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這群被刷了油漆的羊,上了人民日報

實名認證公眾號:曲靖珠江網

微信號:qjszjw

給綿羊“上戶口”,這個事你聽說了嗎?

最近這兩天,一則給羊群上戶口的信息突然火了起來,刷爆了網民的朋友圈,也吸引了媒體的關注,《人民日報》、《光明網》、《中國新聞網》頭條號、《人民網》等多家媒體對我市會澤縣大海派出所對羊群實施“戶籍化”管理舉措進行報道,其中新浪微博開設#雲南大海鄉給羊上戶口#微話題閱讀量達195萬,著實讓這個高原派出所又“火”了一把,不過這個“火”憑的是真本事,憑的是為民服務的“土”辦法。

曲靖這群被刷了油漆的羊,上了人民日報
曲靖這群被刷了油漆的羊,上了人民日報

在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大海鄉,這裡的萬畝草山養育著1萬多隻綿羊,羊羊相似、混雜難辨,東家串到西家,東家說是東家的、西家說是西家的,糾紛自然而起,發生治安或刑事案件的隱患難以消除......

問題如何解決?繼續往下看!

曲靖這群被刷了油漆的羊,上了人民日報曲靖這群被刷了油漆的羊,上了人民日報

為切實消除羊群混雜或走失引發糾紛或治安、刑事案件,多年來,大海派出所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推進矛盾糾紛就地預防化解,創新推出了“羊群戶籍化管理”的做法,結合牧民生活習慣,給各家的羊進行標記化、網格化、聯牧放牧化管理,並用紅綠兩種油漆,以點、線、圓三種形狀,在羊的頭、脖、背、腹四個不同部位作標記,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形成了各家羊的“密碼”,這個“密碼”牧民認得清、民警認得出。

這樣的辦法,成本較低、群眾接受、方便管理、有利防盜,也徹底解決了矛盾隱患,而這種辦法是經過多代大海派出所民警探索完善的。

曲靖這群被刷了油漆的羊,上了人民日報

辦法有了

經驗如何拓展推廣?

4月21日至22日,大海派出所為進一步深化拓展“羊群戶籍化管理”的經驗做法,民警走入大山之中,召開羊群戶籍化管理工作會,為一隻只綿羊登記造冊“上戶口”。

曲靖這群被刷了油漆的羊,上了人民日報

在烏蒙之巔的放牧區,一輛警車、一張便民桌、一本羊群造冊登記本、兩個熱水壺是大海派出所民警在大山裡辦公的全部裝備。他們逐一詢問每家養了多少隻羊、要多少油漆、需要打什麼標記;然後,民警逐一為牧民飼養的羊進行登記造冊;登記好後,民警化身油漆工,走進羊群逐一為綿羊打標記上戶口,有的用紅色油漆在羊尾巴處畫一橫,有的在羊肩部畫一橫,有的在肩部用紅色畫一橫,又用綠色畫一橫,有的把尾巴打紅......

曲靖這群被刷了油漆的羊,上了人民日報

看似簡單的一橫,卻起了大作用。牧民董先生介紹,在茫茫草山上,他們這裡有7個村的牧民在草山上放羊,現在有綿羊1萬多隻,派出所民警為他們買油漆,還親自為他們養的綿羊打標記、造冊。“許多牧民平常時間看到在山上吃草的羊,一眼就能看出羊是誰家的,有時其他家的羊混到我們的羊群裡或者走失,我們就打電話給羊主人,讓他來將羊群趕回去或者打電話給派出所幫忙。”一來二去,牧民之間的感情變得越來越融洽,兩三家人經常聯合起來在一個區域網格放牧,有時忙於春耕,可以把羊趕到山上大家輪流看管,既餵養了羊,又可以兼顧春耕,還保證了羊的安全,真是“一舉三得”。

曲靖這群被刷了油漆的羊,上了人民日報

據悉,2019年以來,大海派出所民警通過推進“羊群戶籍化管理”辦法,累計為在草山上放牧的所有54戶牧民的10058只綿羊進行了打標記並登記造冊,自從綿羊上了“戶口”,草山景區內因放牧引發的矛盾糾紛和羊群被盜的案件大幅減少,草山景區內每月“零糾紛”“零發案”成為常態。

“土”辦法羊“密碼”給綿羊“上戶口”土辦法

其實一點都不“土”這樣的管理辦法

曲靖這群被刷了油漆的羊,上了人民日報

贊!

來源:曲靖警方發佈

曲靖這群被刷了油漆的羊,上了人民日報
曲靖這群被刷了油漆的羊,上了人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