強後盾。

使館通過多個平臺,及時發佈疫情相關通知和提醒;積極與馬來西亞教育部門溝通,保障中國留學生的合法權益。

“行動管制令”初見效,馬來西亞華僑華人:相信春天一定會到來

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館網站截圖

受疫情影響,留學生在獲取防護物資上遇到了一些困難。對此,大使館準備了“健康包”。

馬來亞大學博士生蘇龍表示,使館發放的“健康包”對留學生們防控疫情很有幫助。“我們在自己家裡隔離,有序開展學習。請國內的親人朋友和祖國放心,我們在這邊一切都很好。”

“行動管制令”初見效,馬來西亞華僑華人:相信春天一定會到來

駐馬來西亞使館文化處張振參贊看望中國留學生,併發放健康包。(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館網站)

使館還動員當地華僑華人社團,結對幫扶中國留學生。

在馬隔離期間,中國留學生鄭翔鵬在就餐上遇到了不便。在得知這一情況後,馬來西亞海南會館聯合會總會長林秋雅每天開車為他送飯,讓鄭翔鵬十分感動。

在隨“健康包”一起發放的信上,有一句“同氣連枝,花開可期”。這不僅是使館對留學生的殷切叮囑,更是所有僑胞、留學生互幫互助的信念。

如今,在“行動管制令”的作用下,馬來西亞的疫情已經逐漸轉好,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艱難的日子即將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