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為上乘佛法,般若經中最重要典籍之一,為廣大文學愛好者喜愛。縱觀古今,但凡對佛教思想有所瞭解的人,必讀《金剛經》,只因其中思想內涵博大精深,可開示人的心靈,讓人們於這世間找到自己心的方向,從而以更加合理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諸多問題。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有堅硬之意,不易破壞,不易轉化,如金剛石一般,雖說不易壞,但還是可壞的。般若是超出一般智慧的智慧,平常的智慧可以通過學習知識,積累經驗得到,可般若智慧需要更大的心力,需要用漸修頓悟這個方法在現實中實踐出來,這樣才能獲得智慧之光,才能夠從容面對心外產生的“眾生相”。波羅蜜是到達彼岸的意思,彼岸是明白自己的心,見到自己的天然本性。實在講,這世上時刻都明白自己需要什麼的人很少,心總是隨著外界變化而變化,心中時常產生諸多妄念,自己的情緒亦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如此一來,心中雜思雜緒萬千,如何能到達彼岸,見到自己的天然本性。因此需要多讀佛教的一些經典,明白其中的根本意思,必須得聲明一下,佛法不是迷信,可以當作一個信仰,但是不要沉迷其中,不瞭解其中的根本含義,就胡思亂想,這樣會“著相”,反而不能明白自己的心,到達彼岸,這篇文章就來講講“無相”二字。
《金剛經》保留了般若經的原始文風,說“無相”,不說“空”,實際上二者一個意思。首先解釋這個“相”,這是世間萬千事物的表面現象,用《心經》當中的話來講是“五蘊”,分別為色受想行識這五種基本元素,組成了這個大千世界。心經中講五蘊皆空,金剛經中講無相,也就是不執住。說起來蠻簡單,意思好像也能夠理解,實際上真正理解需要花不少功夫,一起看看《金剛經》中的解釋。
經中開始講這次法會的因由,因為萬法之間都有聯繫,有因必有果,因果都在萬相中,交代緣由,知曉這次事情的經過,對於理解經中含義會有幫助。接著長老須菩提向佛祖請教,世人若想求得“大乘法”“能達彼岸法”應該怎麼做?如何才能降服自己的心,讓念隨心動,眾生隨心動,喜怒哀樂皆隨心動,而不被外界繁雜事幹擾。
佛祖告訴須菩提,世上的所有眾生,若是卵生,若是胎生,若是溼生,若是化生,若是有色,若是無色,若是有想,若是無想,若是非有想,若是非無想等等一切,都想讓他們到達彼岸,接著佛祖來了個反問,若是真想把他們都度上彼岸,實則什麼都做不了。原因在於“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相是《金剛經》中對世間萬相的總結。所謂“我相”,是“我”這個本體對外界事物的感知所形成的既定觀念,很多人一生都被這個既定觀念困住,用困定死板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取得的效果不咋樣,煩惱不斷。“人相”,可以簡單地解釋為與各種人打交道,我們習慣於第一印象,習慣於用過去的思維方式去審視一個人,從而給這個人打上標籤,這是對固有認知的執著,若是“執”,慾望生,心念起,害自己。
眾生相,指的萬千事物的表面,從“我相”“人相”過度到“眾生相”,一切事物不離本來自性,用分的方式去講合,於是有了這“眾生”。最後的“壽者相”指的是一切事物都有始終,不惦記過去,不陷入未來幻想,實在做好當下,便是“無相”。
用無相看自己心,天天唸叨,時刻提醒自己,會有很大的幫助,每天讀讀《金剛經》,心會清,性會明,智慧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