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公益爐探究及寶銀公砝平概述

目前還未有見銀錠相關資料上解釋甘肅公益爐的意思,故而特以專題式考究了下其意義,與大家共分享共探討!並請大家發表寶貴的意見。

甘肅公益爐探究及寶銀公砝平概述

甘肅,簡稱隴,地處黃河上游區間部位,屬西北部經濟圈,與周省份經貿交經頻繁,其也是自西安為起點的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並是與周邊省份商品貿易及經濟交流的一個重要地,由於清代中葉期,自然災害與戰爭不斷,遭受的經濟損失十分嚴重,地方財政支出主要來源靠清廷調撥協餉並清廷批文指派各富省的實行公益條文來支援解決當地經濟極為嚴峻的局面。

公益一詞,1887年,光緒十三年已出現並使用。並載入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頒佈的《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中,(另:1908年這一年也是清朝下達文書讓臺灣正式建省,任劉銘傳為清廷首任臺灣巡撫)。公益且以地方社會組織為援助地方經濟及平民救濟,實為現在的慈善機構。而現代公益是人人可以參與直接捐贈,不管是個人還是集體,人們都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的公益捐款活動、基金會、組織公益團體、公益網站等途徑。在中國古代就倡導日行一善,就是每天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能幫助更多需要我們的人,讓社會更加美好與和諧。

甘肅公益爐目前出現這幾種匠名。有的並有公估戳蓋。

1.甘肅公益爐蘭昭平;

2.甘肅公益爐董永祥;

3.甘肅公益爐王丁丑;

4.甘肅公益爐馬朝元。

還有未被發現的甘肅公益爐匠名品種。並在“甘肅官銀爐馬朝元”伍兩銀錠上,此錠注錄在《中國銀錠貨幣史》第295頁圖例中,官銀爐錠上的匠名出現馬朝元,那麼這裡的馬朝元可以確定為官銀匠,也就從側面印證了“公益爐”銀錠具備了同“官銀爐”銀錠的官方爐特性。同樣甘肅錠中還出現有一種川錠型的全名是“武威縣同治年匠備捐”拾兩銀錠,這也就是的一種捐輸含義的銀錠,此錠也錄在《中國歷史銀錠》圖錄第201頁579號的圖片上。

附錄:

在這裡也介紹一下寶銀,寶銀成色在各地都有參差。分有足寶(指標準的紋銀)、二四寶銀、二五寶銀、二六寶銀、二七寶銀等。為什麼有個二七寶銀,在成色較標準的銀兩其足紋高於各種中形及小形銀錠計伍拾兩時在摺合紋銀時,其可由公估局批升貳兩柒錢,故稱之為二七寶銀。成色不可低於批升的貳兩陸錢伍分均可以,如低於此公估局不予批估,需交由銀爐重鑄。銀錠在多數鑄成後由公估局驗蓋或用墨筆批明重量或成色。

也再介紹一下記帳銀“行化”。是“行平化寶銀”的簡稱。行化的成色比白寶稍底,白寶的成色相當於二八寶銀,但行化的成色約等於二四寶銀。以白寶摺合行化,需每計算在合伍拾兩時申水肆錢為準。並可作於銀圓折換行化數換當日交易摺合銀圓與摺合各地寶銀共同使用。

甘肅銀兩屬二四寶銀,為市面交易所用的“蘭州平”。同陝西陝議平同屬二四寶銀,下面也再談一談清代當時全國通行的部庫徵收及出納銀兩所用的“庫平”、海關稅“關平”、漕糧折色“漕平”並與各地市面通用的市平便已折算的如直隸京平、天津公砝平、陝議平、山西太谷平、甘肅蘭州平、河南洛陽平、湖南湘平、新疆湘平(與左宗棠率軍進入新疆定叛後當地使用的一種湘平)、四川川平、廣州司馬平、雲南滇平、上海申公砝平、申漕平、蘇漕平、吉林平、漢口及貴陽的公估平等等銀兩所用勻衡度量標準公砝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