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子外地生活,父母相隔千里,沒法陪伴左右,這樣的是不是不孝?

在西安的老吳


孝與不孝應該看行為和實際境況而不是表面。

  • 若是不孝順就是天天在一個屋簷下,也不會有孝心,恐怕還會給老人帶來更大的困擾。
  • 若是孝順,就是遠隔千里,恐怕也會心有所牽掛。

孝不孝順,表面上看是在於子女的表現,實際應該是以父母的狀況和感受為主。

一般來講,能讓父母生活無憂,精神滿足,並且還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樂趣,一旦有啥不舒服能及時有人照顧或就醫,那麼就可以說是孝順了。

並不是說子女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就是好事,畢竟有的父母年紀大了,生活方式和習慣,觀念和作息都和孩子不同,反而容易造成困擾。

當然子女離得近,各方面照顧確實比較便利,也能讓父母更放心。

現實中不同家庭的老人年紀狀況不同,需求也會有所不同。

  • 有的父母生活沒有保障,那就要供足物質需要。
  • 有的父母需要人照顧,那就要長期有人陪伴左右。
  • 有的父母對子女比較牽掛,那麼就要常溝通或者回去陪陪老人。
  • 有的父母喜歡過自己的生活,那就少帶孩子去打擾他們。
  • 有的父母喜歡旅遊或者還有自己的事業或者樂趣,那就儘量滿足他們的願望。

在儘量滿足父母的需求時儘量不要造成父母的困擾或障礙,這就是孝順了。

在如今交通便利、物質富足的情況下,距離已經不能成為盡孝的絕對障礙。

有些不便利完全可以克服,但若是像移居海外的那種或者距離大半個中國的情況,確實有些不便利,那就只能儘量變通調節,儘量還是不要有“子欲孝而親不在”的遺憾。

孝順不但要有心,還要有行動,更要符合現實,而不是愚孝走形式。

生養之恩多思回報,本就天經地義。


醉龍


這不是不孝,很多農民,農民工都是妻離子散,外出打工賺錢來養老小,這是中國社會的悲哀和農民的無奈。


清白的良心


這不能說是不孝。孝順不是說要守在父母身邊,孝順首先要有孝心,心裡有父母,雖然離的遠不時打電話發視頻,安排好父母日常生活也算孝順。子女也要生活,要工作要掙錢,不可能給常守在父母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