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縣丨王家河:扶貧路上,輕傷不下火線

人物簡介:

王家河,男,漢族,忠縣拔山鎮人,1969年7月生,研究生,1990年7月參加工作,199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工程師,全國註冊道橋專業監理工程師,重慶市交通建設項目評標專家,忠縣建設工程評標專家,忠縣工程系列中級職稱評審委員。中共忠縣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忠州鎮第一屆人代會代表,政協忠縣第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委員。2019年7月,我從忠縣公路事業管理中心進駐官壩鎮碾盤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至今。

演講稿內容:

我叫王家河,根據組織安排,2019年7月,我從忠縣公路事業管理中心進駐官壩鎮碾盤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至今。今天有幸給大家講講我的扶貧故事。

碾盤村是2016年脫貧銷號的貧困村,距忠縣縣城40公里。下轄13個村民小組,有1188戶446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9戶310人。

忠縣丨王家河:扶貧路上,輕傷不下火線

脫貧攻堅已到了“啃硬骨頭”的關鍵時期,作為駐村幹部,我深知責任重大,只有深入瞭解貧困戶的致貧原因,才能對症下藥、開出良方,助村脫貧。到村後,我花了兩週時間走村串戶摸情況。通過挨家挨戶走訪,很快,群眾就把我當親人一樣看。同時,我也深感肩上有了更多的責任和更多的期待。

去年11月16日,我跟貧困戶謝幫祿、謝華參加官壩鎮上的一個扶貧工作座談會,回到村委辦公室已是下午兩點多。在整理資料時,我發現還有部分幫扶責任人未交“三對比”“三相符”確認表及《幫扶手冊》,急忙獨自駕駛私家車回縣城收取相關資料。出發前,出於習慣,我告知了妻子回城的事。

下午3點50分左右,在黃金鎮往縣城方向距離南溪大橋約100米處,我因突發低血壓導致昏迷,連人帶車撞上路邊護欄,不省人事。

忠縣丨王家河:扶貧路上,輕傷不下火線

從官壩輾盤村回縣城大約需要一個小時,妻子發現時間已近,卻遲遲沒有接到我到達縣城的電話,於是連續打電話詢問。恍惚間,我聽到一道斷斷續續的鈴聲,睜開眼睛,接通了,才是妻子問我在哪裡來了,我抬頭一看才發現車側翻了,腳取不出來,安全氣囊全部打開。後來在過路好心人的幫助下,我被抱下車。當時頭有些暈,眼角處受了點外傷,看見車頭已全部被撞壞。直到現在,自己怎麼也想不起是怎麼撞到護欄去的。

忠縣丨王家河:扶貧路上,輕傷不下火線

隨後,家人得到消息趕到現場,要立即送我到醫院檢查。當時我覺得能走路也能正常活動,沒有什麼大礙,想到要住院至少需耽擱七、八天工作時間。扶貧工作一刻也不能耽誤,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堅持要求家人送我回到村裡,帶回村辦公室的待完善扶貧資料後再一起回縣城。

吃晚飯的時候,我突然鼻子出血,家人見狀急忙把我送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為腦震盪和全身多處軟組織損傷,血壓極低,易再次引發昏迷休克。且醫生懷疑顱底骨折,要求住院治療。

在住院治療的那段時間裡,儘管身體不適,但想到肩上的責任、群眾期望的目光,心裡一刻也不敢放鬆。就用電話、微信聯繫其他兩名駐村工作隊的隊員,隨時掌握工作動態,瞭解工作進展,思考下一步工作開展。

忠縣丨王家河:扶貧路上,輕傷不下火線

駐村以來,我帶領工作隊員通過採取提質增效、促農增收、志智雙扶、救濟幫扶等措施,已解決了碾盤村89個建卡貧困戶 “兩不愁三保障”問題,接下來是如何實現貧困戶的高質量脫貧,作為一名扶貧幹部,我堅信只有腳踏實地地去幫扶他們,引導他們發展自己的產業,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質量,只要再多費些心、多花些時間、工作再細一些,幫扶就會更精準一些,群眾離小康致富路就更近一些。就能夠打贏這場硬仗,圓滿完成黨交給我們的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