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晚魔術和“水上芭蕾”節目看網絡理性的進步

2008年劉翔因傷退賽北京奧運,對一個運動員來說職業生涯中難免遇到的尋常事件被無限放大,假裝、作秀、圈錢、黑幕等等陰謀論滿天飛,他居然從一個“民族英雄”瞬間跌落到萬人唾棄的地步!2018年再看到他的新聞,網絡上出現了很多反思的聲音,很多人說為當年自己的衝動、無腦噴欠劉翔一個道歉。十年的時間能讓這個國家的經濟有巨大的發展,也能讓龐大網絡群體的理性有長足的進步,這種進步在今年春晚的兩個節目評價上同樣表現明顯。

劉謙上過好幾屆春晚,但今年距他最近一次上春晚已時隔六年之久。他的每次登臺都能給觀眾帶來驚喜,但常伴左右的還有揭秘,更主要的是沒完沒了對“託”不“託”的質疑。今年這種聲音依然存在,但我發現相較過去,網友的評價中多了很多包容和理解。這只是一個表演節目,魔術師只會“魔術”,不會“魔法”,他要想“騙過”現場千百位觀眾甚至熒屏前億萬觀眾的眼睛需要做很多很多的準備,那舞臺上的桌子、椅子、背景、燈光、甚至臺上的主持人、臺下的部分觀眾等都可能成為他的“道具”,這是極其正常的事。很多人開始理解這一點、接受這一點。進步,顯而易見!

再看林志玲的“水上芭蕾”《綻放》,驚豔的表演中有用到替身,確實有部分網友據此對她提出了質疑甚至攻擊,但場面遠沒到一邊倒的程度,更多的人對此的態度是寬容和理解,又是多麼可喜的進步!其實,看到林志玲的替身問題我最先想到的是一個人——林妙可!

我知道很多人到現在依然對她成見頗深,其實,張藝謀在去年的一檔節目中時隔十年仍對她做了一次澄清,當然,已不會成為關注的焦點。這個表演的主角本來就只有林妙可一個人,最後,楊沛宜的聲音能出現在舞臺上其實對她來說完全是一種幸運,所以,完全不存在林妙可擠兌楊沛宜或者虧欠她的問題。沒有這一點說明,在我看來林妙可和她的父母也沒有任何受到指責的理由。

林妙可這個當時只有9歲的女孩不是要去殺人放火,她只是去舞臺上表演一個節目,該怎麼走位、怎麼著裝、做什麼樣的動作、該唱什麼、怎麼唱等等,這一切都是按照節目組的要求去做的,有什麼指責她的理由呢?再看她父母,如此高規格的舞臺,她父母除了照顧她起居,把她送到排演現場,對舞臺上的一切其實同臺下的觀眾一樣沒有任何指手畫腳的權力,他們雖然是臺上演員的父母,但完全是局外人,又有什麼理由去指責他們呢?但當時這個小女孩卻成了眾矢之的,對她的汙言穢語簡直不堪入目,我覺得人們也欠她一個道歉。

另外,如果你拿出現在對劉謙和林志玲一樣的寬容和理解,你會發現當時的節目組也不該受到指責。這臺晚會意義重大、極其特殊,當時希望在全世界面前呈現的就是“完美”,為了完美花多少錢、動用多少人力物力都是次要的,至於讓誰露臉誰不露臉這些更是細枝末節的小事。節目組本來讓林妙可一人表演,但發現這還不夠,唯有與楊沛宜合作、取兩個孩子的長處才能達到他們想要的效果,最後他們這麼做了,這又有什麼問題呢?最重要的是,無論是節目組還是導演,沒任何人刻意隱瞞楊沛宜的存在,她的名字打在節目演員的名單上,媒體也很快對她進行了報道,她的貢獻為全國人民知曉。

無論是劉謙、林志玲還是林妙可,無論是他們本人還是他們身後的整個節目團隊,我們應該清楚的一點是他們只是去舞臺上進行一項表演、一種藝術創作,同譜一支曲、畫一幅畫、雕刻一件作品一樣,本質上是一項“技術活”,這樣的工作不應該摻進“騙沒騙人?”“誠不誠信?”等這些的道德範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