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名11歲的小女孩,因為個子偏矮,父母很是心急,不惜高價給女兒買“增高藥”。吃第一年時就“長高”了10多釐米,父母很是高興,便接著給女兒購買,沒想到卻吃成了“矮小症”。到醫院拍片後發現,女兒的骨骺線基本閉合,以後基本不會長個兒了,所以她這輩子的最終身高就是1.41米,讓人遺憾!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為了孩子能長個兒,不少媽媽們都使盡了洪荒之力,像新聞中的媽媽一樣,心急讓孩子吃增高藥的比比皆是,為孩子瘋狂買補品、變著花樣的“虐”孩子:各種拉伸、籃球、倒掛樣樣不落下的父母也不少,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孩子的身高潛力無形中被壓抑了。


眾所周知,孩子的身高是“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孩子成年後的身高,70%來源於父母的身高遺傳,30%取決於後天的“打拼”。據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潘慧教授在《協和專家說長高》一書中明確指出:“只要孩子的骨骺線未閉合,通過調整飲食、作息等生活習慣,孩子就能比預期多長高10-20釐米”。


也就是說,一對身材矮小的父母,只要能夠對孩子的身高進行有效的檢測、並抓住孩子長高的3個“黃金期”。充分發揮孩子的生長潛能,將來也有可能長成“大高個”。


01、0-3歲孩子如何健康生長


0-3歲是孩子長高的第一個“黃金期”,同時也是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常言道“嬰兒一天一個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對於此階段的孩子來說,父母若能正確監測孩子的身高,就能真正瞭解到孩子的生長髮育情況。然後再根據飲食、睡眠、運動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讓孩子長出理想的“身高”。


①關於監測身高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測量身高最準確的還屬於測量床,但很多家庭並沒有測量床,父母可以通過觀察法、比較法以及計算法,來評估孩子的生長髮育是否異常。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觀察法:觀察孩子平時穿的衣服是否變小,褲子是否變短了。正常情況下,孩子在0-1歲會長高25裡面,1-2歲會長高10裡面,2-3歲會長高7-8裡面。


·比較法:給孩子找一個參照物,比如院子裡年齡相仿的小夥伴,在相同時間段比較孩子的身高。也可以對比百分位數值表(通過百分位來判斷孩子身高是否異常)或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生長曲線圖(根據生長髮育的折線,來評估孩子的發育情況)。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計算法:一般而言,0-3歲的孩子平均能長高40釐米,但孩子的生長不是勻速的,有些孩子在0-1歲長得快,而有些孩子1-2歲時長得快,這都是正常的。


父母可以用一個計算孩子生長速度的公式,來準確計算出孩子的生長速度。只要孩子的生長速度在正常範圍內,父母皆可不用心急。


孩子的生長速度=(第二次身高-第一次身高)/間隔月數*12


備註:兩次身高測量需間隔3個月以上。在計算出孩子的生長速度後,可以跟該年齡段正常的生長速度進行比較(第一年大約25釐米,第二年大約10釐米,第三年大約7-8釐米)。


②關於餵養


當正確計算出孩子的生長速度後發現:發現孩子的生長速度遠低於正常範圍,此時父母就該注意了,要及時找出孩子身高偏矮的原因,以防萬一


據目前的研究發現:在0-3歲的孩子中,錯誤的餵養或經常生病,是導致2/3的孩子身材矮小的主要原因。


因此,對於0-1歲的孩子來說,最好是母乳餵養。此時的孩子免疫力、抵抗力較差,喝母乳能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對於1-3歲的孩子來說,若母乳充足,可以繼續母乳餵養。若母乳不充足時,可以選擇“母乳+奶粉”混合餵養的模式。


母乳餵養,不僅能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還能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因此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儘量選擇母乳餵養,是保證孩子長個子的前提。


③關於運動


一般而言,經常運動的孩子比不愛運動的孩子,成年後身高會高出2-3釐米。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適當的運動(翻身、練習坐、爬、站、走等)不僅有利於長個子,還能促進大腦的發育。


文文剛學會爬的時候,文文爸媽總是會陪著孩子一起爬,並在本子上記錄孩子每天爬行的時間、坐立的時間、運動的時間。將孩子每天的運動記錄可視化,以評估和調整孩子一段時間的運動能力。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④關於睡眠


據很多研究表明:睡眠質量差的孩子要比同齡孩子矮。究其原因,是因為孩子在睡眠時,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是清醒時的3倍


孩子在睡眠狀態下,肌肉會得到放鬆,這樣將有利於孩子骨骼、關節的生長。反之若孩子睡眠差,頻繁醒,生長激素的分泌量就會受到限制,從而也就影響身高。


02、3-7歲孩子如何發揮生長潛能


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身高數據都不敏感,更不會分析和判斷孩子的身高數據。為了準確瞭解孩子的生長髮育狀況,父母應學會準確測量孩子的身高,並通過數據能夠評估出孩子的生長狀況。


①關於監測


一般情況下,3歲以下的孩子一年長高的理想速度是7釐米,4歲到青春期,孩子一年的生長速度不低於5釐米,進入青春期以後,孩子一年的生長速度不低於6釐米。


備註:孩子的生長速度計算公式及百分位數值表的查看方法同“0-3歲孩子長高的相關問題”中的類似。


②關於運動


大量的學術研究證實:有運動習慣的孩子身高比不愛運動的孩子普遍要高出2-3釐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運動能夠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增加骨的血液供應,讓骨骼得到更多的營養;另一方面是運動之後,孩子的睡眠質量會明顯提高,而好的睡眠質量,能夠促進人體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孩子睡眠越好,個頭兒自然就高。


