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孩”劉亦婷現狀:她加美籍,嫁美國男人,成了一名女律師

1.

小時候,我們都遇到過“別人家的孩子”:他們成績優異,是老師眼中的乖寶寶,是同學中的佼佼者,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我們“咬牙切齒”的對象。

父母無數次將我們和他們拿來對比,無數次發出“你要是像XXX就好啦”的感嘆。而我們在心裡也不止一次“邪惡”地想這個“別人家的小孩”快點跌落“神壇”,淪落為和“傷仲永”式的結局。

在我們無知和懵懂的少年時代,或許就有那麼一本書,是父母不斷讓你學習的榜樣。

這本書上印著一個短髮女孩,端著一本大大的書,這本書叫做《哈佛女孩劉亦婷》,當我拿到它的第一刻起,就把這個女孩的臉畫成了“鬼畫符”。以此來祭奠我逝去的小說和漫畫。

我長大了,這位“哈佛女孩”劉亦婷也長大了。

“哈佛女孩”劉亦婷現狀:她加美籍,嫁美國男人,成了一名女律師

前段時間在新聞中瞭解到,她早已和美國的一位白人結婚了,看來小時候那個“邪惡的願望”並沒有實現,劉亦婷也不是仲永,她擁有了比大多數人,都還要幸福燦爛的人生。

只是回憶起劉亦婷,當初在哈佛申請書中說:“希望為改變一些人的現狀而努力終生。”

“哈佛女孩”劉亦婷現狀:她加美籍,嫁美國男人,成了一名女律師

這樣的結果,對比她20年前,說過的“豪言壯語”,確實讓人覺得無比諷刺。

那時候劉亦婷曾信誓旦旦的說,自己出國學習就是為了回報國家,師夷長技以制夷;劉亦婷的父母也表示,他們培養女兒出國的最終目的,也是為國家做貢獻。

2.

在那個容易被理想主義,而觸動的年紀,我也曾認為她長大後會立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誓言,就一直為此奮鬥終生。

但結局總終究是遺憾的,畢竟不是哪個人都能成為報效祖國的人。

這個當初名聲大噪的“哈佛女孩”,還是沒有完成“報效祖國”的夢想,而是留在了美國,組建了一個幸福家庭。

不管怎麼說劉亦婷的人生都是成功的,畢竟“哈佛女孩”也不是那麼好當。

“哈佛女孩”劉亦婷現狀:她加美籍,嫁美國男人,成了一名女律師

當時那本《哈佛女孩劉亦婷》的書紅遍大江南北,成為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模板,許多父母都把書裡的教育理念用到了自己孩子的身上。

這本書中有一篇日記寫道:媽媽讓年幼的劉亦婷握著冰塊,堅持數分鐘,直到感覺到“小針在手心上跳舞”。

劉亦婷的媽媽認為,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意志力,有一些父母開始盲目效仿。

其實今天的我們早已經知道,這是一種不對的育兒方式。那時候有太多的父母,跟隨劉亦婷的母親,追風效仿。

太渴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第2個“哈佛”女孩劉亦婷。

有人評價《哈佛女孩》是一碗毒雞湯,但她確實是培養出了優秀的孩子劉亦婷。但教育孩子的方法還是要因材施教,不可以偏概全。

我想這是大多想要拔苗助長的中國父母,所需要學習的。

“哈佛女孩”劉亦婷現狀:她加美籍,嫁美國男人,成了一名女律師

3.

在國外的許多年,劉亦婷憑藉自身的努力和學習能力,順利地完成了學業,成為了一名律師,拿到美國綠卡,有著不錯的收入。

2017年,留學生日報的參會代表,在美國波士頓的中美投資峰會上,見到了很久不曾出現在大眾視野的劉亦婷。她以投資人的身份參加,委婉謝絕了參會代表的採訪。

在過去的許多年裡,流傳著很多關於她的傳說,故事千奇百怪,卻也無從求證。

或許劉亦婷也像我們普通人一般,默默地為自己的人生奮鬥。

“哈佛女孩”劉亦婷現狀:她加美籍,嫁美國男人,成了一名女律師

只是年少時,就拿到了哈佛的全額獎學金的經歷,給她貼上了太多的標籤,無形之中給她施加了更大的壓力。

她既不是天才,也不是什麼沽名釣譽之徒,她只是選擇了對於她來說比較好的人生。

這不是普羅大眾都默默為之奮鬥的事嗎?我們何必要把更大的期待,強加於劉亦婷的身上呢?

在劉亦婷之後,還有千千萬萬被神化的“哈佛女孩/男孩”,這逐漸變成了那些留學機構,為了打響名堂的營銷方式。這些“哈佛女孩/男孩”們的結局,又是什麼樣呢?

我們不得而知。只是那個無腦追捧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更多的父母都摸索到了教育孩子的良策。

我相信18歲的劉亦婷,說的那番豪言壯志,是出自她內心的真實想法,她也曾真切地熱愛過自己的祖國。

只是對比那些,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出國留學,後來又捨身回國報效祖國,為中國科學事業做出巨大成就的人。

二者高下,立見分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