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番茄指數30%,看完《喋血戰士》你也會拍超級英雄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今年開年以來評分最高的超級英雄電影——

《喋血戰士》

PS:因為開年到現在只有這麼一部超級英雄電影

爛番茄指數30%,看完《喋血戰士》你也會拍超級英雄

這個第一就很“寂寞”

目前電影爛番茄新鮮度30%,爆米花評分78%,甚至在豆瓣上評分也僅僅只有5.5分。

而就口碑爛還不算,在影院,影片更是隻收穫了3000萬美元的票房,要知道這部電影的投資成本就要4500萬啊!

這波真的就全球範圍無好評,口碑票房雙撲街,直接血本無歸~

給索尼大寫一個“慘”字!

爛番茄指數30%,看完《喋血戰士》你也會拍超級英雄

早在宣發時,索尼就在大肆宣揚,要開創第三大超級英雄宇宙——勇士宇宙!和漫威、DC一樣,勇士本身就出了許多超級英雄漫畫,並且售量僅次於這頭兩家(雖然這第三和頭兩名差距有點大)。

但雄心勃勃的索尼就想靠這勇士的超級英雄IP炒作起來,搞個勇士宇宙和漫威、DC三分天下,而《喋血戰士》就是作為勇士宇宙的試水之作拍攝的。

但是看現在這情況嘛,索尼這水怕是也下不了了。

爛番茄指數30%,看完《喋血戰士》你也會拍超級英雄

要知道《喋血戰士》這一手牌不可謂不好,主演範·迪塞爾不用說,號稱好萊塢三大最強光頭之一,他參演的《速度與激情》系列更是票房收割機,在動作戲上可以說是好萊塢頂流男星了。

而導演戴夫·威爾遜更是《愛與死亡機器人》的聯和導演之一,並承擔著第一集這個劇集開篇的執導任務,對於科幻電影的執導也可以說是爐火純青了。

並且索尼這次也確實下了血本,不管是電影場景、特效的製作還是電影上線前的宣發都給足了資本。

但這看似天胡的牌,在上線後怎麼就莫名其妙地“糊”了呢?

爛番茄指數30%,看完《喋血戰士》你也會拍超級英雄

上線後索尼被狂打臉

首先我們先回到故事本身,我可以在三句話內概括完這個故事:

1、首先是主角作為一個普通人慘遭滅門,經過恩人改造獲得不死的超能力,開展復仇。

2、然後主角發現自己只是恩人的工具人,自己的記憶都是恩人編造的,目的只是為了利用自己來殺人。

3、最後主角反殺所有人獲得自由。

甚至更簡單點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主角全家死完後獲得了超能力開展報仇,卻發現一切都是那個給他超能力的人在騙他,最後殺死反派獲得自由。

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三句話還是一句話,故事都是由三個部分、兩個轉折點組成的,這就是好萊塢的經典三段式結構。

爛番茄指數30%,看完《喋血戰士》你也會拍超級英雄

女主是電影的亮點

瞭解了基礎結構我們套到超級英雄電影裡就不難發現超級英雄電影的公式:一個人過著普通的生活,忽然一場事故打破了他的生活使他獲得了超能力,然後利用超能力爽了一段時間,忽然發現自己的超能力背後還有更大的陰謀,並挖掘出最後的反派與其決戰。

《鋼鐵俠》中就非常明顯,託尼史塔克先過著他的“普通”生活。

之後就是第一次轉折,遭遇了恐怖分子,使他打造出了鋼鐵俠戰衣獲得了“鈔”能力,然後逃離後憑藉戰衣為所欲為。

然後就是第二次轉折,發現反派複製了他的戰衣技術。

最後背水一戰,與反派進行決戰。

爛番茄指數30%,看完《喋血戰士》你也會拍超級英雄

看完這個公式,是不是感覺自己也能成為超級英雄電影的編劇了呢?