適合3-4歲孩子的運動:爬行、攀登、爬沙發、做操、跑步、打球、捉迷藏、老鷹捉小雞、玩皮球、追肥皂泡泡等有助於提升協調能力的運動皆可;


適合5-7歲孩子的運動:健身操、引體向上、跳繩、快走、慢跑、游泳、單槓、雙槓都有助於拉伸關節間隙的運動皆可。


家有3-7歲孩子的父母,儘量帶著孩子每週運動3-4天,每次運動25-35分鐘左右。


③關於睡眠


“我家孩子就是一個永動機,似乎每天精力都用不完,一到晚上就特別興奮,各種唱跳,好像一晚上都不用睡覺”,6歲的壯壯媽抱怨道。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對於3-7歲的孩子來說,活潑好動都是天性,很多孩子晚上不容易入睡,常常半夜12點,還能聽見隔壁鄰居家孩子嬉鬧的聲音。殊不知,每晚10點到凌晨1點,是生長激素分泌量最多的時候。倘若這個時間孩子無法進入深度睡眠,長期以往,身高必定受影響。


3-5歲的孩子,最好每晚9點開始洗漱,9點半準時上床睡覺,每晚睡眠時間在10-13個小時之間。同時第二天起床時間儘量在7點以後,因為早上的5點到7點,是體內生長激素分泌的有一個小高峰期。


6-7歲的孩子,睡眠時間應控制在9-11個小時,保證每晚10點到凌晨1點處於深度睡眠時期,同時不要錯過早晨5-7點的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期。對於部分入睡困難的孩子,父母可以帶著孩子或鼓勵孩子多運動,以達到改善睡眠質量。


④關於飲食


3-7歲的孩子,正處於長高的“黃金期”,飲食營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應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在保證食物多樣化的前提下,均衡安排,一定要鼓勵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綠色水果與蔬菜,比如青蘋果、獼猴桃、綠葡萄等,能有效的促進骨骼發育。


仔細觀察眾多矮小的兒童,2/3的孩子都存在各種各樣的飲食問題,比如偏食、挑食、暴飲暴食、愛吃零食不愛吃飯等。無論是哪種飲食問題,勢必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輕則出現偏瘦或肥胖,重則營養攝入不足,導致長不高。


03、8-14歲孩子如何抓住最後的生長“黃金期”


此階段的孩子逐漸進入青春期,也是快速長高的最後一個“黃金期”。一旦錯過,孩子可能再也無法長高。因此,趁著孩子的骨骺未閉合之前,父母要抓住青春期發育的關鍵點,讓孩子快速長個兒。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跟前兩個年齡段的孩子一樣,父母應學會根據“8-14歲孩子的身高、體重百分位數值表”來判斷孩子的生長髮育速度。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超過第97百分位,父母就要注意了,看孩子是否有性早熟的情況。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一般而言,女孩一般在9-11歲開始發育,在整個青春期,一般可以長高25-28釐米,但若孩子發育早於8歲,就可能是性早熟。


男孩一般在10-12歲開始發育,在整個青春期,一般可以長高25-30釐米,但若孩子發育早於9歲,也有可能屬於性早熟。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發育過早,都將會影響最終長高。因為體內的性激素是影響骨骺閉合的主要因素,孩子的骨骺提前閉合,成年的身高就會受影響。


對於學習繁忙的青春期孩子來說,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運動。因此,可以利用課間10分鐘、放學後等碎片化時間,來做一些可促進骨骼生長的運動。比如彈跳類(跳繩、跳遠等)、伸展類(單槓、體操、仰臥起坐等)、全身類(游泳、足球、籃球、羽毛球等)。對於一些不愛運動的孩子,父母可以帶著孩子一起運動,當然,運動也需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為了逃避繁重的學習壓力或是貪玩,容易沉迷於手機或是電腦遊戲,從而嚴重影響睡眠。孩子若長期睡眠不足,勢必會引起生長障礙,抑制長高。


世界睡眠協會建議:8-13歲的孩子,推薦睡眠時間應在9-11小時;14-17歲的孩子,睡眠時間應在8-10個小時。


為了提升孩子的睡眠質量,一方面可以清除孩子房間影響睡眠障礙的因素,從而減少睡覺前的不良刺激(比如選用避光的窗簾、舒適的枕頭、晚上不要吃太飽等);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科學管理作息時間,不要錯過生長激素分泌的兩個高峰期(晚上10點-凌晨1點;早上5點到7點)。


合理的飲食,均衡的營養是孩子長高的前提。但很多孩子都有挑食、偏食的飲食習慣,而偏食挑食勢必會導致營養攝入不均衡。父母應儘量提醒孩子不要暴飲暴食、應少食多餐,均衡飲食。


同時給孩子普及各種食物的營養成分,告訴孩子,想要長個子,就得多吃一些含高蛋白質、高鈣、高維生素的食物。


總而言之,只要父母能把握住孩子長高的3個“黃金期”,在每個“黃金期”內,正確監測其身高數據,通過調整飲食、作息及運動,孩子至少可以長高10釐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