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育部最新發布的中小學生閱讀書單?

頭條熱點


讀好書才能讀書好,教育的規律要被尊重。書單有兩個優點:對家長和老師來說,這套書目為我們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我們選書的效率;對孩子來說,這300本書能夠讓孩子接觸更多的積極的、正能量的信息,以便健康成長。但同時我也有一個擔憂和兩點建議。

下面我就來說說兩個優點、一個擔憂和兩點建議:

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教育部發布了(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版),其中小學有書目110種,初中100種。高中90種。這份目錄當中所列的書目分為人文社科、文學、自然科學和藝術四大種類,與我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可以說是剛好契合。

現在市面上的書籍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閱讀書目的時候都感到頭痛。有了這份書單,我們就可以把目標集中在這些書目,和這些與這些書目相近的那些優質圖書上,為老師和家長都節約了大量的時間。那麼,對孩子來說呢?

2020年年初開始的這一場疫情,本身就是一次加深對社會、家庭、學校認知的教育機會,非常難得。再加上這一份指導書目,讓父母和老師有機會趁熱打鐵,加強對孩子三觀的教育。當然,說完了優點,咱也得談點憂慮。

我的擔憂主要來源於課業負擔。“課業如此之重,哪有時間看書?”

分成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的這300本書,都是精挑細選的佳作。小初高都有對應的書目,小學最多高中最少,應該也是考慮到高中時間緊任務重吧?咱們的教育減負已經說了很多年,可是實質性的成果卻一直沒有得以顯現,導致了學生、家長、老師三方的苦惱,具體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學生千鈞重負,家長叫苦連天,老師怨聲載道,你說如何是好?

當然凡事不能只看負面。即便有如此沉重的課業負擔,也並不代表我們就不能讀書,更不代表我們學不會讀書,我有兩個建議:

第一,讀書早。趁著小學階段的負擔比較輕,少上些沒有意義的課外輔導班,多讀些科普讀物、經典著作。家長陪著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習慣,培養的目標是:孩子看不到書,就會感到“飢渴”。

第二,讀書廣。書目雖好,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只要不涉及公序良俗的底線,你就可以鼓勵孩子自己找書來讀。孩子自己選的書,往往讀得更起勁,更專注。孩子有問題問你的時候,你要學會科學引導,讓他去尋找更多書外的線索。如果他提出的問題你也不會,為什麼不陪著孩子一起去找一找答案呢?

來點個贊,開啟孩子的閱讀人生吧。願孩子們都能讀到自己喜歡的書,願每一次閱讀都充滿趣味!

我是繆登峰,關注我,助你規劃錦繡前程。


繆老師妙筆生花


教育部最新發布了中小學閱讀書單,結合不同階段的特點,推薦了經典名篇、世界名著,進行了精心的考量,是我們提高成長的必讀之書。它能滿足我們不同的知識需求,為我們健康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引經據典,博古論今,讓我們通過不同的作品,瞭解我們的社會,認識我們的人生,為我們的人生指明瞭航向。我認為,這些書單目錄推薦的內容非常好,有助於我們更好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陶冶情操,開闊視野,明白事理!


詩語人生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首次,這是教育部首次向全國中小學階段學生——發佈閱讀指導目錄,書目可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小學有110種、初中有100種、高中有90種。

中小學生不會挑書、很少看書,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有的小學生看深奧晦澀的書籍,打擊自信心,閱讀興趣消磨殆盡;有的中學生看淺顯直白的書籍,營養含量低,事倍功半費時間。2019年,世界讀書日來臨,我國人均閱讀量下降,僅為4.65本。

教育部首推,官方認可讀物,有助於學生、家長和老師重視閱讀。

教育部最新發布的中小學生閱讀清單,我們需要注意主語成分——教育部,在教育領域,這幾乎意味著“權威”、“標準”、“官方認可”,因此,學生的信服度更高,家長更加支持購買,老師允許且贊同閱讀。

我朋友家的孩子,估摸著10歲的小女生,竟然被父母強迫閱讀《紅樓夢》《時間簡史》等書籍,先不提書中文字所蘊含的深奧含義,就算是字,她肯定也認不完。不是好書讀完就是好事,年齡不符合,閱讀功底不足夠,強行接受“文學經典”弊大於利。

有的家長缺乏選書的意識,盲目地給孩子買書,聊勝於無。再看老師對於學生看書閱讀的態度,課外書、與學習無關、不能提高成績,滿嘴冠冕堂皇的藉口,扼殺了學生閱讀的天性。

教育部推薦,打消了家長和老師的顧及,搬走了這兩座阻礙孩子閱讀的“大山”,有利於孩子安心閱讀

教育部精心挑選,書籍可讀性強、內容合時宜、作用大,拿合適的書給合適的學生,閱讀事半功倍。

我仔細看完教育部推薦的所有書目,可以說它們內容齊全,包含人文社科類、文學類、自然科學類和藝術類四種類型,豐富且全面,稱得上不可多得的寶藏。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使人進步”——書,尤其是好書,教人以修養,鍍人以氣質

【推薦給小學生的書目】

人文社科類的《五星紅旗》,教小朋友認識“五星紅旗”,瞭解它的來歷與含義,《讀圖識中國》一書,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正確的圖,正確的標記,讓小朋友學習我國的地圖。

文學類《兒歌300首》,寓教於樂,在快樂玩耍中學習,快樂學習;《小馬過河》《小巴掌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唯美的圖畫,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的小道理。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更是電視裡的寵兒,深得小朋友歡心,陪大頭兒子一起成長,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推薦給初中生的書目】

在教育星私塾老師的截取下,很抱歉只能給大家看到這10個書名,我一定用心講解,不辜負你們的信任。

初中生已經有比較深厚的閱讀功底,隨著年齡的增大,知識的積累,對於書的要求更高,更充實。

瞭解歷史,學習歷史,學生可以進一步認識當下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先輩們的付出與犧牲,令人敬佩。從《毛澤東傳》一書,熟悉偉人的生平經歷,光輝事蹟;從《紅軍長征史》一書,瞭解紅軍長征的艱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增加本領;從《重讀抗戰家書》一書,學習抗戰先烈的崇高精神,有國才有家,軍人的家國情懷。

【推薦給高中生的書目】

這本《共產黨宣言》太經典了,非要親自讀過不可,我言辭笨拙,不敢一語。

《大眾哲學》一書,可以看作哲學的入門書籍,不缺乏專業知識,又貼近大眾,是一本不錯的銜接讀物;《中國法治文明史》一書,談到了我國“法治文明”的發展歷程,歷史,不可遺忘的、不可忽視的。

推薦讀物,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不斷的提升閱讀難度,不斷的豐富內容。由表及裡,由淺入深,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合乎邏輯,合乎個人的發展歷程。

支持!全力支持!推廣教育部推薦的讀物,解除父母的擔憂,正視學生正常的、必要的閱讀。

什麼樣的書是好書?如何挑選一本好書?這兩個難題教育部已經解決了,如何讀一本好書呢?這需要父母和老師的通力合作,彼此互助,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喜歡讀書,我鼓勵學生讀書,鼓勵家長讀書,鼓勵身邊的朋友讀書,讀書,使人明智。


我是 老師,專注教育,如果你認同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和轉發,如果你有其他的“學習困擾”,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