也正是這個公式,使得市面上的超級英雄電影只要成本上來了,有了炫酷的特效,再爛也爛不到哪裡去。

爛番茄指數30%,看完《喋血戰士》你也會拍超級英雄

《喋血戰士》的特效絕對夠得上行業標準

不過這次的《喋血戰士》在結構的處理上確實就翻了車,首先便是在兩個轉折點上。

影片的第一個轉折點是主角被滅門,催生了主角復仇的動力,第二個轉折點就是把第一個轉折點推翻了告訴大家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反派的陰謀,只是為了利用主角,讓主角產生和反派決戰的動機。

本來第二個轉折點的設置是極好的,這種轉折之轉折的設置就能產生一種觀影的快感,可問題就出在這第二個轉折是怎麼觸發的上面:女主良心發現,向男主揭露事件真相。

WHAT???

之前女主一直都是以一個反派的忠實擁躉形象出現的,在這只是因為和男主相處過久就忽然良心發現???這就使得轉折過於生硬,讓我看到這裡的時候,好像被人餵了口惡臭之物一般。

爛番茄指數30%,看完《喋血戰士》你也會拍超級英雄

最終反派也缺少了點壓迫感

另一個在結構上的失誤就在影片的第二個段落,本來這段表現的是主角在反派的控制下一次又一次的復仇,這種輪迴復仇的主題本來回轉疊加可以造成1+1+1……>n的效果的,參考《源代碼》、《明日邊緣》等無限流劇情,但《喋血戰士》這段的處理就過於普通了,只是單線展開。

並且在本應跌跌遞進起到推動影片節奏到達高潮作用的段落,《喋血戰士》在這段的文戲的安排上明顯失調,毫無疑問範·迪塞爾的打戲無可挑剔,猛男!猛男!猛男!拳拳到肉很爽快。

但老範在文戲的處理上就不夠細膩了,讓我在面對大段的文戲時有種昏昏欲睡的感覺,並且在時間緊湊的第二段,影片還用了大篇幅描寫納米機器人是如何起作用賦予主角不死的超能力的,就使得觀眾的激情彷彿被衝了一盆冰水很難被調動起來了。漫威之所以火爆也是因為在高潮段落的處理上,每幾分鐘必定安排一場激情戲,使得觀眾一直保持在刺激的狀態裡。

爛番茄指數30%,看完《喋血戰士》你也會拍超級英雄

主角身上的納米機器人

說完結構我們再來談談《喋血戰士》這個IP:

“勇士超級英雄宇宙”頭號IP這個名頭響不響?

響!

夠不夠響?

不夠!

因為雖然說是僅次於漫威和DC的第三大超級英雄宇宙,但相比於前兩者勇士的體量太小了。並且漫威和DC在新世代發掘IP電影之前,就一直有影視作品奠定英雄的形象,但勇士他相當於一個大邁步,這就容易形成印像斷層,就是熱度不夠,加上相對較少的粉絲群,使得這個IP就顯得有點不溫不火了。

爛番茄指數30%,看完《喋血戰士》你也會拍超級英雄

《喋血戰士》的問題也就在此,它的劇本不可以說不好,嚴格按照經典結構,雖然有些缺點,但這些缺點只是使它不能稱得上優秀,而不能說它爛。

它的IP熱度不可以說不高,只是相對於漫威和DC粉絲群較少,顯得不溫不火。

主演範·迪塞爾,你不能說他演的不好,他的打戲絕對夠激情,只是文戲的處理上有點欠缺。

……

就是這些不可以說不好,也稱不上好的元素構成了這部不溫不火的所謂“爛片”,其實它就是現在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的一個典型,在其上加個熱門IP或者是劇情處理再巧妙一點或者是演員的個性再豐富一點點,它就能收割夠票房收回成本,但它就是差那麼一點點。

而且對於一個超級英雄電影宇宙的開篇之作來說,這一點點就有點多了。

爛番茄指數30%,看完《喋血戰士》你也會拍超級英雄

拋開評價不論,要是嫌得無聊想打發時間,這部電影絕對能起到爆米花電影的作用,它現在在國外盜版網站下載量第一似乎也說明了這個問題。

但是要是在電影院坐下來看,沒有什麼重要的人陪同,那就duck不必了。因為它真的就是一部普普通通的超級英雄電影,那種普通到不出一年甚至沒人會再提起它的名字那樣的普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